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健,李長生,孫 利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眼科,江蘇 南京 210028)
用消風散加減聯合富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療過敏性結膜炎的效果觀察
王 健,李長生,孫 利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眼科,江蘇 南京 210028)
目的:探討使用消風散加減聯合富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療過敏性結膜炎的效果。方法:選取近期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眼科門診收治的71例(142只眼)過敏性結膜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聯合組和西藥組。為兩組患者均使用富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進行治療。在此基礎上,為聯合組患者使用消風散加減進行治療。然后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眼部癥狀積分、眼部體征積分及治療的效果。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眼部癥狀積分、眼部體征積分及總積分均低于其治療前的眼部癥狀積分、眼部體征積分及總積分(P<0.05)。聯合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西藥組患者,其治療前后眼部癥狀積分的差值、眼部體征積分的差值及總積分的差值均大于西藥組患者(P<0.05)。結論:使用消風散加減聯合富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療過敏性結膜炎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
消風散;富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中西醫結合;過敏性結膜炎
過敏性結膜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眼科疾病。近年來,過敏性結膜炎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1]。該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眼部瘙癢、有燒灼感、有異物感、畏光、流淚及黏液性分泌物增多等。該病患者的體征主要有眼瞼腫脹及水腫、結膜充血及水腫、瞼結膜有濾泡及乳頭狀增生等[2]。西醫主要使用富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療該病。但使用該藥治療過敏性結膜炎只能暫時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消風散是中醫常用于治療風證的方劑。現代藥理學研究結果證實,消風散具有抗變態反應、抗過敏、止癢、抑制炎性細胞因子活性及免疫調節等作用。為探討使用消風散加減聯合富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療過敏性結膜炎的效果,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對近期眼科門診收治的部分過敏性結膜炎患者使用消風散加減聯合富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進行治療,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期間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眼科門診收治的71例(142只眼)過敏性結膜炎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北京協和醫院編制的《眼科診療常規》[3]中關于過敏性結膜炎的相關診斷標準。對這些患者的排除標準為:1)未患有細菌性結膜炎、病毒性結膜炎或衣原體性結膜炎等感染性結膜炎。2)未患有泡性角結膜炎。3)未患有眼瞼炎癥、角膜或虹膜疾病及青光眼。4)未合并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5)不處于哺乳期或妊娠期。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聯合組和西藥組。聯合組中有36例(72只眼)患者,西藥組中有35例(70只眼)患者。聯合組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1例;其年齡為19~61歲,平均年齡為(37.42±10.67)歲;其病程為1~7 d。西藥組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9例;其年齡為18~63歲,平均年齡為(35.97±11.64)歲;其病程為1~7 d。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讓所有患者使用富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滴眼,每天滴3次,每次滴1滴。在此基礎上,為聯合組患者使用消風散加減進行治療。該方劑的組方為:荊芥、防風、蟬蛻、牛蒡子、苦參、蒼術、當歸、生地、知母及地骨皮各10 g,生甘草3 g。為濕熱偏盛、胸脘痞滿及舌苔黃、厚、膩的患者加用車前子(包煎)及地膚子各10 g。為風熱偏盛、身熱口渴及舌苔薄黃的患者加用金銀花及連翹各10 g。為血分熱盛、舌紅或絳及五心煩熱的患者加用牡丹皮及赤芍各10 g。為大便秘結的患者加用瓜蔞仁及郁李仁各10 g。將上述中藥用水煎煮3次。讓患者將前兩次煎煮獲得的藥液在早、晚各溫服一次。將第三次煎煮獲得的藥液放在冰箱中冷藏。每天晚上將干凈的紗布浸透藥液,外敷在患者的眼瞼處,每晚敷1次,每次敷10~15 min。連續治療7 d為1個療程。所有患者均連續治療2個療程。治療期間盡量避免患者接觸過敏原,禁止其食用生冷、辛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禁止其使用其他治療過敏性結膜炎的藥物。
