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晶
摘要:聲樂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藝術學科,高職院校的學前教學專業聲樂教學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與藝術內涵的提升都有重要的作用。學生對聲樂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聲樂實踐的能力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高職院校學前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及未來對幼兒進行教育的質量。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高職院校學前專業聲樂教學中存在較多的不足,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學校培養人才的質量。本文就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改革策略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高職;學前教育;聲樂教學;改革策略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其對人才的要求標準越來越高,用人單位對人才的實踐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要求人才具備較高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這是新時代對人才要求的轉折。對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而言,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積累和實踐能力才能擁有更多的工作機會,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
一、當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比例不協調
在高職院校的學前專業聲樂教學中,民族與美聲占比較高,反而兒童歌曲占比較低,由此造成教學內容的比例十分不協調的問題。對于學前專業的學生而言,他們畢業后從事的是幼兒教育的工作,因此,在教學中要側重對其進行對幼兒教育相關的聲樂作品的教學與培養,使其充分發揮其對幼兒音樂作品的教學能力。就目前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在校期間學會了多種唱法,也進行了深入的學習,扎實的練習,但是在實際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時,卻發現自己難以將學到的音樂技巧運用到教學中去,在唱好幼兒歌曲方面存在較大的問題,不能有效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達到幼兒教育的效果。
(二)缺乏對學生即興發揮的實踐能力的培養
對于幼兒教師來說,較強的隨機應變的能力,也就是即興彈唱、即興編創使得能力十分重要,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一定要重視對這些能力的培養,要在平常的教學實踐中扎實和積累這些能力,只有大量的練習才能有效的夯實基礎,鍛煉能力,為學生以后從事教育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就實際的聲樂教學來看,高職院校學前專業對學生的即興編創和彈唱的能力培養十分欠缺,沒有形成較為全面的教學系統,從而導致學生在走上工作趕崗位時,由于能力的欠缺而面對各種困境,同時也無法更好的適應當前幼兒教育改革的要求。
(三)聲樂教學模式單一、落后
就目前的教學情況看,高職院校學前專業聲樂教學多以集體課的形式開展,也就是俗稱的 大課模式,而且不能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特殊性,更多的是對專業類院校及師范類院校的聲樂教學模式的效仿。由于缺乏對本校學生情況的有效結合,因此這種教學模式無法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個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他們對音樂學習的激情就無法被點燃,從而不能有效的提升教學效率。
(四)學生缺乏充足的教學實踐機會
高職院校在學生的實訓工作的落實方面存在不足,沒有為學生的實習提供廣闊的平臺,學校的實訓機制不夠全面,崗位實習存在較大的不穩定性。一些高職院校的實習方式就是帶領學生去幼兒園進行教學觀摩活動,學生并不能親身參與到教學中去,這就導致學生難以獲得實踐機會,不能將所學知識與實踐進行結合,從而致使學生無法提升實踐技能,且其聲樂能力也得不到實踐拓展,無法更好的掌握教學技能。
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改革策略
(一)針對學校實情,協調聲樂課程比例
高職院校的學生文化基礎課程普遍較差,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要針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對課程資源進行合理科學的編排和優化。具體來說,就是將民族唱法、美聲唱法與兒童歌曲的唱法這三部分教學內容整合為相互聯系的、系統化的教學體系。也就是說,將美聲唱法的學習作為學生首要的學習內容,在新生入學的第一學期就開始教授美聲唱法,通過這種方式有效的鍛煉學生對具體學習技巧的掌握,為其他方法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旦美聲唱法學習完畢之后就緊接著進入兒童歌曲的學習模塊上。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要重視對已經所學知識的調動,讓學生在鞏固所學的基礎上學習新的知識,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值得注意的是要培養學生科學用嗓的習慣。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的練習了兒童歌曲的演唱,又增強了學生的聲樂演唱能力,讓學生的學習內容轉變為實踐技能,從而幫助學生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礎。
(二)強化學生即興表演的實踐能力
就幼兒園的用人標準來說,更傾向于即興彈唱能力比較強的人才,幼兒園人才招聘的過程中,即興彈唱和編創是一項重要的考核標準。因此,高職院校必須重視對學生的即興彈唱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增強人才的競爭力,培養出更符合幼兒教育改革要求的人才。對高職院校而言,在平常的教學中要將曲式、和弦、旋律發展手法等樂理知識與聲樂教學有機結合,讓學生深刻的認識到正確的技巧掌握的重要性,從而強化學生的意識,在平時的聲樂學習中注重滲透樂理知識,創造出優美的歌聲。
(三)改革教學組織模式
高職院校的聲樂教學模式已不適用于實際的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極其有必要進行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和創新。將集體課、個別課、小組課這幾種教學組織形式進行有機的整合,要根據實際的教學需求,改變傳統的以集體課為主的教學組織形式,強化小組課的授課形式。減少教師面對的學生數量,才能提高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水平,對知識進行拓展和深化,解決學生的個性問題,提升聲樂水平。
(四)完善崗位實訓制度,提高就業能力
高職院校要不斷完善崗位實訓制度,加強與幼兒園之間的合作,促進聯合辦學的發展,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實習的機會,強化學生的聲樂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際的學前教學課堂上將聲樂演唱技能轉化為崗位教學技能。
結語
面對幼兒教學不斷改革與深化的局面,高職院校學前專業必須改革聲樂教學策略,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必須立足于實際的市場需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提升理論學習與技能實踐的結合力度,提高學生的聲樂實踐表演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劍.淺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改革策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0:81-83.
[2]龍有成,范燕華.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的反思與改革策略[J].戲劇之家,2015,17:224-225+227.
[3]陳瓊,陳陽.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的現狀與改革對策[J].黃河之聲,2016,21:45.
[4]金鈴玲.淺析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模式改革[J].戲劇之家,2017,11:2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