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需求,特別是對室內環境的需求。不僅要優美,還要有創意,所以室內設計只有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發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本文簡單論述了室內設計與創意的關系,指出當前教學中影響室內設計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因素,并就如何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提出相應的方法,保證學生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滿足消費者對室內環境的多樣化需求。
關鍵詞:室內設計 創新能力 提高
近年來中國房地產的快速發展,為室內設計就業帶來了很大機遇,但是,隨著消費者審美需求的提高,對室內設計專業學生提出了不同層次的需求。基于此,畢業生想要滿足社會市場人才的需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成為必然途徑。未來,只有富有創意的室內設計作品才能贏得消費者的認可,那么對于高校來說,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成為重中之重。
一、室內設計與創新
(一)室內設計與創新
室內設計是一門集合物質與精神的藝術,指的是設計師利用建筑材料,根據周邊環境、消費需求開展,具有一定主題與風格,達到室內功能完善、力求舒適自然。
一個富有創意的室內設計師,需要具備開闊的視野、豐富的創作靈感及全新的設計手法。設計過程中,遵循一定的建筑空間設計原理,對室內環境進行創新設計。因此,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在室內設計教學過程中尤為重要。
(二)室內設計的基本原則
首先,滿足使用功能。室內裝飾設計布局設計與材料的使用,要符合國家消防規范,滿足生產、生活、工作等需求,在設計時充分考慮房子的使用功能,確保室內環境布局科學合理、舒適愉悅。
其次,滿足精神功能。室內精神功能影響到人的情感、意志力與行為,因此,室內設計遵循人與環境的關系,符合人的精神特點和規律,最終營造一種藝術感染力。
再次,滿足現代技術。室內設計應當確保建筑空間與結構造型的協調一致,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最大程度地實現藝術與技術的融合。
最后,滿足地區、民族等特色需求。地區環境、氣候條件、生活習慣、民族文化傳統等不一樣,那么在建筑風格方面也存在著差異性,因此,室內設計應結合民族特色,體現不同民族區域的風格與特點。
二、當前教學中影響室內設計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因素
(一)教學方法對室內設計學生創新能力的影響
室內設計教學中,學生缺乏實踐性訓練。教師往往只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實踐性訓練,從而難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在室內設計教學中,學生實際設計一個作品,不僅是對手的鍛煉,而且也是對思維邏輯的訓練。在室內設計教學中,洞察力、理解力、記憶力、想象力等這些思維邏輯的訓練自然顯得尤為重要。
但是,在教學中忽略實踐訓練,往往停留于理論表面,即便學生可以完成課堂作業,然而一旦到了實際應用,就會出現無從下手的狀況。學生無法勝任崗位需求,設計能力不足主要還是缺乏實踐性鍛煉,這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著緊密的關系。
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傳授理論知識,往往采用較為單一的教學方法,但是難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導致學生學習缺少積極性,甚至出現厭學現象。理論知識在室內設計教學中非常重要,教師可通過趣味性的方法,引導學生去發現、討論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方案,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此外,教師還應加強自身教學能力,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學內容對室內設計學生創新能力的影響
高校室內設計課程細分為繪圖基礎類、室內方案設計類及工程技術類,這三個課程針對教學內容各有特點。繪圖基礎類作為職業技能基礎課程,主要通過造型、色彩、透視、效果圖等,培養學生的室內設計表現技能,通常對學生設計理論知識的要求不高,但是對繪畫基礎要求較高;室內方案設計類屬于一門室內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課程,要求設計師除了掌握室內設計基本程序與步驟外,還要掌握人體工學、空間劃分、界面設計及溝通交流技巧;工程技術類課程對學生的繪畫技能要求不高,主要重視學生對建筑材料、構造及施工工藝的了解,根據不同的設計方案繪制施工圖。
當前,室內設計實際教材內容過于理論化與系統化,過于龐大體系化內容,理論多,教師往往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只注重教的內容,忽略了學生學的效果,忽略了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表現能力。因而教師應當結合多元化課程,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思考與創新。
由于教學容量大、課時有限,部分教師教學中,多按照課本章程要求教學,很少拓展到實際建筑,學生被動學習與盲目學習的現象嚴重,很難提高創新能力。此外,室內設計各個課程之間銜接不連貫,存在教學體系斷裂的問題,從而給學生學習帶來壓力,由畏懼到厭惡,產生抵制情緒,不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學校方面對室內設計學生創新能力的影響
學校方面,專業書籍或者軟件更新不及時,缺乏創新比賽項目,對培養和提升教師教學能力不夠重視。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到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對此,學校應當結合自身辦學特色,修繕考核方式或者課程表,重視培養和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此外,學校還應當與社會、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通過校企合作等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為企業需求培養優秀的人才。