治療前后分別觀察兩組患者的眼部癥狀(眼癢、流淚)和體征(分泌物、結膜充血、結膜水腫)。將患者眼部的各項癥狀及體征由輕至重分成4級,分別記0~3分。計算兩組患者的眼部癥狀積分、眼部體征積分及總積分。根據兩組患者的療效指數判定其治療的效果。療效指數=(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 治療前總積分×100%。顯效:患者的療效指數≥66%。有效:患者的療效指數為33%~65%。無效:患者的療效指數<33%。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聯合組患者治療的顯效率高于西藥組患者(χ2=2.290,P>0.05)。聯合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西藥組患者(χ2=5.718,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眼部癥狀積分、眼部體征積分及總積分均低于其治療前的眼部癥狀積分、眼部體征積分及總積分(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眼部癥狀積分、眼部體征積分及總積分(分,±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眼部癥狀積分、眼部體征積分及總積分(分,±s)
注:*表示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 聯合組(n=72) 西藥組(n=70)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眼部癥狀積分 3.92±1.25 1.50±1.06* 3.74±1.27 1.83±1.29*眼部體征積分 4.64±1.76 1.89±1.17* 4.37±1.68 2.40±1.40*總積分 8.56±2.97 3.39±2.14* 8.11±2.90 4.23±2.62*
聯合組患者治療前后眼部癥狀積分的差值、眼部體征積分的差值及總積分的差值均大于西藥組患者(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眼部癥狀積分、眼部體征積分及總積分的差值(分,±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眼部癥狀積分、眼部體征積分及總積分的差值(分,±s)
注:*表示與西藥組相比,P<0.05。
組別 眼部癥狀積分差值 眼部體征積分差值 總積分差值西藥組(n=70)1.91±0.95 1.97±1.34 3.89±2.17聯合組(n=72)2.42±0.81* 2.75±1.27* 5.17±1.96*
過敏性結膜炎是眼部組織接觸到外界過敏原產生超敏反應而引起的炎癥[2]。西醫主要使用肥大細胞穩定劑、抗組胺藥、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非甾體抗炎藥及免疫抑制劑等治療過敏性結膜炎[1]。但長期使用某些西藥治療過敏性結膜炎會導致患者發生眼壓升高、晶狀體混濁等并發癥,甚至可導致其免疫力下降。近年來,部分臨床醫生嘗試使用脫敏療法治療過敏性結膜炎。使用脫敏療法治療過敏性結膜炎的遠期療效較好,但耗時長、脫敏劑的用量不易把握,很多患者無法堅持進行治療[5]。富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是西醫治療過敏性結膜炎的常用藥。但使用該藥治療過敏性結膜炎只能暫時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
中醫認為,過敏性結膜炎屬于“目癢病”的范疇。《審視瑤函》中云:“癢有因風因火因血虛而癢者”。在本次研究中,我們以《外科正宗》中的消風散為基礎方,并隨癥加減,為聯合組患者進行治療。現代藥理學研究結果證實,消風散具有抗變態反應、抗過敏、止癢、抑制炎性細胞因子活性及免疫調節的功能[6]。該方中的荊芥、防風、蟬蛻及牛蒡子具有疏風止癢之功效;知母及地骨皮具有清熱涼血退蒸之功效;當歸及生地具有養血活血之功效;蒼術及苦參具有祛濕之功效;生甘草可調和諸藥、清熱解毒。將上述諸藥合用,可祛邪扶正、疏風清熱祛濕,使邪去病安、血脈調和。同時,每晚讓患者用中藥液冷敷眼瞼,可降低其眼局部周圍皮膚和肌肉組織的溫度,刺激其眼部皮膚的冷感受器,使其眼部血管收縮,改變血管的通透性,減少炎性物質滲出,同時減慢其神經傳導的速度,降低其末梢神經的敏感性,緩解其眼部的不適癥狀和體征[7]。
總之,使用消風散加減聯合富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療過敏性結膜炎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
[1]李瑩,張瀟,呂嵐,等.過敏性結膜炎的流行病學及奧洛他定滴眼液開放性多中心治療的初步效果[J].眼科,2008,17(3):166-170.
[2]葛堅.眼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163-164.
[3]北京協和醫院.眼科診療常規[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88-189.
[4]孟青青,高健生,接傳紅,等.川椒方和奧洛他定滴眼液治療過敏性結膜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眼科雜志,2013,23(6):398-402.
[5]孟青青,高健生,宋劍濤.過敏性結膜炎的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眼科雜志,2012,22(6):446-449.
[6]黃曉青,朱凱云.消風散的藥理藥效研究及臨床應用概況[J].江西中醫藥,2012,43(1):69-71.
[7]丁哲,謝立群.中西醫結合治療過敏性結膜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6,25(2):229-231.
R276.7
]B
]2095-7629-(2017)21-0157-03
王健,女,1981年12月出生,主治中醫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眼表疾病的診治,郵箱:wangjian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