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浙江省是全國3個試點省份之一。2017年年底,浙江省衛生計生委黨組、駐委紀檢監察組率先在醫療衛生系統提出開展公職人員網格化監督管理,并在4家委直屬醫院開展試點工作。在8個月的實踐中,浙江省腫瘤醫院穩步推進落實試點工作,并取得了一定實效。
醫院以往的監督隊伍主體是紀委書記領導的紀檢委員會,主要職能是監督黨員和干部;實施網格化監督后,監督管理范圍便擴大到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工作人員。醫院按照全員覆蓋、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的要求,按“醫院黨委—黨總支—黨支部或科室”模式建立三級網格,以黨總支、黨支部或科室為一個網格監管單位,首批聘任網格員共33名,由院各級紀檢委員擔任,其中一級網格員1名,由醫院紀委書記擔任;二級網格員9名,由紀委委員和總支紀檢委員擔任;三級網格員23名,由支部紀檢委員擔任,其監管模式為交叉監管。
為此,醫院梳理制定符合醫院實際的《實施方案》《權力清單》,厘清全院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600余名,明確各層級網格員監察管轄職責權限和監管對象權力范圍。
醫院還建立網格員工作例會制度,網格員對監察對象存在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定期收集、記錄、匯總,并在工作例會上予以匯報反饋,指導、促進工作開展,實現上下融通。截至8月底,醫院組織召開10次網格員工作例會。此外,醫院充分利用網絡手段輔助日常網格化監督工作,開展陽光監督,落實宣教提醒,使微信群成為被監督對象主動接受監督的橋梁。
為了將網格化監督管理與醫院業務工作有機結合,今年6月上旬,醫院組織全院公職人員開展《職務犯罪風險自我評估》,以量表測試的形式,衡量自身與職務犯罪的距離,更好地理解支持網格員工作。6月下旬,醫院部分二級、三級、四級網格員赴相關科室對臨床醫學檢測檢驗項目外送服務進行調研,主動介入醫院日常運行中可能存在利益輸送的環節。
全體網格員全面參與醫院的晉職晉級、職稱評聘、因私因公出入境、醫德醫風、年度考核、招(投)標采購、人員招聘等事務的監督把關工作,醫院賦予網格員“一票否決”的監察職能。全院“評優評先,先問監察員”的把關意識和風氣已逐步形成。據不完全統計,網格員參與各類科室優秀人員考評、醫德優秀人員推選達700多人次,參與監督各類招投標會議30多次,監督審核臨床科室成員職稱晉級80余人次,審核因私因公出入境40余人次,審核招聘監管30余人次;網格員提出各類監管建議100余項。
紅包問題一直是醫院監察工作的重點。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醫院中的現金紅包逐步轉變成微信、支付寶虛擬紅包。對此,醫院規定收到這類紅包的醫務工作者對于微信紅包需24小時系統自動退回后截屏登記,對于支付寶轉賬需退回轉賬后截屏登記,登記后由網格員匯總上報紀檢監察室。此外,網格員還不斷加強日常細節監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