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斯曼·吾木爾,司馬義·阿布力米提
(1.新疆社會科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2.新疆工業經濟和信息化研究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新疆是連接我國與亞歐的重要腹地,橫貫東西的交通大動脈,歐亞的北、中、南三條道路均在此匯聚,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全境通過、全面覆蓋、全線連通的核心區域,已具備建設國際物流中心的有利條件[1]。隨著對口援疆戰略和“一帶一路”戰略的穩步推行,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業發展將會獲取更多的政策傾向,形成區域性經濟中樞,獨特的地緣、資源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國內一些優秀冷鏈物流企業紛紛入駐新疆,同時疆內新型的冷鏈物流企業快速成長,傳統的倉儲、運輸等企業也加快向現代化企業的轉型,形成了多元化的冷鏈物流服務群體,為農產品冷鏈物流業發展創造了更好的發展機遇。
現有研究中,有學者從政策支持、基礎條件完善、需求擴大等方面闡述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機遇問題。朱超才(2016)[2]認為國家對冷鏈物流的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強、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穩步推行、農產品生產規模的擴大,將會為安徽省農產品冷鏈物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王忠偉(2014)[3]從農產品冷鏈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支持、需求規模擴大、基礎設施完善等方面討論湖南農產品冷鏈綠色物流發展機遇問題,認為國家頒發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和《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計劃》,在政策上加大了對冷鏈物流的支持和引導。與此同時,湖南省不斷加大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投入力度,逐步提升農產品冷凍、冷藏和冷鏈運輸能力,冷鏈物流需求也增加,市場前景廣闊。
也有學者運用各種實證分析法,從國家、區域及企業層面評價冷鏈物流業發展潛力及情況。王家旭(2013)[4]運用Malmquist指數和數據包絡法對我國農產品冷鏈流通體系進行評價,研究得知我國農產品冷鏈流通體系總體運行效率不高,東部、中部地區與西部的差距較大,管理方式和技術因素是影響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的關鍵要素。李玉萍等(2017)[5]基于FAHP方法對山西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綜合評價,研究發現山西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水平相對較落后,總體水平較差。李遠遠(2015)[6]針對廣西某個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績效評價,研究發現其學習與成長、內部流程層面的水平一般,但客服和財務層面運行情況較好。從以上研究成果中可以總結出:現有研究對象中,多數文獻側重于東部和中部地區,而西部地區尤其是以新疆為研究對象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相關研究較為欠缺。本文將彌補這種缺陷,為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戰略實施中加快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新疆冷鏈物流產業以水果和海鮮冷藏保鮮為重點,結合自治區物流業的發展布局,在產區和銷區布局建設了一批物流園區。目前,全區億元以上交易市場數量達89個,其中九鼎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華凌綜合批發市場、北園春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等已成為輻射全疆乃至中亞地區的集散、交易和配送中心。烏拉泊國際物流基地、哈密城北物流園、吐魯番交河國際物流港等大型綜合物流園區已投入運營,大大提升了新疆冷鏈物流配送能力。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喀什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霍爾果斯綜合保稅區即將封關運行,烏魯木齊綜合保稅區正式開工建設,使國際物流節點設施更加完善,從而有力帶動了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的改善。
新疆高度重視水果和海鮮品流通,不斷加大冷藏保鮮庫和物流通道建設,建設綠色通道,積極構建農產品外銷平臺,推動冷鏈物流進入新的發展階段[7]。全疆通過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政策配套和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建成了烏魯木齊、哈密、庫爾勒、喀什、阿克蘇、伊寧(霍爾果斯)6個物流樞紐城市及區域性配送中心,優先培育了烏魯木齊、喀什、伊寧、哈密四個物流示范試點城市。以交通樞紐城市和重點邊境口岸為依托的物流園區建設也在積極推進,形成了具有一定產業集群和輻射優勢的配送中心。
