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嬌
摘 要:識字、寫字是小學語文的基礎,也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對低年級學生而言,識字是教學重點,但識字量大、內容又比較枯燥,加之也開始有怎樣寫字的要求,學生怕上語文課。對于小學教師而言,雖然語文教學更多偏重于閱讀與作文教學,但是,不是說識字、寫字教學就可以似有似無地被忽略,它依然占有重要的教學地位。鞏固前階段識字、寫字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學生寫字能力和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獨立自主識字、寫字的能力和習慣,并強化對學生的意志和品德的訓練,都是教師不可或缺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識字;寫字;課堂;生活;活動;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20X(2018)33-0064-02
作為一個小學語文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學情,采取多樣的方式,激發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教師要將識字、寫字與學校的底蘊相連,與學校的文化相融,讓學生在濃厚的文化氛圍里、在愉悅的環境里,習得中國文化的精髓——博大精深的漢字。
一、在課堂上識字、寫字,提升校園文化內涵
首先,教師要在語文課堂上根據字理識字,要依據學生的認知狀況,接近他們的發展區,選取合適的漢字給學生講解它的構字原理,帶著他們追根溯源。通過學習,學生了解了形聲字、象形字等構成方式,認識了漢字各部分組合的內在聯系,對生字的掌握也就更為牢固了。每一個字都是一幅美麗的畫,高山流水、花鳥蟲魚,由象形字演變過來的漢字,至今仍能反映事物的特征,如水、山。依據漢字的造字規律和理據來識字,體現出濃濃的文化美的審美特征,同樣還可以根據字形的相近相似對比來識字。漢字中形近字很多,把一些字形相近或相似的字放到一起來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抱、跑、炮、飽、雹、刨”等字,都有偏旁“包”,那么根據不同的字聯系實際:抱物用手、賽跑用足、點炮用火、吃飽用食、冰雹有雨、刨子有刀,形象生動地識記了生字。
其次,教師要在語文課上根據學情教寫字。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關乎的不僅僅是“寫字”本身,還是對學生審美、意志、品德等綜合訓練的體現。小學語文教學,因年級段的上升,其教學有所側重是正常的。到了高年級是否還要重視寫字教學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小學語文新課標要求,在低年級段,寫字教學要著力于激發學生寫字興趣,對學生進行字的結構和筆畫的適度分析,指導學生把字寫端正、美觀,同時,注意寫字姿勢等良好習慣的培養;在中年級段,重在強化學生寫字興趣的培養,要求學生堅持規范寫字、寫好字,同時,培養學生獨立熟練書寫漢字的習慣;在高年級段,除了鞏固前期的寫字成果,還對學生的寫字速度和行款提出明確要求,并努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課堂上,識字、寫字要相結合。新課標更加重視識字與寫字的學習,教師可以選擇其中的難寫易錯字作為代表,繼續教授識字寫字方法。比如,學生在作文中寫“姨媽染的黑發褪了色”,講作文時,教師可順帶講“姨”和“褪”這兩個字。其實“姨”學生都會寫,那關鍵就是怎樣寫好看。教學時教師可出示“姨”和“夷”,引導學生自己比較后說說怎樣寫這個字才好看。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很快發現:獨體字“夷”相對合體字“姨”來說,里面的橫畫都要長些,豎畫依然較短,要想整個字站得穩,寫好“人”字很關鍵。教學“褪”字,教師可邊示范邊跟學生互動:“左邊的衣字旁告訴我們什么?下面應該先寫什么?”中國的漢字也很講究謙讓,讓學生看“艮”最后一筆,本來是捺,可它為了給走字旁的捺留出位置,主動把“腿”收回去了。然后教師再讓學生把所有的字認真書寫一個、臨寫一個。學生識字、寫字多了,校園里就多了一群懂漢字的主人,這些主人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人,他們決定著校園文化的厚度。
二、在生活中識字、寫字,增厚校園文化氛圍
教師可引導學生在校園環境中識字,學生在體育館、圖書室、科學樓等互相交流自主認識的那些字,在與他人交流中,學生學會了那些字,他們會自我比較誰認識的字多。教師也要經常組織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認識生字,課堂上舉行閱讀課外書比賽,從書中認識了哪些生字,指名學生讀給同學聽,大家評價表揚獲得掌聲最多的學生。這樣學生提高了識字積極性,同時認識了許多生字。教師要鼓勵學生當小老師教其他學生識字,看誰讀字音最準確,先讓優秀生介紹識字方法,后進生學習追趕,同班同學互相教讀字音。一節識字課教師非常輕松,學生學得帶勁,生字認得準確,學習效果明顯提高了。要抓好識字可以利用的一切場合,比如校園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地方,校園文化對識字起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校園內的名人名言、教師寄語、櫥窗里圖文并茂的宣傳知識,無不向學生展示豐富而形象的識字內容,成為學生識字的重要資源。只要學生駐足停留片刻,每天瞧一瞧、看一看,自然就有印象。在班級中可讓學生互相認識姓名,輪流發作業本;利用班隊活動,引導認識校園里的各種告示牌、標牌,欣賞教室里的名人名言、板報。這樣,學生和字詞反復見面,一回生,二回熟,增強了記憶。同樣也可以在家庭環境中識字,教師可以組織開展識字交流活動,讓學生說說字的來源,展示自己的識字成果,比一比誰認識的字多,激發學生的識字熱情,滿足了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
教師還要善于創造生活情境,把生活帶入課堂。例如,識字認識“青”字家族,“清”“晴”“情”“請”四個形近字,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正確地區分開并寫好字是很困難的。如果用傳統的指導寫字方法,效果不太顯著。教師可運用多媒體課件,將這些生字制作成通往學校食堂的大門,當學生想要認識某一個字的時候,教師就點開其中的一扇門,并放大這個生字,學生交流:“我發現‘晴的偏旁‘日在左半邊要寫得比‘青短。”“‘情的偏旁‘忄寫得要和‘青一樣長。”……當學生們交流完以后,門就會全部打開來,顯示出不同的美食(每一個門代表一樣食品),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有限的課堂學習中,將識字融入在學校文化中。
