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英
政治生態是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生成的基礎,關乎黨的生命,關乎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政治生態好,人心就順、正氣就足。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尊崇黨章,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自覺抵制商品交換原則對黨內生活的侵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1.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的基礎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黨內政治生活是鍛煉黨性、提高思想覺悟的熔爐。如果爐子長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卻沒有足夠的溫度,那是煉不出鋼來的。構造山清水秀的黨內政治生態,必須遵守“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民主集中制、嚴明黨的紀律”等黨內政治生活基本規范,讓制度真正起作用。黨內政治生活的基本功能,就是要在黨員隊伍中播撒崇高理想的種子,激發艱苦奮斗的精神,消除各種錯誤思想的影響,保持和弘揚良好的黨風,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一段時期內,一些地方和部門黨內政治生活這個大熔爐的火候還不夠,沒有發揮應有作用。一些黨員干部在黨內政治生活中原則性不強、紀律觀念淡薄,變批評為吹捧、變自我批評為自我表揚,導致黨內政治生活庸俗化、隨意化、平淡化,嚴重侵蝕了政治生態。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就必須圍繞堅持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群眾路線,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不斷提高黨內政治生活質量和水平。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引導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強黨的意識、黨員意識、宗旨意識,堅守真理、堅守正道、堅守原則、堅守規矩,做到以信念、人格、實干立身。要推動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化、經常化、規范化,為凈化政治生態營造好的“氣候”環境。黨的組織生活正常了、健康了,就能起到“除塵”“過濾”作用,就能及時阻隔不良風氣的侵蝕。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銳利武器,開展批評時既要有紅紅臉、出出汗的嚴肅,又要有加加油、鼓鼓勁的真誠,既敢于自我揭短亮丑,又真誠幫助同志修正錯誤。
2.嚴厲懲治黨內腐敗是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的重要前提。嚴懲腐敗分子才能保持政治生態山清水秀。只有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形成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依紀依法嚴懲腐敗的強大威懾,才能使每位共產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有清正廉潔的自覺行動,才能營造出良好的政治生態。如果腐敗現象滋生蔓延,腐敗分子為所欲為,良好政治生態就無從談起。反腐敗斗爭的一個重要出發點,就是要形成政治威懾力,從根本上改變不良政治風氣、積極優化政治生態,不斷增強黨的戰斗力和生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把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始終保持反腐敗的高壓態勢,始終以零容忍的態度、猛藥去疴的決心、刮骨療毒的勇氣、嚴厲懲處的尺度推進反腐敗斗爭,特別是查處了一批嚴重違紀違法案件,下大氣力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清除各類“污染源”,剜除了破壞政治生態的惡性毒瘤,讓黨風為之一新、民心為之一振,政治生態得到有效凈化。
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要始終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不放松,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不變、猛藥去疴的決心不減、刮骨療毒的勇氣不泄、嚴厲懲處的尺度不松,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防止黨內形成利益集團。要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不論什么人、職務有多高,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使領導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要以規范權力運行為核心,切實加強制度建設,著力構建科學的權力運行體系,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要堅持“一案雙查”,通過嚴厲懲治和追究問責,形成強大震懾,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只有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深化標本兼治,保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歷史周期率,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3.確立正確用人導向是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的關鍵環節。“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其身”。如何選人用人,歷來是反映政治生態的風向標,是檢驗政治生態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選什么人就是風向標,就有什么樣的干部作風,乃至就有什么樣的黨風。”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匡正選人用人風氣,突出政治標準,提拔重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全面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只有真正讓忠誠干凈擔當的好干部得到重用,以良幣驅逐劣幣,將那些陽奉陰違、阿諛奉迎、弄虛作假、不干實事、好大喜功、排斥異己、拉幫結派、會跑會要的干部嚴肅懲戒、清除出干部隊伍,嚴把政治關、品行關、作風關、廉政關、能力關,把真正的好干部選出來、用起來,使我們的黨群賢畢至,見賢思齊,以用人環境的風清氣正促成政治生態的山清水秀。
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必須把匡正選人用人導向作為重要著力點,嚴格標準、健全制度、完善政策、規范程序,使選出來的干部組織放心、群眾滿意、干部服氣,以用人環境的風清氣正促進政治生態的山清水秀。要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事業為上、公道正派,堅持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切實把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盡快培養起來、及時發現出來、合理使用起來,做到公道對待干部、公平評價干部、公正使用干部。干部是黨的寶貴財富,必須既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又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真誠關愛,鼓勵干部干事創業、大膽作為。要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別是改革創新中的失誤。
4.加強權力監督制約是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的核心內容。凈化政治生態必須扎緊關住權力的制度籠子,根治“權力任性”。健全權力監督制約機制,可以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重要保證。但我國現行權力監督體系還不夠健全,部分領導干部滋生濫用行政權力、貪污受賄、生活作風腐化等違法亂紀行為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根治“權力任性”必須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真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要完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形成有權必有責、用權必擔責、濫權必追責的制度安排。實行權力清單制度,公開權力運行過程和結果,健全不當用權問責機制,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要加強對領導干部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做到領導干部權力行使到哪里,活動延伸到哪里,監督就跟隨到哪里,使領導干部無論職位有多高、權力多大,都能置身于黨和人民的監督之中。要強化黨內監督,做好監督體系頂層設計,把黨委的監督和紀委的監督有效結合起來,把上級對下級、同級之間以及下級對上級的監督充分調動起來,并充分發揮巡視監督的作用。要整合各類監督主體的力量,按照各司其職、協調溝通、緊密配合、嚴謹周密的原則,把黨內監督同國家監察、群眾監督結合起來,同法律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民主監督、輿論監督等協調起來,充分發揮監督體系的綜合優勢和整體效應,形成監督合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構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作者: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李艷玲 高天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