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彩虹
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能夠讓學生感受英語辭藻之美,能夠讓學生感受英文課文之內涵。在進行閱讀教學開展過程中,需要注重學生思維的培養,讓學生的英語閱讀與思維型課堂予以有效結合,形成重要的思維式課堂教學架構,促使學生閱讀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沖突認知,提出問題
閱讀教學的開展以學生對閱讀材料的輸入為起始,在閱讀材料輸入過程中,將會不可避免地產生疑問,會產生認知的沖突,此時便是問題提出的最佳時機,也是啟發學生思考力的重要契機。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開展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深入閱讀。
比如,筆者在進行高中英語《Growing pains》教學時候,便注重讓學生在問題的提出過程中強化閱讀質量。在進行此單元教學時候,筆者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并讓學生進行“回憶”的時候就文章進行閱讀,探索文章中對于青春期的“成長痛苦”有什么觀點,與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從而就文章提出相應的問題。這樣的一個過程引導學生大腦高速運轉,有的同學說道:“Can you solve all kinds of problem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thods in this article?”有的同學提出:“I will still need to face all kinds of problems that cannot be solved.”在思考的前提下,學生們則能夠更加積極探索問題解決的方式,即使很多時候所閱讀的內容并沒有給予正確答案,學生們則同樣可以依托于自己的能力而達到問題解決的目的。
閱讀過程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知識內容進行思考,很多語法、結構的變動都可以成為學生研究的“點”。只有堅持從細節著手,讓學生的認知出現“沖突”,學生的思考力才會更加主動,其思維型閱讀才予以開始。
二、做出假設,學會推理
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其頭腦中會不斷產生想象,這些想象內容則有助于學生對于文章予以深刻理解,也有助于學生對所閱讀內容予以深化。在學生“想象”的空間范圍內,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做出相應的假設,結合假設的內容拓展的想象空間,讓學生從“合理想象”逐漸過渡到重要的推理過程,讓學生的閱讀更具時效性。
比如,筆者在進行《Tales of the unexplained》教學時候,便讓學生通過演講的形式說一說自己聽說或者閱讀過的“神秘現象”。這對于學生來說并不困難,而且很多學生對于此類事件都極為著迷。有的同學說到了埃及金字塔的構建,有的同學說到了“UFO”的不明飛行。之后筆者則讓學生在閱讀基礎上嘗試對很多問題進行假設,對可能出現的未解釋的現象進行推理,逐漸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的同學說道:“Our Earth boasts many hidden powers. Most remain (at least partially) mysterious to us,but every day,a bit more is revealed.”有的同學說道:“In August 2014, a gaping crater appeared on the Yamal Peninsula in Siberia. Geologists traded theories on the origin of the crater.”閱讀過程中的答案探尋正是閱讀深化的一個過程,對于學生閱讀質量的提升起到了促進作用。
問題的提出必然跟隨著答案的探索,也只有促使學生進行問題解答,才能夠讓學生的閱讀更為有效,才能夠讓學生的閱讀形成良性循環,讓學生的閱讀質量更高,讓學生的思維型閱讀見到雛形。
三、經過檢驗,獲得結論
問題的提出、答案的尋找都只是閱讀過程中的多個環節,教師還需要將實踐引入到閱讀之中,讓學生將閱讀所獲得的知識理論通過實踐驗證的方式予以檢驗,從而讓學生的閱讀效果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之中,通過閱讀對學生的生活起到幫助作用,才能夠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閱讀的重要性。
比如,筆者在進行高中英語《Living with technol
ogy》教學時候,在讓學生結合所閱讀的文章進行問題思考、問題尋找時候,便給學生布置了一個實踐性“作業”,那就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感知,探索生活中的科技表現,并撰寫一篇關于“科技改變生活”的文章。這樣的作業形式并不單單是讓學生進行問題的探索與答案的尋找,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將閱讀的感悟融入到生活之中,從生活細節感悟科技重要性,并讓閱讀和寫作融為一體,通過寫作的形式對閱讀過程進行檢驗,從而促進學生形成自我觀點,讓學生得出自己的結論。有的同學寫道:“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o promote our society to develop from one era to another.”有的同學寫道:“If your family wants to buy a TV, you can see a picture of the model and find the store with the best price through your computer.”正是生活實踐與閱讀的融合,讓學生的文章創作更為出彩。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促進學生閱讀成果轉化的重要橋梁,是檢驗學生閱讀質量的重要標桿。教師還要注重引入多樣化的“檢驗”方式,轉變學生傳統閱讀思維,構建新式“實踐性閱讀”思維模式。
結合思維過程,構建學生全新思維型閱讀模式,則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接收閱讀文本,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強化思維發展。只有真正讓思維構建過程與閱讀相結合,才能夠讓閱讀質量邁上新臺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