三、在活動中識字、寫字,激活校園文化素養
校園生活是多彩多姿的,不是單調無味的。校園文化要能彰顯學生的童心與志趣,給學生帶得走的文化享受。就寫字、識字而言,教師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如編制兒歌等進行識字教學,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活躍了校園文化。教師在教“六”字時可以編制這樣的兒歌:兩只螞蟻抬根棍,一只螞蟻棍上困;教學“碧”字時編制兒歌:王先生、白先生,兩人坐在石頭上;教學“蒜”字時編制兒歌:二小二小,頭上長草。學生讀著朗朗上口的兒歌,興趣很濃,同時對字形也有了很深的記憶。試想,校園里唱著這樣的兒歌,是多么愉悅的畫面,又是多么豐富的文化活動。同樣,教師也可以用猜的方式進行識字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把字編成字謎讓學生去猜,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習的興趣。教學“裹”字,教師先出示“一件衣服中間破,藏著一個大蘋果。(打一字)”,學生猜出謎底,印象很深刻。現在,學生不僅會猜字謎,還能自己編字謎,自主識字的熱情大大高漲。學校組織猜字比賽,其中也包含部件識字,即通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比一比等方法,找到識字的竅門,讓學生發現漢字的有趣與神奇,幫助他們構建字與字之間的聯系,便于歸類識記。比如王+元 = 玩,好-女 = 子;“把”將提手旁換成口字旁就是“吧”;介紹自“己”要開口,“已”經開始要出頭。
學生編故事是富有創意的識字、寫字活動。有學生編了一則這樣的故事:“有個獵人去打獵,碰見一頭野豬,獵人打傷了野豬的腿,野豬受傷的腿變成了‘丿。”通過這種故事辯字的方法,“獵”“豬”學生都會寫了,也激發了學生創作的靈感,還促進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寫字姿勢標準,是識字、寫字活動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糾正學生錯誤的寫字姿勢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感受到良好坐姿對自己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不良坐姿對自己將來步入社會的負面影響。學生一旦形成了好的坐姿對自己的將來百益而無一害,所謂坐得正、行得正。教師用手機拍下學生在自然狀態下的坐姿,并拍攝幾個特寫鏡頭,然后用課件展示出來,讓學生評選好坐姿,這些被作為圖片張貼在校園時,自然成了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學生會在識字、寫字活動中獲得自豪與自信。其實校園里的活動還有很多,如“生字開花競賽”“挑戰認字”“師生大擂臺”等。這些競賽游戲為學生熟知并喜愛,在激烈的競爭中,學生情緒高昂,學得主動、反饋及時、記得牢固,有時還能萌發創新的沖動,點燃智慧的火花。
四、在評價中識字、寫字,對準校園文化指向
不管是哪個學段的識字、寫字,完成之后都必須反饋學習效果,這是整個識字、寫字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步,是寫字指導的延續和提高,不論是在評中賞還是在評中改,都可以達到評價中借鑒、借鑒中完善的目的。教師首先要能面批,對識字、寫字能力強的學生及時展示表揚,并讓被表揚的學生說說心得,以對其他學生進行啟示,達到共同進步。其次教師要在識字、寫字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評價,評價也是培植校園文化的又一能力需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講一講學生難于把握的幾個字,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就對這些字進行歸類,哪些字是同一類型的,相同類型的字講一個典型字。一個學生寫好字以后,他們自己學著做評價與分析。評價它的間架結構,并觀察結構之間的特點,如左右結構的字,是左窄右寬,還是左寬右窄,又或者是左右均等。在評價中學生又會得出上下結構的字是什么特點,獨體字、半包圍、全包圍的字又是什么特點。課堂中,教師發現學生寫得好的字,要帶動學生及時去評價,可以進行班級評價、小組評價,甚至單獨對學生評價,獎勵學生一個紅圈圈等,都是對學生寫字興趣的極大鼓舞,所以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給學生鼓勵。學生評價的時候會有自己的主見,比如“造、運、迷”一類的走之底在字中的筆順規則,走之底在格中怎么安排,這一類字里面的部件書寫時要注意什么,他們會發表自己的意見。再比如“池、歡”,同屬于左右結構,但書寫時左右的安排卻不一樣,“池”左右同高,而“歡”左部件小,右部件上高下低,還要注意筆畫的穿插避讓。在評價時,要有一定的度,即不僅讓學生學習寫得好的字,表揚鼓勵一部分學生,激發其積極性;還要對書寫不夠規范的字進行評析,在不當糾正中,繼續改進,促進書寫。
識字、寫字教學,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在不同的階段,雖然它們的側重點有所區別,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視它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整體性”的作用。教師要將識字、寫字教學與校園整體的文化相融合,與學生的身心發展相結合,讓識字、寫字成為學生快樂校園生活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崔增亮.漢字學與小學識字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劉 蒙.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有效性研究[D].聊城:聊城大學,2017.
[3]張延陽.規范小學生寫字姿勢的做法 [J].小學語文教師,2003(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