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鎮江市以衛生服務體系整體運行效率的改善和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為軸,堅持服務重心下移,著力提升基層服務水平,并輔以內外部利益機制建設完善,精心打造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完善區域規劃,構建了城市綜合醫院、社區衛生機構兩級,農村縣鄉兩級、鎮村一體,預防、醫療、康復護理連續服務的新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進行資源橫向和縱向整合。組建康復、江濱醫療兩大集團,依托集團,整合兩大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療資源。集團內部成立檢驗、影像、病理、消毒供應等中心,旨在加強資源共享、技術合作、信息化等方面的協作管理。
構建分級診療制度。大醫院與社區分工協作、雙向轉診,開設康復聯合病房,強調康復在社區;推行全-專聯合門診,要求專科醫生下社區常態化;實行慢病綜合管理,公共衛生、醫院和社區衛生機構聯合協同管控慢性病;推廣“3+X”家庭健康責任團隊服務,開展“健康服務零距離”活動,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提升。
建立覆蓋城鄉居民“兩基本一救助”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醫保基金預算管理機制和談判機制,控制醫院規模成本,規范醫生診療行為。用醫保政策,逐漸引導醫療服務資源下沉,引導參保患者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轉移。
建立醫藥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理順價格關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的價格體系。
推動財政投入方式改革:堅持政府在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中的責任,各級政府分級分擔,加大政府對公立醫院補助力度,鼓勵多渠道籌集資金。對公立醫院提供公共衛生服務的,由政府購買;對傳染病院、精神病院等在投入政策上給予傾斜。將各項目投入納入考核驗收范圍,按投入效率指標建立績效評估體系,并根據評估結果結算政府補助資金。引導資源下沉,服務重心下移,助力公共服務均等化。
通過這些改革,鎮江市的醫療費用得到有效控制,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醫院收費投訴明顯減少,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