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嬋娟
摘 要:工匠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是中國精神的象征和體現。大力培養工匠精神,教育是關鍵。在新時期高等教育向應用型轉變的過程中,大學生生涯教育融入工匠精神的培養,是高校生涯教育創新教育改革的關鍵,也是順應時代發展和實現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工匠精神;生涯教育;大學生
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闡述了工匠精神,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大力培養工匠精神,教育是關鍵。因此,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內涵,研究高等教育與工匠精神的契合性,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研究課題。大學生生涯教育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把工匠精神有效的融入到高校生涯教育中,以此來培養當代大學生敬業守信、精益求精、勤勉盡責等職業精神是教師必須面對的課題,更是大學生生涯教育順應時代發展和實現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有效途徑。
一、工匠精神的內涵
在互聯網高度發達、創新創業成為中國青年一代口中熱搜詞的今天,“工匠精神”也火了。那到底什么是工匠?工匠精神又是什么?“工匠”一詞,自古就根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土壤中,是中華文明傳統文化的有機組合部分。工匠是一群不拘一格,依靠純粹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做出了改變世界的發明和創造的人們。而“工匠精神”則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它是一種品質,一種追求,一種態度,一種堅持和執著,工匠精神是一個偉大國家發展前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匠精神是鍥而不舍、精益求精、拼搏創新、自信自強、誠實守信、風雨同舟、嚴肅謹慎、平心靜氣、實事求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職業操守和態度,是祖祖輩輩工藝傳承與突破創新的不竭動力。“工匠精神”是一種做事極為認真、細心、執著、求精的精神,一切優秀勞動者的身上都有“工匠精神”的影子。“工匠精神”是一種社會極缺的、亟需我們發揚光大的寶貴精神。各行各業的工作者都需要具備“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僅表現在精神層面上,更是體現在了實際行動中,它是中華千年文明傳承和發展的基石。
二、大學生生涯教育與工匠精神有效融合的意義
“生涯”是生活中各種事件的演進方向與歷程,它統合了人的一生中各種職業和生活的角色,由此可以表露出個人獨特的自我發展組型。而“生涯規劃”是一個人盡其可能地規劃未來生涯發展的歷程,在考慮個人的智能、性向、價值,以及阻力、助力的前提下,做好妥善安排,并借此調整、擺正自己在人生中的位置,以期自己能適得其所。
工匠精神屬于職業精神的范疇,是對工作的執著追求,是從業人員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它與人生觀、價值觀緊密相連,其核心是對職業的態度和品質的追求。
把生涯規劃教育與工匠精神有機結合是順應時代潮流,創新教育機制的有效途徑。在對高校生涯規劃教育的過程中,要把工匠精神滲透到生涯規劃教育的方方面面,從而培養大學生的工匠意識、鍛造大學生的工匠品質、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工匠習慣,確保大學生在未來的生涯規劃中追求卓越品質的創新精神,鍥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自信自強、風雨同舟、尊師重道的品格精神,誠實守信、嚴肅謹慎的服務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奠定堅實的基礎。
做好大學生生涯規劃教育和工匠精神的有機結合可以更加深入的幫助大學生們了解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可以喚醒靈魂深處對于生命價值探索的渴望,從而實現人生的自我實現。工匠精神所提倡的鍥而不舍、精益求精等寶貴的精神道德品質正是高校生涯教育的主旋律。在生涯規劃教育中注重幫助學生們認識自我,規劃職業路線從而實現人生價值,通過對大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可以更好的提高大學生在規劃生涯路線上的認知度和行動力。對于大學生來說,“專業成才,精神成人”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現實追求,它不是空洞的,而是可以從不同的途徑、在不同的程度上得以實現的。當然“專業成才”和“精神成人”一樣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一定程度上“專業成才”需要更長久的時間,也可以說是終身的,而且,在今后追求事業成功的道路上,完善的精神品格比專業能力具有更重要的意義與作用,工匠精神是助人成功、擁有幸福人生的軟實力和原動力。對于一名大學生而言,自我提高和不斷進步的部分就是精神與靈魂,也是更有人性意蘊的部分,它無形卻又無處無時不在,它柔軟卻又力量無窮。把大學生生涯教育與工匠精神進行有效的融合是現代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創新高校學生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大學生生涯教育決定了大學生今后生涯的規劃和走向,而“工匠精神”作為優秀勞動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寶貴品質是當代大學生今后步入社會的最為有力的精神保障,二者有效的融合可以更加有效、快速的促進大學生的生涯規劃和職業能力的發展,是加快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又一創新之舉。