2016年,新疆冷藏、冷凍庫容量約達210萬t左右,全疆189個農產品批發市場中有68個建設了配套冷庫。新疆冷鏈物流企業有9家,其中一家入選了全國百強冷鏈物流業企業名單,物流企業自有車輛150輛,冷庫容量超過31萬t。如海鴻國際投資建設的食品冷鏈配送中心,引進了國際一流的制冷技術和設備,建立了倉儲、包裝、運輸為一體的監控和追溯系統,有效提高了生鮮食品物流配送效率。昌吉裕鼎、德盛園等農業專業合作社,采用“基地+冷庫+冷運”的全程冷鏈運輸模式,大大提高了鮮食葡萄的外運效率。
新疆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中心樞紐,是我國面積最大、邊境線最長、鄰國最多的省區,現擁有15個一類陸路開放口岸和2個航空口岸,建有聯通亞歐大陸的鐵路(高鐵)、公路、航空、管道立體綜合交通運輸網絡,疆內疆外互聯互通便捷高效,與中亞各國發展經濟合作具有明顯的地緣優勢[1]。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新疆核心區建設動脈在于交通,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必須先行。隨著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戰略的實施,必然匯聚更多的交通、商貿、金融等資源,從而使新疆獨特的地緣優勢、資源優勢得以充分發揮,以公路為基礎,以鐵路為骨干,以航空協調發展的綜合運輸網絡為依托,以國際物流為發展方向的現代物流體系,建設覆蓋中亞和內地兄弟省市、功能齊全的物流信息網絡,布局輻射能力強的現代物流國際樞紐,大力推進連鎖經營、配送、代理聯運等現代物流方式發展,完善區域性國際營銷網絡,使新疆成為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和現代物流大通道,全面提升物流業的競爭力,使農產品冷鏈物流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8]。
第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國家各部委和19個省(市)對口援疆為新疆發展帶來智力、資金、技術等各項支持。隨著對口援疆工作的不斷深入,經濟援疆、文化援疆、教育援疆、科技援疆、干部人才援疆、衛生援疆等支援新疆的工作格局不斷完善,將促使受援地區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同時,產業扶貧和農業援疆是重大的民心工程,農業援疆將著力加大對新疆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和農牧業改革創新、農業科技和人才、農業綠色發展的支持力度,有利于提升農產品加工能力和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從而促進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業再上新臺階。2016年6月8日,根據《財政部商務部關于中央財政支持冷鏈物流發展的工作通知》(財建〔2016〕318號)要求,新疆等10個省市獲數億元中央財政支持,可更好地發展新疆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新疆也同步編制了《新疆物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商貿物流中心規劃》和《新疆商貿物流十三五發展規劃》,從而統領全疆物流產業的發展布局,還將出臺一系列推動區域物流發展的實質性措施,農產品冷鏈物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環境,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重要戰略窗口期。
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將建成區域性的國際經濟貿易和金融中心,形成一個商品、資本、技術和勞務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經濟區域中樞,由此推動經濟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引領區域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農產品電商正逐漸成為政府和企業關注的熱點。農產品電商的迅猛發展以及冷藏食品消費量不斷增加,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一線電商陸續進入生鮮市場,為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也提供了更大的空間。據《新疆網商發展調研報告-2016》顯示,截止2016年9月,新疆網商425家,其中76.56%的網商開展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網商銷售農產品占比達61.28%[9]。2015年,全疆7個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農村網購額達7 191萬元,同比增長45.8%,農產品網銷額超過2.3億元,同比增長48%[10]。
主成分分析是利用降維的思想,將多指標轉化為幾個綜合主成分指標,這些新的綜合主成分方差依次遞減順序排列,最后給予總評價分的方法。即數學模型與計算步驟如下:
4.1.1 主成分分析法的數學模型。假設原始變量是x1,x2,…,xn,其相關系數矩陣為R,λ1,λ2,…,λp為其特征值,e1,e2,…,ep為其標準化正交特征向量,則第i個主成分為yi=e1ix2+e2ix2+…+epixp,i=1,2,…,p是原始變量的線性組合,它們互不相關。所有主成分的計算公式為:

4.1.2 主成分分析法的計算步驟
將求得的權數帶入標準化后的數據中:yik=xik×ωk。
(3)求特征方程。對應于協方差矩陣R,用雅可比方法計算特征方程(|R-λI|=0)的P個非負特征值λ1>λ2>…λp≥0,對應于特征值λi的相應的特征向量為:
C(i)= (C1(i),C2(i),…,Cp(i)) (i=1,2,…,p)構造新的因子:

把第i個樣本的yk數值代入式中,得因子分值z1i,z2i,…,zpi。
(4)選擇m(m<p)個主分量。計算前面m個主分量z1i,z2i,…,zmi(m<p)的方差和占全部總方差的比例:

如果a接近于1(a≥0.85),選取前m個因子,因子數目將由p個減少為m個,起到了篩選因子的作用。
(5)計算得分。第i個樣本的得分值為:,式中,zki為因子分值;bi為第i個特征值占全體特征值的比例,。
(6)根據各指標得分進行排序,得到總評價結果。
衡量冷鏈物流業發展潛力的指標應根據科學性、代表性、可比性、系統性、獲取性的原則選取。現有研究中,對區域物流業綜合評價體系構建的研究成果較為豐富,為本文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及思路,代表性的有:趙英霞(2010)[11]在分析供應鏈視角下的農產品物流發展研究農產品物流評價時,構建包括農產品物流發展的外部環境、農產品物流內部流程、農產品物流總體效益等的3個一級指標,21個二級指標的指標體系。趙達薇(2013)[12]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構建運輸能力、倉庫能力、客戶服務能力、配送能力及信息化水平能力等5個一級指標和21個二級指標,評價黑龍江省冷鏈物流企業冷鏈物流服務能力情況。羅海燕(2013)[13]運用模糊層次分析法,構建資源要素、需求狀況、物流運行效果及物流組織效率等4個準則層的13一級指標和35個二級指標,對甘肅省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做評價研究。
基于對文獻的分析,新疆冷鏈物流業發展潛力評價中,共選取3個一級指標和18個二級指標,具體見表1。
4.3.1 對指標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由于各評價指標所代表的實際含義不同,存在著量綱上的差異,因此在冷鏈物流業發展潛力主成分分析之前,應先對指標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標準化處理結果見表2。
4.3.2 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選取主成分。在評價分析中,特征根大于1作為標準,選取4個主成分,4個主成分的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94.78%,可以基本反映全部指標所有的信息。因此提取前4個主成分F1、F2、F3、F4作為評價新疆冷鏈物流業發展潛力的變量。具體見表3。

表1 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潛力評價體系

表2 指標標準化處理列表

表3 總方差分解表
由主成分得分矩陣寫出的主成分表達式為:
F1=0.89X11+0.85X12+0.90X13+0.91X14+0.84X15+0.46X16+0.91X17+0.94X18+0.26X19+0.53X110+0.86X21+0.92X22-0.71X23+0.87X24+0.46X31+0.13X32+0.95X33-0.07X34
F2=0.41X11-0.40X12-0.32X13-0.09X14-0.23X15+0.57X16-0.00X17+0.05X18+0.90X19+0.41X110+0.35X21-0.92X22+0.52X23-0.87X24+0.18X31+0.94X32+0.13X33+0.78X34
F3=-0.04X11+0.15X12-0.24X13+0.01X14+0.04X15-0.38X16-0.07X17-0.12X18+0.22X19+0.72X110-0.04X21-0.02X22+0.37X23+0.07X24+0.82X31-0.15X32-0.17X33-0.48X34
F4=0.01X11-0.19X12-0.09X13-0.31X14+0.46X15+0.31X16+0.41X17+0.32X18+0.13X19-0.10X110-0.24X21-0.28X22+0.16X23+0.13X24+0.00X31-0.15X32-0.21X33-0.13X34
4.3.3 求總評價分。方差的貢獻率反映了各主成分的重要程度,因此,以方差的貢獻率作為主成分權重進行綜合評價,即模型為:
Y=0.56F1+0.21F2+0.12F3+0.05F4
代入前四個主成分得分的數據,新疆冷鏈物流發展潛力評價結果見表4。

