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自強 鄒青
【摘 要】監督、執紀、問責,堅決履行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是高校紀委的核心職能。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高校紀委要切實履行好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讓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將高校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推向新高度、取得新成效。
【關鍵詞】高校;監督責任;黨風廉政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1]高校紀委作為高校黨內監督機構,全面履行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是高校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任務的政治要求,是維護高校黨內良好政治生態和學校各項建設事業順利發展的政治保證。
一、高校紀委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的必要性
(一)是《黨章》賦予各級紀委的政治任務
《黨章》規定,“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是黨內監督專責機關”,“職責是監督、執紀、問責。”[2]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3]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紀委履行監督責任是《黨章》賦予的責任,也是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的根本要求。協助學校黨委履行主體責任、監督下級黨委落實主體責任是高校紀委的職責所在。
(二)是高校維護黨內政治生態的重要保障
維護黨內政治生態、做好政治生態“護林員”,是黨中央在全面從嚴治黨新階段提出的新要求和新部署。做好高校黨內政治生態的“護林員”,理清黨內政治生態思路、找準維護政治生態舉措、提升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是高校紀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工作任務的重要內容,是維護好高校政治生態的“綠水青山”的重要力量與保障。
(三)是高校維護黨內紀律的根本需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四風”問題、損害群眾利益問題和違反黨紀問題予以嚴肅查處,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一批高校腐敗問題在反腐工作的重拳出擊下接連曝光,科研經費、基建工程、招標采購、選人用人、招生工作已成為高校腐敗違紀問題的高發區域,高校不再是塊“凈土”。維護高校黨內紀律、查處違紀腐敗問題是全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保高校各項事業發展的政治保證,高校紀委面臨的任務任重道遠。
二、高校紀委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的路徑建議
(一)準確把握、研判高校黨內政治生態狀況
1.認清高校政治生態問題重要性。
高校紀委作為黨內監督部門,在構建政治生態過程中的作用舉足輕重。高校紀委必須充分認識構建政治生態的重要意義,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切實增強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識,認真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抓住黨員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督促下級黨委將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和業務工作同落實,堅持各項工作由高校黨委的統一領導。
2.摸清高校政治生態中“樹木”底數。
構建高校良好政治生態,高校紀委首先要摸清政治生態“森林”內的“樹木”底數,包括黨員和黨組織的數量與結構、認真歸納與梳理師生群眾意見較大的問題、仔細甄別信訪與問題線索類別、及時總結剖析違紀案件性質與成因,結合日常掌握的黨員干部情況與工作動態信息,嚴格對照“四個意識”、“六大紀律”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七個有之”,通過深入基層調研,按照“情況明”、“數字準”的要求對高校政治生態進行摸底與普查。
3.深化“三轉”,理清高校政治生態責任田。
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是政治責任,高校黨委要負總責、負主責、負全責。自十八屆中紀委三次全會提出“三轉”要求以來,高校紀委進一步統一思想、深化認識、聚焦中心、突出“監督、執紀、問責”核心主業,越位、缺位、錯位的情況得以糾正,但“三轉”工作仍要持續深入進行。高校紀委作為黨內政治機關,必須以維護《黨章》黨規黨紀、協助高校黨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為職責,嚴明高校政治紀律與政治規矩,緊抓主體責任“牛鼻子”,敢于擔當、敢于監督、敢于問責,理清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責任,耕好高校紀委的責任田。
(二)切實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
“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4]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工作的總結,是高校紀委履行監督責任的總體性要求。“四種形態”則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工具,是構建黨內政治生態的具體措施,也是高校紀委落實監督責任的重要抓手。
1.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常態,做好高校黨內日常監督。
“嚴管”便是“厚愛”,高校紀委對黨員干部的黨規黨紀教育要常態化和長期化,黨內政治生活要嚴肅化、規范化和長期堅持。通過對黨員干部的“嚴管”和預防提醒,“增強黨員干部黨章黨紀黨規意識,提高制度執行力,讓黨員將黨章黨紀黨規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被動敬畏到自覺遵循”。[5]對宗旨意識、理想信念動搖的黨員干部,要通過警示教育、“咬耳扯袖”、“紅臉出汗”、詢問示警等手段幫助其正視問題的嚴重性與危害性,從思想意識、權力觀、價值觀等方面查擺問題,消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隱患,履行好日常監督責任。
2.組織處理、黨紀輕處分成大多數,做好高校黨內存在問題的重點監督。
少部分黨員干部由于自律不嚴等原因觸碰了規矩與黨紀的紅線,高校紀委應本著“治病救人”、“小題大做”的原則,對違規違紀問題進行及時處置與重點監管,切不可將小錯養成大禍,對存在問題的黨員干部要給予處理與糾正,幫助其尋找錯誤根源、扶正思想認識,更要防止個別問題衍變為普遍問題。糾錯誡勉、組織處理、領導問責、黨紀政紀輕處分等方式都是高校紀委對輕度違紀問題處置與監管的有效手段。
3.黨紀重處分、涉嫌違法立案審查成少數與極少數,嚴肅查處高校的腐敗問題。
過去的五年中,黨中央高舉反腐旗幟,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對腐敗行為“零容忍”,肅清了周、薄、郭、徐、令等一批黨內毒瘤,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擺在重要戰略位置,彰顯了黨中央反腐事業的信心和決心。為維護高校政治生態環境的長治久安,高校紀委必須對發現的極少數道貌岸然、陽奉陰違、變質腐化的黨員干部有腐必懲、有貪必肅、嚴肅查處,對高校腐敗問題“零容忍”。
(三)強化監督執紀業務水平與能力
打鐵必須自身硬,正人必須先正己。高校紀委作為高等教育領域中黨規黨紀的堅定執行者和捍衛者,首先要做到自身免疫力不能低下、不能“生病”,更不能將自身置于監督之外,要經常對自身進行“體檢”,杜絕“帶病上崗”和“燈下黑”。其次,高校紀檢干部要有過硬本領,對黨規黨紀的要求嫻熟掌握,對師生的訴求銘記于心,在監督、執紀、問責的核心工作上勇于亮劍。最后,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監督工作要做到“貴在堅持”,反腐是我黨面臨的長期歷史性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將監督責任履行到底的恒心與信心不能改變,要注意維護已經取得的成果,防止已經壓制的腐敗問題反彈。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9.
[2]黨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6
[3]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EB/OL].(2013-11-15).http://www.gov.cn/jrzg/2013-11/15/content_2528179.htm.
[4]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紀委六次全會上的講話[EB/OL].(2016-05-0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03/c_12895151_2.htm.
[5]郭強.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新動向和新路徑[J].廉政文化研究,2017(8):45-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