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菊芳
摘 要:在城市化進程的發展下,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出現,對于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由于各類因素的影響,我國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的教育成效并不理想。從教學經驗出發,探討農村小學留守兒童閱讀習慣的培養方式。
關鍵詞:農村小學;留守兒童;閱讀習慣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為了維持家庭生活,父母外出打工而孩子留守在農村的現象非常普遍。這些孩子缺少父母的關愛,和爺爺奶奶存在一定的溝通障礙,很多時候他們需要精神上的慰藉,而大量依賴電腦和手機會讓孩子們意志消沉、沉迷其中,很多孩子在沒有父母監管的情況下,受網絡不良信息的誘惑變得墮落,也有很多孩子因為過度依賴網絡游戲和電視、手機而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因此,相關部門和學校應該采取措施幫助農村小學留守兒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接受積極、正面的思想引導,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農村小學留守兒童閱讀習慣培養的障礙
1.缺乏閱讀環境
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的監護責任大多是由孩子的祖父母來承擔的。這些人當中有很多文化知識水平不高,和孩子之間存在一定的代溝,他們的娛樂活動大多數是電視和麻將,既不能給孩子創造好的閱讀條件,也沒有給孩子樹立良好的閱讀的榜樣。另外,孩子的祖父母年齡都偏大,在照顧孩子之余還要承擔家里面的農活等經濟和生產活動,沒有過多的精力來督促孩子的學習,更不用說給他們創造一個優越的閱讀課外圖書環境了。而學校承擔了農村兒童的大部分教育工作,但是學校更關注的是課堂教學,沒有對孩子們提出更多的課外閱讀的要求。從留守兒童的父母角度看,很多農村外出打工的年輕父母對孩子很愧疚,但是他們更多時候會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很少有父母留意留守在家的孩子對父母親情的渴望和他們的精神需求。即使給孩子購買了一定數量的圖書,他們遠在異地他鄉,也沒有辦法對孩子的閱讀進行有效的監督。因此,農村小學留守兒童閱讀習慣的養成缺乏必要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
2.對課外閱讀的重視程度不夠
遠在外地的父母和留守在家的老人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關注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的成長,但是他們的要求非常低。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學習進步就好,他們更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對孩子是否養成了課外閱讀的習慣并不重視。而孩子本身由于年齡關系更愿意花費時間去看電視或者打游戲,進行那些不需要動腦的輕松的娛樂活動,他們也沒有把課外閱讀習慣的養成放在心上。
3.孩子們的課外閱讀活動缺乏相應的監督機制
孩子們需要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讓他們靜下心來,吸收來自各個領域的知識營養,但是即使這樣的環境有了,孩子們的閱讀活動開展起來了,有沒有相應的監督機制對這些活動和習慣養成的結果進行檢查和監督,對農村小學留守兒童閱讀習慣的養成非常重要。例如,教師可以在學校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對孩子進行必要的引導,拉列優秀讀物的書目給孩子們推薦,也可以對孩子們提出明確的閱讀要求。但是在一定的時間之后應該對此進行必要的檢查和督導,以免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
二、農村小學留守兒童閱讀習慣培養的策略
1.加大宣傳力度,讓人們真正重視對留守兒童閱讀習慣的培養
為了讓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健康成長,不僅身體好而且有良好的心理狀態以及正確的對待人生的態度,相關部門要加大宣傳的力度,讓留守兒童、孩子的父母、祖父母以及教育部門都能重視對留守兒童閱讀習慣的培養工作,創造條件讓孩子們進行適當的課外閱讀,讓他們在書籍當中學習文化知識,也學習做人的道理,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為此,學??梢猿闪iT的讀書小組、寫作小組、詩歌朗誦小組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指派專門的教師進行培訓,這種方式既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還能夠使學生對閱讀產生積極的興趣。
2.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加強對閱讀習慣的培養
沒有良好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氛圍,小學留守兒童是沒有耐心來進行課外閱讀的。因此,留守兒童的父母應該給孩子購買適合孩子智力發展和良好品德養成的書籍來督促孩子進行課外閱讀。教師要布置適當的課外閱讀任務給這些留守兒童并進行檢查以保證閱讀的質量。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借助角色扮演、比賽的方式,調動起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每周抽兩天的業余時間為學生朗讀讀本。那些美麗、干凈、充滿童心的作品,對于留守兒童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為了讓這些留守兒童能夠擺脫父母遠離的悲傷,讓他們的精神世界更為豐富健康,應該給孩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并對他們閱讀習慣的養成進行督促,孩子們才會身心健康、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鄧小昭,張敏,劉燦.農村留守兒童課外閱讀環境研究:以重慶市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3(5).
[2]李中慧.農村留守兒童閱讀現狀分析及優化對策[J].科技展望,2016(2).
[3]高山.圖書館關懷農村留守兒童的文化生活刻不容緩[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