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靜++姜安民
摘要:“工程造價軟件”是工程造價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對提升學生專業(yè)技能水平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較大。從“工程造價軟件”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結合教學實踐,探討如何科學、合理地選用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進而更好地為人才培養(yǎng)服務。
關鍵詞:工程造價軟件;教學方法;教學實踐
隨著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集成化的快速發(fā)展,工程造價軟件已廣泛運用于建筑行業(yè)。目前,我國運用工程造價軟件主要是以完成工程計量、計價及審計為目的。在高校,尤其是建筑類高職院校,為實現(xiàn)造價專業(yè)學生與造價員崗位順利對接,使學生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多數(shù)高校已將“工程造價軟件”課程放在了整個課程體系的核心位置,以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水平、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及解決問題等能力。本課程的實踐教學課時多于理論教學課時,通常“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教學效果與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興趣緊密相關,好的教學方法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有較大促進作用。本文以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充分吸收消化所學內容為目的,對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一、“工程造價”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
工程造價軟件作為一門上機操作課程,只有學生參與實踐,積極動手操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對課程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有助于教師合理地選取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學現(xiàn)狀具體分析如下:
(一)課程內容多,學生消化吸收慢
本課程主要包括兩大部分內容,工程計量和工程計價。其中工程計量包括圖形算量和鋼筋算量兩部分內容,在算量過程中須構建工程模型,通常采用識別建模或手動建模兩種方式;工程計價主要學習軟件計價基本操作,表格輸出等內容。通過分項工程建模,可計算分項工程工程量,根據(jù)建設項目的層次劃分原理,逐級匯總可知建設項目量,然后進行計價。一個建設項目可劃分成若干分項工程,每一個分項工程建模操作指令有所差異,因此,在計量的過程中須要掌握較多的操作命令。工程計價軟件涉及清單組價、換材、價差調整、費率調整等工作,內容復雜、抽象,且學生缺乏實踐經驗,授課難度大。學生在頻繁的機械操作過程中,疏于理解,很難將所有命令記住,消化吸收較慢。
本課程教學通常會選用一套完整的施工圖紙作為工程計量與計價的依據(jù),根據(jù)施工圖紙及相關規(guī)范要求在軟件中進行信息輸入時,需要注意的事項較多,而且比較容易出現(xiàn)錯誤。
(二)課程綜合性、專業(yè)性強,學生基礎薄弱
“工程造價軟件”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開設“建筑構造與識圖”“建筑結構基礎與識圖”“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工藝”及專業(yè)課程“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定額原理”之后,上述若干課程是學好“工程造價軟件”課程的基礎。同時,“工程造價軟件”課程的學習也為后續(xù)的學習做了鋪墊,其在整個工程造價專業(yè)課程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由此可知,學生需要將前面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并且靈活運用到“工程造價軟件”課程的學習中,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對于行業(yè)相關政策、文件的了解也有助于軟件的學習。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表現(xiàn)出基礎薄弱、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不強等特點,學生很難通過獨立思考去解決問題。
(三)課程內容政策性強、軟件更新快
工程造價軟件是以相關規(guī)范、標準、政策文件等為依據(jù),由專業(yè)技術人員開發(fā)而成,若有新規(guī)范頒布、對相關計算規(guī)則進行修訂、調整取費等情況,則需要對軟件進行相應更新。近年來,清單計價規(guī)范、定額消耗量標準、平法圖集、工程計價標準和工程費用標準等都頒布了新文件或做出了修改、調整,工程造價軟件對應多次更新。該課程受政策影響大、課程內容時效性強,對教師的知識儲備和知識更新要求較高,增加了教師備課壓力。
二、教學方法探討
基于教學現(xiàn)狀分析,“工程造價軟件”有著內容多、綜合性和專業(yè)性強、受政策影響大、軟件更新快等特點,同時存在學生消化吸收慢、基礎薄弱等問題,亟須對教學方法進行探討,以尋求科學、適用的教學方法加以應對。
(一)教學內容優(yōu)化法
“工程造價軟件”課程內容多、涉及知識面廣、動手操作性強,學生須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練習。在有限的教學時數(shù)內,既要將教學內容進行詳細講解,讓學生了解軟件操作,又要保證學生有充足的練習時間,兩者很難兼顧。同時,建設項目具有單件性特點,不同的建設項目之間差異較大,在講授過程中通常以一至兩套圖紙為例進行講解與練習,因此對圖紙之外所涉及到軟件操作的相關命令也要進行一定的講解。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我們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優(yōu)化,針對課程性質與內容,區(qū)分教學中的主、次部分,對于非重點、易理解部分的學時進行刪減,同時加強重點且操作復雜部分的講解與練習。
以“工程造價軟件”安排50學時為例,對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整合教學內容、合理安排學時數(shù),具體優(yōu)化結果見表1。
(二)啟發(fā)式教學法
工程造價軟件操作命令較多,運用軟件建模算量、計價,工作量較大,教學過程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完成相應訓練,教師給予一定輔助性講解。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注重啟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并且嘗試、摸索軟件的各種功能,這樣不但可以節(jié)約授課時間,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軟件操作能力。
對于工程造價專業(yè)的學生,在軟件課程教學中,教師應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軟件建模過程中,各分項工程建模操作原理基本相同,操作過程大多類似,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十分必要。如,學生在學會構建矩形柱后,通過練習和對軟件功能的摸索可以自己構建L型柱。在工程造價軟件的教學過程中,應對學生不斷地啟發(fā)、引導,并且給予一定的鼓勵,這樣不但可以增強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的自信心,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三)任務驅動、情境教學結合法
在教學過程中,任務驅動和情境教學兩種方法應用廣泛,在本文中建議將兩種方法在“工程造價軟件”課程教學中并用。
在兩種方法結合授課的過程中,授課前要為每個學生分配工作角色,安排工作任務、規(guī)定任務完成時間、公布對已完成任務的檢查形式及任務完成好壞的評價標準,將學生帶入工作情境。例如,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為柱鋼筋的計量。首先,可以將教師和學生分別定位為審計方與施工方,現(xiàn)雙方須對某項目柱鋼筋工程量對審,雙方首先都必須操作軟件完成柱鋼筋計量,本環(huán)節(jié)就可以完成柱鋼筋軟件操作講解。然后,以規(guī)定的練習時間作為學生完成一定任務的工作時間。接著雙方對審,以檢查任務完成效果,找出雙方柱鋼筋工程量存在差異的原因。最后,針對問題和柱鋼筋軟件操作做教學總結。在采用任務驅動、并且?guī)肭榫尺M行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學生參與度較高,多數(shù)學生會主動地尋找產生差異的原因,不斷進行操作,這樣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對軟件的熟悉程度,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總結
“工程造價軟件”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分析課程性質,并對教學方法探討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針對“工程造價軟件”課程教學內容較多的問題可以采用教學內容優(yōu)化法來解決,對課程內容刪減,并合理安排各部分授課時間;針對課程綜合性、專業(yè)性強等問題,可以在課堂上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在其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一些知識盲區(qū)有針對性的學習,同時可采用任務驅動、情境教學結合法,這樣學生可以有目的地進行學習,增強專業(yè)認識。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的運用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為教師的教學減輕壓力,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選用正確教學方法加以應對,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姜安民,董彥辰.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改研究[J].江西建材,2016,(23):230.
[2]徐春媛,董菲.工程造價軟件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4,31(3):39-40.
編輯/呂秀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