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善麗
(盱眙縣人民醫院 急診科 ,江蘇 盱眙 211700)
用納洛酮對乙醇中毒所致低血糖昏迷患者進行急救的效果分析
黃善麗
(盱眙縣人民醫院 急診科 ,江蘇 盱眙 211700)
目的:探討用納洛酮對乙醇中毒所致低血糖昏迷患者進行急救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盱眙縣人民醫院急診科收治的42例乙醇中毒所致低血糖昏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42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21例患者。為對照組患者使用葡萄糖及能量合劑進行急救,為觀察組患者使用葡萄糖及納洛酮進行急救。然后,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其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和意識恢復清醒的時間。結果:在接受治療的3~11 h后,兩組患者酒精中毒的癥狀均全部消失,其意識逐漸恢復正常。兩組患者的治愈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和意識恢復清醒的時間均更短(P<0.05)。結論:用納洛酮對乙醇中毒所致低血糖昏迷患者進行急救的效果顯著,可較快改善其臨床癥狀,促進其意識的恢復。
納洛酮;葡萄糖;能量合劑;乙醇中毒;低血糖昏迷;急救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飲酒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1]。但是,過量飲酒極易使人發生乙醇中毒。乙醇中毒患者可發生低血糖,甚至可發生昏迷。李銀娜等[2]的研究表明,乙醇中毒所致低血糖昏迷患者若未能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會給其生命帶來嚴重的威脅。為了進一步探討對乙醇中毒所致低血糖昏迷患者進行急救的有效方法,筆者對盱眙縣人民醫院急診科收治的42例乙醇中毒所致低血糖昏迷患者分別使用葡萄糖及能量合劑和納洛酮及葡萄糖進行急救,其中使用納洛酮及葡萄糖進行急救的21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盱眙縣人民醫院急診科收治的42例乙醇中毒所致低血糖昏迷患者。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1)患者的病情符合《內科學》中關于低血糖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2)患者出現了昏迷的癥狀。按照隨機數表法將這42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21例患者。在對照組的21例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3例;其年齡為18~63歲,平均年齡為(47.1±2.6)歲。在觀察組的21例患者中,有男性17例,女性4例;其年齡為20~65歲,平均年齡為(47.8±3.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為對照組患者使用葡萄糖及能量合劑進行急救。具體的方法為:用50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注射液+40 mg 的ATP +100 U的輔酶A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為發生昏迷在4 h以上的患者使用速尿及濃度為20%的甘露醇進行靜脈注射。為觀察組患者使用葡萄糖及納洛酮進行急救。具體的方法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使用適量的納洛酮和濃度為5%的葡萄糖對其進行靜脈滴注,納洛酮的總用藥量為0.4~ 0.8 mg。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其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和意識恢復清醒的時間。治愈的判定標準是:患者的意識恢復清醒,呼吸恢復正常,血壓水平逐漸回升至正常范圍,并可穩步行走。
將本次研究的數據錄入到SPSS17.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接受治療的3~11 h后,這42例患者酒精中毒的癥狀均全部消失,其意識逐漸恢復正常。經過治療,這42例患者均康復出院。兩組患者的治愈率均為100%,其治愈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和意識恢復清醒的時間均更短(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和意識恢復清醒時間的比較(min,±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和意識恢復清醒時間的比較(min,±s)
組別 n 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 意識恢復清醒的時間對照組 21 2.9±0.5 6.1±1.3觀察組 21 0.6±0.1 2.9±0.7 t值 29.920 14.376 P值 0.001 0.001
乙醇中毒是指在短時間內飲入大量的乙醇所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抑制的狀態。患者在發生乙醇中毒后的初期往往極度興奮,有面部潮紅或蒼白或多語等臨床表現。重度乙醇中毒患者可出現低血糖癥狀,甚至會發生昏迷。乙醇中毒所致的低血糖昏迷是急診科較為常見的危重癥之一。乙醇中毒所致低血糖患者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損傷其中樞神經系統,甚至導致其死亡[3]。納洛酮是一種阿片類受體拮抗劑,屬于人工合成類物質,對人體內的中樞阿片樣肽和中樞麻醉藥均具有顯著的拮抗作用。該藥屬于廣譜阿片類拮抗劑,在臨床上的應用范圍較廣,應用率較高。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接受治療的3~11 h后,兩組患者酒精中毒的癥狀均全部消失,意識逐漸恢復正常。兩組患者的治愈率均為100%。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和意識恢復清醒的時間均更短。這說明,納洛酮可促進乙醇中毒所致低血糖昏迷患者臨床癥狀的消失,促使其意識的恢復。此研究結果與張艷琴[4]的研究結果相符。筆者認為,用納洛酮對乙醇中毒所致低血糖昏迷患者進行急救有如下優勢:1)納洛酮屬于一種羥二氫嗎啡酮衍生物。用納洛酮對此類患者進行靜脈滴注,可使其體內的阿片類物質快速逆轉,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其交感神經及腎上腺髓質的功能恢復正常。2)用納洛酮對此類患者進行靜脈滴注,可使其血壓水平及呼吸頻率迅速恢復正常,改善其血流動力學的各項指標。3)用納洛酮對此類患者進行靜脈滴注,不會給其帶來任何的毒副作用,且不會使其發生較為明顯的戒斷反應。因此,在治療乙醇中毒及因乙醇中毒所致的相關并發癥時,納洛酮可作為首選的治療藥物。
綜上所述,用納洛酮對乙醇中毒所致低血糖昏迷患者進行急救的效果顯著,可較快改善其臨床癥狀,促進其意識的恢復。
[1]單玉紅.乙醇中毒致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急救與護理[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15(26):188-189,190.
[2]李銀娜,魏祎,孟燕,等.乙醇中毒致低血糖昏迷患者在急診科的急救與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4,18(11):28-29.
[3]李志興,梁泓源.納洛酮在乙醇中毒導致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急救應用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2):146-147.
[4]張艷琴.乙醇中毒致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急救與護理[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3):309-310.
R595
]B
]2095-7629-(2017)21-0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