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明
(揚州洪泉醫院,江蘇 揚州 225200)
對ICU患者病原微生物標本中銅綠假單胞菌分布情況及耐藥性的研究
范 明
(揚州洪泉醫院,江蘇 揚州 225200)
目的:研究ICU(重癥監護室)患者病原微生物標本中銅綠假單胞菌的分布情況及耐藥性。方法:將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揚州洪泉醫院從在ICU住院患者的標本中分離出來的200株銅綠假單胞菌作為研究對象。對這200株銅綠假單胞菌的分布情況、耐藥性和敏感性進行研究。結果:在這200株銅綠假單胞菌中,從痰液標本中分離出來的銅綠假單胞菌有142株,占71%;從傷口分泌物標本中分離出來的銅綠假單胞菌有30株,占15%。這200株銅綠假單胞菌對頭孢噻肟的耐藥率最高,對氨芐西林的耐藥率次之;其對亞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對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次之。結論:在ICU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標本中,痰液和傷口分泌物標本中分離出銅綠假單胞菌的幾率較高。該菌對頭孢噻肟和氨芐西林的耐藥性較強,對亞胺培南和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較高。上述情況應引起ICU醫生的注意。
ICU;銅綠假單胞菌;分布情況;耐藥性
銅綠假單胞菌又叫綠膿桿菌。它屬于革蘭陰性菌中的非發酵桿菌。臨床研究表明[1],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條件性致病菌。它在正常人的腸道內、呼吸道內和皮膚上都有定植。在人體免疫力正常時,銅綠假單胞菌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當人體的免疫力下降時,銅綠假單胞菌就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和菌血癥等感染性疾病。調查資料顯示,由銅綠假單胞菌引起的菌血癥其致死率高達70%以上[2]。ICU(重癥監護室)是醫院收治重癥患者的科室。在ICU住院的患者其免疫力較為低下,因此容易發生由銅綠假單胞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此外,近年來,隨著廣譜抗生素在臨床上的大量使用,銅綠假單胞菌對抗生素發生耐藥的幾率也越來越高[3]。這給臨床上對發生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ICU患者實施治療帶來較大的困難。在本次研究中,我們主要探討ICU患者病原微生物標本中銅綠假單胞菌的分布情況及耐藥性,以便為臨床上對發生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ICU患者實施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揚州洪泉醫院從在ICU住院患者的患者病原微生物標本中分離出來的200株銅綠假單胞菌。用于分離這些銅綠假單胞菌的標本主要來自ICU患者的痰液、引流液、膿液、血液、尿液和傷口分泌物等。
先對這200株銅綠假單胞菌的分布情況進行調查,然后對其耐藥性進行研究。檢測這200株銅綠假單胞菌耐藥性的儀器及用品主要包括M-H瓊脂、藥敏紙片(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提供)、VITEK32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使用的質控菌株為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提供的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和大腸埃希菌ATCC25922。使用《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中規定的紙片擴散K-B法對這200株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性進行檢測,然后使用美國CLSI在2007年制定的《銅綠假單胞菌耐藥性判定標準》對檢測的結果進行判讀。
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這200株銅綠假單胞菌中,從痰液標本中分離出來的銅綠假單胞菌有142株,占71%;從傷口分泌物標本中分離出來的銅綠假單胞菌有30株,占15%;從膿液標本中分離出來的銅綠假單胞菌有12株,占6%;從尿液標本中分離出來的銅綠假單胞菌有6株,占3%;從引流液標本中分離出來的銅綠假單胞菌有3株,占1.5%;從血液標本中分離出來的銅綠假單胞菌有2株,占1%;從其他標本中分離出來的銅綠假單胞菌有5株,占2.5%。
這200株銅綠假單胞菌對頭孢噻肟的耐藥率最高,對氨芐西林的耐藥率次之;其對亞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對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次之。詳情見表1。

表1 這200株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性和敏感性
銅綠假單胞菌一種條件性致病菌。它是引起院內感染的常見病菌之一。正常情況下,銅綠假單胞菌在人的腸道內、呼吸道內和皮膚上都有定植。但受人體免疫力的影響,其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4]。不過,當人體的免疫力下降時,銅綠假單胞菌就會趁虛而入,引起感染性疾病。臨床調查發現,由銅綠假單胞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傷口感染、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和血液感染等[5]。在ICU住院的患者多為重癥患者。他們不僅免疫力低下,而且還要頻繁地接受導尿、氣管插管和機械性通氣等侵入性醫療操作,因此發生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幾率較高。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發現,在這200株銅綠假單胞菌中,從痰液標本中分離出來的銅綠假單胞菌有142株,從傷口分泌物標本中分離出來的銅綠假單胞菌有30株,從膿液標本中分離出來的銅綠假單胞菌有12株,從尿液標本中分離出來的銅綠假單胞菌有6株,從引流液標本中分離出來的銅綠假單胞菌有3株,從血液標本中分離出來的銅綠假單胞菌有2株,從其他標本中分離出來的銅綠假單胞菌有5株。這說明,銅綠假單胞菌的分布十分廣泛。同時,本次研究還發現,這200株銅綠假單胞菌對頭孢噻肟的耐藥率最高,對氨芐西林的耐藥率次之。導致銅綠假單胞菌對頭孢噻肟和氨芐西林產生耐藥性的原因主要包括:1)銅綠假單胞菌可分泌大量的抗菌活性酶。這種抗菌活性酶可影響頭孢噻肟等抗菌藥的活性。2)銅綠假單胞菌可改變頭孢噻肟等抗菌藥的作用靶位。3)銅綠假單胞菌在受到頭孢噻肟等抗菌藥的攻擊后,其外部可形成一層生物膜,從而保護其不被抗菌藥所殺死。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從ICU患者病原微生物標本中分離的銅綠假單胞菌多來自于其痰液和傷口分泌物。該菌對頭孢噻肟和氨芐西林的耐藥性較強,對亞胺培南和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較高。上述情況應引起ICU醫生的注意。
[1]龍彥,李彩琴.2014~2015年某院銅綠假單胞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6,37(20):2903-2904.
[2]郝巧歆,呂治,蘇建榮,等.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6,15(20):2060-2062.
[3]鄭多金,林淑瑜,殷超,等.315株銅綠假單胞菌醫院感染的分布與耐藥性分析[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5,18(1):61-64.
[4]王亞紅,張青鋒,潘立東,等.2009-2012年銅綠假單胞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5):1064-1066.
[5]張健,鄧芳,張世勇,等.銅綠假單胞菌醫院感染的耐藥性分析及防治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1):5326-5328.
R378
]B
]2095-7629-(2017)21-01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