三、如何提高室內設計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于如何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教師應當消除制約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因素,對室內設計教學實施改革,優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明確教學目標,最終培養出高水平的創新型人才。
(一)優化課堂體系設置
室內設計課堂體系的設置,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安排,確保理論知識與實驗操作的科學比例。首先,鞏固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培養他們基本的操作方法,提高思考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在備課時,將理論知識巧妙地融入到設計任務中,使基礎教學和創新能力培養融為一體。
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根據社會實際需求,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發揮創意的同時,還要將學生帶入實際生活中,保證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建筑材料的成本,結合環境、天氣、濕度、氣候等選擇合適的建材,充分了解房子的后期工作。最后,結合學生實際水平,按比例分配課時,保證學生在創新和動手操作能力均衡的環境中學習。
(二)改革室內設計基礎教學內容
首先,教學方法的改革,傳統室內設計教學通常以圖紙的形式展現,教學成果的呈現方式單一、枯燥,教學方法改革后在教學中運用DV、PPT、模型等多媒體形式現場展示,如此確保室內設計、創意設計的過程及設計效果都能形象具體地展現,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其次,創新改革教學內容,在基礎課程中融入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內容,吸取原有教學內容的精華成分,融入新內容,將創新能力培養融入到基礎教學的各個環節。此外,在教學內容中,增加互動、動手操作的內容,開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型思維。
最后,對創新能力高的學生給予鼓勵,讓他們積極參與創新設計比賽,將獲獎作品進行推廣,帶動學生的創新動力,提高表現能力和創新意識。
(三)創設工場化教學環境,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室內設計既包括藝術層面,又有著技術層面,因而創設實踐環境建設實訓工廠尤為重要,實現藝術與技術的兩手抓。室內設計好的創意與設計,只有通過繪制施工圖才能觀察整體效果,從而讓學生對材料、構造有著充分的認知。實訓工場對培養技能型和應用性人才具有重要性。在這里,學生可以了解市面上最新的建筑材料,觀看地面、墻面等的工藝。同時采用相關實物讓學生實際操作,熟悉室內設計的各個流程。
為了擺脫學校條件的限制,工場化教學環境應將實訓工場、校外實訓基地、設計展廳等整合成一個平臺,讓學生在這里通過實踐了解項目運作的流程,并得到鍛煉。
(四)開辟校企合作新途徑
室內設計專業作為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與企業關系密切,因而進一步深化加強校企合作,創建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訓機會。不過室內設計行業通常規模小,單靠實習接納的學生數量有限,所以,學校還應當采用多元化合作方式,構筑實訓基地。例如學校建立項目工作室,將企業作業模式引進學校工作室,讓學生與企業技術人員共同參與完成項目,通過打造“課堂與實訓場地,實訓場地與生產,教學與技術”這三方面的統一,實現企業、學校及學生三者的共贏。此外,依托學校項目工作室,鼓勵師生創業,從培養創新型人才到培養創業型人才。
此外,教師帶領學生深入博物館、展覽館等活動場所參觀考察,開拓眼界,使課堂理論教學回歸實踐。
四、結語
室內設計在我國的前景日益受到重視,從而對室內設計專業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本篇論文通過分析室內設計與創新及當前影響室內設計專業學生創業能力的因素,最后為提高設計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從學校、課堂體系教學及校企合作等多個方面提出具體的方法,以確保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以滿足室內設計行業對創新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陳巖,胡沈健,鄧威.創意,設計的原動力——淺談高校室內設計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C].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長沙會暨國際學術交流會,2007.
[2]陶然.試論高職院校學生室內設計與建筑設計課程創新能力培養[J].中國科技信息,2011(07).
[3]王剛.提高室內設計專業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探索[J].輕工科技,2015(06).
[4]高偉偉.淺議如何在《室內設計》課程中提高學生創新能力[J].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2).
[5]胡雪蓮.淺談高職室內設計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5(02).
[6]曹旻.淺談高職院校室內設計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建材與裝飾,2016(16).
(作者簡介:韋舉昌,男,研究生,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方向(室內設計))(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