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綱
摘 要 為了提高我國企業文化管理水平,更好地發揮文化管理對企業健康發展的積極作用,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在總結闡釋企業文化管理內涵的基礎上,分析了當前我國企業文化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探索性地提出改進措施與建議。
關鍵詞 企業文化 管理 問題 對策
自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國正式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轉型發展,特別是經濟方面,我國成功完成了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逐漸成長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主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為了能夠長久立于不敗之地,積極致力于傳統管理方式的變革和現代經營管理模式的應用,并隨著企業經營管理思想的成熟發展、企業成功管理經驗的升華,逐漸形成了企業自身特有的“核心認知”,即我們所說的企業文化。實踐證明,積極、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對于凝聚企業核心力量、發揮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促使企業走上良性發展軌道具有重要意義。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將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管理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力圖通過逐步摒棄傳統企業管理模式,使企業走向文化管理軌道。從眾多企業文化管理實踐中,我們看到了企業文化管理的成效,看到了文化管理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它們在不同程度上制約著企業文化管理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于企業文化建設及企業的未來發展。為了提高我國企業文化管理水平,更好地發揮文化管理對企業健康發展的積極作用,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在總結闡釋企業文化管理內涵的基礎上,分析了當前我國企業文化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探索性地提出改進措施與建議。
一、企業文化管理的內涵
就企業文化而言,主要由三種形式構成,分別是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任意一家企業的文化管理都需要從上述三者著手,并形成企業自身的文化特色。物質文化可以理解為企業文化的外顯,是企業硬環境的一種,比如企業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等,是一種被物化了的企業文化品牌標志,良好的物質文化環境能夠讓員工對企業的未來發展產生生機感。行為文化主要體現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人際關系、人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比如員工之間的互相幫助行為、員工的努力工作行為,員工積極參與企業管理行為等,從企業、員工的行為文化中我們能夠看到企業文化管理的作用與成效。精神文化主要表現為企業和員工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觀念,比如企業的經營哲學、企業與員工的發展愿景、企業和員工的奮斗精神等,精神文化體現了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是最重要的企業文化凝聚力量。
二、企業文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有效的企業文化管理理論基礎
企業文化管理并不是憑空產生的,其同樣需要一定的理論基礎,即企業文化管理的規劃、實施需要以一定的理論基礎為依據和支撐,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企業文化正確的發展和運用。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的所謂的企業文化管理方式、方法、經驗,更多的是鸚鵡學舌、拾人牙慧,嚴重缺乏理論支持,企業文化管理的科學性、有效性根本無法得到保證。
(二)企業文化管理有過于理想化的嫌疑
企業文化無法在短時間內形成,企業文化管理亦無法在短時間內取得明顯成效,二者都離不開一個復雜且緩慢的形成和改進過程。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看到,一些企業管理者為了在企業文化方面追上其他企業,完全憑借個人想法設計與管理企業文化,而不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不考慮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差別,企業文化管理理想化色彩明顯。
(三)企業文化管理有待更多的主體參與
部分企業的管理者已經意識到了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管理的重要性,并積極致力于企業文化建設與管理工作,并揚言要在多長時間內取得什么樣的效果,這也使企業為了能在短期內實現所說目標而采取一些“非常措施”,將企業文化管理變成了“領導個人表演”,其他人員則無從參與,將企業文化完全變成了管理者自己的本位主義文化,不利于企業文化管理事業的發展。
(四)企業文化管理嚴重缺乏個性和創新
雖然說現代企業文化更多的是以“崇尚價值、團結友愛、奮斗拼搏、平等自由”等價值觀念為核心,但如果每個企業的企業文化都以上述價值觀念為核心,未免有千篇一律之感,如果企業文化都是這樣,企業也就沒有自身特點,與企業文化管理的內涵嚴重不符。關于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管理的人云亦云,即嚴重缺乏個性和創新,實在不是個好現象。
三、企業文化管理問題對策與改進建議
(一)用系統論引領、指導企業文化管理
企業文化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如前所述其需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實踐證明,企業文化管理不僅需要管理學理論基礎、需要組織行為學理論基礎,其亦需要系統論理論基礎。將企業文化建設與管理當作一個系統工程來抓,企業文化不是在短時間內形成的,企業文化建設與管理亦不是短期可以規劃出來的,而是在長期的系統化發展中逐步形成的。
(二)結合企業實際,開展企業文化管理
企業文化管理不是憑空產生的,其是以企業自身歷史發展軌跡和未來發展目標為設計基礎和前提的,它既是對企業原有管理思想、方式、方法的沿襲,更是對傳統管理思想、方式、方法的創新,這就決定了企業文化管理必須結合企業自身實際,特別是結合企業的未來發展目標,讓企業文化從企業中來,再讓企業文化到企業中去,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三)管理者和員工共同參與企業文化管理
企業文化管理不是企業管理者一個人的事,就像企業文化管理不只是員工的事一樣,企業文化管理離不開企業管理者和每一位員工的參與,是企業全體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特別是在企業文化形成初期,更需要企業管理者和每一位員工的參與,在管理者的帶動、引領下,企業上下群策群力,在管理者認可、員工認同的情況下,形成企業自身特有的企業文化。
(四)提升企業文化管理創新意識與水平
良好企業文化的形成,除了管理者高度重視、員工積極參與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對于企業文化管理要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較高的創新水平。企業文化管理決不能處于一種一勞永逸的狀態,要想保持企業文化的生機與活力,就必須不斷為企業文化注入新的內容與內涵。
(作者單位為北京建行鐵道專業支行)
參考文獻
[1] 韓浩波.企業文化診斷的新視角[J].企業管理,2017(10).
[2] 方國建.企業文化建設的探索——以中鐵二局為個案[J].中華文化論壇,2016 (09).
[3] 曾曉宏.試論傳統文化與企業文化管理的有機結合[J].理論與改革,2015(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