表4 新疆冷鏈物流業發展潛力評價表
由表4新疆冷鏈物流發展潛力評價結果中可以看出,新疆冷鏈物流增長潛力較大,且呈現出逐年增強的趨勢,物流潛力評價指數由2010年的-0.53增加到2016年的1.02,尤其是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中明確提出,立足區位優勢,以通道樞紐建設為依托,把新疆建設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以來,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潛力評價指數由0.48增加到1.02,冷鏈物流業發展潛力激增。研究結果符合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業發展的產業基礎、資源優勢較為突出,經濟總量較大,交通設施不斷完善,形成了一個樞紐的雙向“扁形”交通格局。新疆應加快形成面向周邊國家和國內兄弟省市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網絡、物流體系,建設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發揮國內最大的國際陸路交通運輸省區的冷鏈物流發展的優勢條件。
充分發揮烏魯木齊市農產品集散優勢,增強烏魯木齊市的凝聚力、輻射力和帶動力,形成烏昌吐城市群,構建功能互補、協調發展的環烏魯木齊冷鏈物流核心圈;充分發揮巴州、石河子、昌吉等地豬禽等產業優勢,以及伊犁、吐魯番、哈密、巴州、塔城、阿勒泰等地的牛羊產業優勢,形成一批畜禽產品冷鏈物流基地;依托霍爾果斯、伊爾克什坦、吉木乃、都拉塔、阿拉山口、巴克圖等重點口岸,重點面向新亞歐大陸橋,打造國際冷鏈物流前沿基地,引導外向型產業集聚[14]。
充分發揮烏魯木齊市一級流通節點城市區域性農產品集散中心功能,結合“智慧城市”建設,完善云計算、物聯網等智慧基礎平臺,統一規劃建設規模大、起點高、輻射能力強的一批大型跨區域農產品冷鏈物流集散市場、綜合性加工配送中心;依托吐魯番葡萄干交易集散地優勢,建設國際干果批發交易中心;將克拉瑪依、石河子建成北疆地區重要的區域性農產品交易中心,提高伊寧對伊犁河谷地區的輻射能力和運力支持,依托哈密農產品檢驗檢測系統建設農產品出入疆關口。
以提高配送率為宗旨,結合各地州市城市發展戰略和規劃,整合已有的倉儲、運輸等物流基礎設施,在社區及商業服務網點布局、道路設計、居民區選址等方面充分考慮城市配送問題,實現居民居住區、商貿服務網點與城市配送的有效銜接。進一步完善城鄉一體化物流配送服務體系,推進面向鄉鎮、團場、農村的配送中心規劃建設,發展新疆鄉村日用農產品、生產資料和消費品的冷鏈物流配送服務。
著力推進“互聯網+智慧農業”,在京東、淘寶、蘇寧設立新疆特產館,并通過數據化可追溯服務的線上“私人訂制”,滿足消費者體驗需求;通過電子商務、直銷配送、農超對接等新型營銷模式,完善“線上+線下”的營銷模式,打通新疆農產品運銷“綠色通道”;選出一批涵蓋物流與農業的產業項目,通過聯動雙方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推動涉農企業物流業務外包和物流企業整體服務能力提升,促進農業和物流業的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
[1]孫久文,高志剛.絲綢之路經濟帶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5.
[2]朱超才.促進安徽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的思路和對策[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1):780-784.
[3]王忠偉,趙芳妮.湖南農產品冷鏈綠色物流發展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4,(3):142-143.
[4]王家旭.我國農產品流通體系效率評價與優化路徑[D].哈爾濱:哈爾濱商業大學,2013.
[5]刺美香,李玉萍.基于FAHP的山西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綜合評價[J].山西農業科學,2017,(8):1 349-1 352.
[6]李遠遠,李志浩,劉禮帥.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績效綜合評價研究[J].南方農業學報,2015,(7):1 329-1 334.
[7]張麗君.絲綢之路經濟帶構建與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5.
[8]陳兵.2016年新疆網商發展調研報告[EB/OL].http://www.xjxnw.gov.cn/c/2016-12-13/1072902.shtml,2016-12-13.
[9]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商務廳.2015年新疆電子商務發展報告[EB/OL].http://new.iyaxin.com/content/2016-07/05/content_10095692_3,htm,2016-07-05.
[10]黃濤.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業發展探析[J].新疆財經,2016,(2):54-59.
[11]趙英霞.供應鏈視角下的農產品物流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10.
[12]趙達薇,劉喬,劉靜.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能力評價研究[J].管理現代化,2013,(1):46-48.
[13]羅海燕.甘肅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系統評價研究[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3,(5):59-63.
[1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商務廳.新疆商貿物流業發展規劃(2015-2020)[EB/OL].http://www.xjftec.gov.cn/tzgg/201603/t20160325_129727.html,2016-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