三、工匠精神培養在高校生涯教育中的實施路徑
(一)轉變教育觀念,注重工匠精神的培養
長久以來,人們對于“工匠”這個詞的理解還存在曲解。一些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復的工作者。其實工匠有著更深遠的含義。它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成功的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著工匠精神。我國的主流教育在培養人才方面,往往推行應試和精英教育,強調白領和公務員教育,而對藍領和特種職業的教育不夠重視,沒有非常好的倡導和推行,遠沒有認識到培養合格“工匠”的重要性。作為高校工作者的我們,要創新教育方法,拓寬教育途徑,要轉變思維,以主動的思維思考,以創新的思維做事,充分把“工匠精神”融入到生涯教育中去,倡導學生以終為始讀大學,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人才培養。我國是一個制造大國,距離“制造強國”和“創新強國”還有非常遠的路要走。在這個特殊的大時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以積極和迫切的態度,以大力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為己任,把工匠工作的發展作為目前生涯規劃教育的主旋律。
(二)構建培養“工匠精神”的人才培養模式endprint
“工匠精神”的核心在于精益求精、勇于創新,在于尊師重道、誠實守信,在于愛崗敬業、腳踏實地,在于風雨同舟、鍥而不舍,在于自信自強、嚴肅謹慎,在于平心靜氣、實事求是……這些高貴的品質是工匠精神的核心體現,是作為一名合格的職業者應該具備的品質。在進入21世紀,隨著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的進一步發展,高校生涯規劃教育日益受到重視,它直接強調了職業在人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又關系到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而“工匠精神”作為優秀職業者寶貴的精神品質,我們更應該把其精髓融入到我們的教育全過程中,把“工匠精神”培養融入到大學生生涯規劃教育中去,使當代大學生充分了解職業,從而確定職業目標,制定職業規劃、實現職業理想,這些都離不開“工匠精神”的培養,“工匠精神”是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它為培養全面發展,全方位的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應該明確“工匠精神”對高校、學生、企業及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并從思想和行為上視貴工匠精神的培養,將工匠精神的培養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去。在各高校重視工匠精神培養的同時,大學生們更應認識到工匠精神對于自己未來成長、就業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將尊師重道、精益求精、勇于創新、鍥而不舍、自信自強的意識融入到今后的職業生涯規劃中去。
(三)加強職業價值觀的培養,做好“工匠精神”的傳承
世界上沒有永恒不變的事物,職業也是一樣。但無論滄海桑田,世界如何變遷,要求人們忠于職業、腳踏實地、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品質不會變。“工匠精神”作為一種信仰,它是一個國家生生不息的源泉。是從古自今,從國內到國外都在堅守的精神信仰。在當今不斷深化改革的中國,我們要杜絕一切粗制濫造、仿制造假,我們需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腳踏實地,我們迫切的需要傳承千年的“工匠精神”來引領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現今大學生更是工匠精神的最佳傳承者,唯有將工匠精神融入到高等教育中去,融入到生涯規劃教育中去,帶著一顆“工匠人”的赤城之心,以培養適應現今社會優秀人才為目標,以培養優秀工匠為目標,以培養優秀職業者為使命,才能滿足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工匠精神的培養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的主要內容之一,它的形成既是形勢所迫也是時代所需。工匠精神的培養在高等教育中不能停留在口頭,要落實到實際當中去。我們身處的時代需要工匠精神,高等教育要轉變教育教學方法,創新理念,把工匠精神真正的融入到教育中去,把工匠精神融入到生涯教育中。
參考文獻:
[1]洪鳳儀.生涯規劃自己未來[M].臺灣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48.
[2]黃天中.生涯體驗---生涯發展與規劃[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付守永.工匠精神---向價值型員工進化[M].第2版.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2017.
[4]將承勇,崔杰,林才溪.大學生職業發展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張苗苗.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工匠精神的培育與弘揚[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49-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