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燕燕
摘 要:伴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大數據所代表的一些網絡作業平臺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比較常見的一起做作業平臺和速算盒子APP已經成功地影響了一批又一批一線教育者,對現代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網絡作業;體驗;數學學習
隨著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網絡作業平臺正以其便捷、靈活的優勢在教學領域閃亮登場。速算盒子、一起做作業、作業幫等不僅僅是網絡作業平臺的一個縮影,也是新科技大數據的一個代表,讓小學數學教育形式變得多姿多彩。
一、了解網絡作業平臺,個性定制學習路徑
(一)學生用“新穎性”來形容網絡作業平臺
1.評價多元,機制多樣
學生在網絡平臺上做題目,完成之后不僅會得到學豆獎勵,還可以看到自己的排名,也可以看到自己錯在哪里并及時改正,評價多元化、多樣化,學生甚是喜歡。老師根據孩子完成情況再獎勵相應的學豆,一定的學豆可以換取喜歡的獎品,孩子們興趣高漲。
2.形式豐富,內容新穎
網絡作業平臺上的題目多種多樣,老師可以根據孩子的基礎布置不同程度的練習,讓孩子們得到不一樣的進步,做到因材施教。除此之外,平臺上會設置各種闖關游戲,形式豐富,以簡單輕松的游戲吸引孩子,使其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得到知識。
(二)教師用“獨特性”來贊賞網絡作業平臺
1.作業分類,設計分塊
網絡作業平臺滿足了教師一直想要分層布置作業的愿望。教師了解孩子的個性化差異后,對優秀生布置拓展性習題,而后進生可以多做基礎性習題,兩者都達到了自己的目標。利用新型科技來代替紙質作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
2.分析精準,因材施教
學生完成作業后,平臺會自動進行批改和排名。通過對數據的整理和分析,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幫助教師為每個孩子合理規劃學習路徑,從而讓教師從經驗式教學到數據驅動教學、從解決班級共性問題到解決學生個性問題、從關注學科知識到關注孩子能力發展轉變,最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家長用“可行性”來肯定網絡作業平臺
1.作業布置,環保低碳
網絡作業代替紙質作業,不僅環保低碳,而且有利于家長掌握孩子的作業情況。家長不用去詢問孩子就可以在手機或者電腦上看到作業,這樣有利于家長及時了解情況,及時監督孩子完成。
2.作業批改,一目了然
家長可通過下載家長端APP看到自己孩子的錯題。每天孩子做完之后都會產生答卷,系統會自動顯示錯題,家長可通過查看錯題,了解孩子知識掌握情況后,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二、巧用網絡作業平臺,讓學習成為美好體驗
(一)教師方面
1.個性定制,因材施教
教師要根據每個孩子的個性差異,制定不同的作業設計,分層布置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興趣去學習,有信心去克服。每位認真完成作業的孩子都要予以獎勵,針對不同孩子,給予不同的期望,讓每一位孩子都在肯定中成長。
2.每天督促,適當獎勵
教師每天要查看學生作業完成情況,看看哪些孩子沒有及時完成,就要想方設法加以監督。通過告知孩子家長,讓家長和我們一起配合、一起督促學生。對認真完成網絡題目的孩子要給予一定的獎勵,讓他們一直將這份積極性堅持到最后。
3.及時檢查,錯題分析
當孩子完成網絡作業的時候,系統會自動批改和排名。這時候教師的作用就很重要。教師不能單純地只布置作業,每次當孩子完成作業的時候,要將孩子的錯題進行整理和分析,適當在課上進行講解,發現學生學習上遇到的難題要及時解決。
(二)家長方面
1.盡量陪同,關注成長
對低年級的孩子,有些題目他們并不理解,這就需要家長在旁邊進行解釋。對于一些控制力不強的孩子,家長更需要陪同。這樣既能督促孩子認真思考和做題,也能監督孩子合理利用時間。
2.及時發現,家校聯系
家長要及時和老師聯系,不僅要及時就孩子的薄弱點和老師溝通,有助于老師在課堂上重點講解知識點,還要把孩子的表現向老師反映。如果發現孩子這段時間學習態度不端正,要和老師及時反映,積極采取行動,解決問題。
3.控制時間,勞逸結合
長時間用電腦或者手機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是不利的。不僅會損害視力,還不利于頸椎的發展,這就需要家長給孩子規定時間,做到勞逸結合。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不能一味地去追求網絡作業,它只能作為“點心”,不能作為“主菜”。不能把網絡作業變成“強制作業”,合理發揮傳統作業的優勢和網絡作業的好處,巧用網絡作業平臺,讓數學學習成為一種美好的體驗。
參考文獻:
[1]王守玉.“網絡作業”利弊談[J].教學與管理,2008,32(9):44-45.
[2]王衛華.教師布置網絡作業的功能地位及策略[J].教學研究,2011,32(6):51-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