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成東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一個系統工程,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必須建立在整體優化的基礎上。上課時,教師應盡可能多地使用抑揚頓挫、語調豐富、風趣幽默、充滿誘因或懸念的語言,并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為學生創造開放寬松的教學環境。
關鍵詞:學習興趣;英語情境;參與意識
課堂是教育教學實施的主要陣地,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主要靠課堂教學實現。所以,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成為提高小學質量的關鍵所在。英語這門課對小學生來說具有新鮮感,學生的求知欲很強,可塑性很高,只要教師肯動腦筋,不斷采用直觀教具進行教學,就能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促使學生眼看、耳聽、口說,加深他們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促使他們產生學習動機,課堂環境左右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動力。在新課改背景下,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一個系統工程,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必須建立在整體優化的基礎上?,F實中課時緊、容量大,給英語教學帶來較大的阻力,這些阻力促使我們對怎樣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有了更多的思考。就如何進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我談談自己的思考。
一、豐富多彩的導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復習導入式:在以傳授新知識為主的課堂教學中,應先安排三五分鐘的口語復習時間,采取多種問答形式,針對實際情況進行問答。如“can I borrow your...”這一課,教師可以拿出一個鉛筆盒,舉起鉛筆問:“Whats this in English?”用這一句型復習一些表示“學習用品”的單詞,可以由個別學生回答,也可以學生集體回答。然后問學生,假如我上課忘帶了文具盒,你們應該怎么說,從而引出本課學習的重點句型:“Can I borrow your...”“Certainly.here you are.”在問答過程中,能使學生情緒緊張而興奮,迅速進入角色,沉浸在濃厚的英語氛圍中,做到既活躍課堂,練習自己的口語,又幫助別的同學復習舊的知識,同時蘊藏著新知識的支撐點,可謂一舉多得。
2.圖畫式:課堂圖畫主要包括掛圖、剪貼畫、簡筆畫、幻燈圖片等。兒童的抽象思維比較差,所以使用圖畫可以幫助兒童理解抽象的東西。這種導入式可以達到直觀教學的效果,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使他們更快地進入角色,融入課堂。如講“There is a house in the picture.Behind the house there is a tree.In the tree there is a bird...”,變化無窮的活動畫面隨著老師的講述、拼貼,一幅優美的圖畫就展現在學生的眼前,這種導入式不但容易將全班學生精神集中在一起,而且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3.游戲式:小學生都希望在課堂上教師能不斷帶給他們驚喜,單調的、平淡無奇的導入方式,引不起學生的注意。針對小學生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先組織學生做游戲,再導入對新授知識的學習,易于讓小學生接受。教師要盡可能地讓小學生的多項感官協調起來,以培養他們積極的學習態度。如在“numbers”一課中,老師帶來一個彩色的魔方,一上課,就對學生說:“lets play a game today.who is lucky?”由一個學生預先說出一種顏色,另外一個同學指出所說的顏色,并且數一數這種顏色的方塊一共有幾個?分成幾組來做,哪一組準確率高,哪一組就是最幸運的人。學生立即歡呼雀躍“all right”,不愛表現的學生也紛紛舉起小手。
二、創設英語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現代心理學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成功不僅取決于智商,還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制約與影響。因此,在英語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學生智力因素的培養,還要重視學生學習動機、興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從而真正確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意識。小學生有著愛說愛鬧的孩子氣,他們無所顧忌、敢想敢說、好動、求新求異的愿望強烈。因此,我們必須因勢利導,不要為了盲目追求課堂紀律而打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課時,教師應盡可能多地使用抑揚頓挫、語調豐富、風趣幽默、充滿誘因或懸念的語言,并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給學生創造開放寬松的教學環境。
三、創設開放的課堂,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為了適應學習內容的靈活性,把英語課堂變成開放民主的交流現場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師生間關系平等、民主、合作,有利于學生的主動參與,使課堂更自由開放、更富有情境性。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就要經常用肯定性和激勵性評價方式激勵學生。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同理,好學生也是夸出來的。對于學生的表現,注意發現他們的優點,并及時傳達給學生。教會話時,可競賽誰對話正確、流利,競賽哪個組哪個同學先背出來。這樣競賽項目一出來,學生的熱情高漲,學習自覺性加強,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四、巧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現代化教學手段包括對錄音機、幻燈機、投影儀、掃描儀、多媒體等電教設備的應用。利用現代教學手段中的圖片、文字、聲音、色彩、動畫等,可以充分發揮聲、電、光、影、形、色等多元素的功能,使英語教學突出形象性,注重感染力,把抽象、枯燥的單詞、短語、語法知識轉化成生動活潑的文字、圖像、視頻,使動畫與視聽相結合,讓學生的聽覺、視覺同時得到刺激,多角度、全方位地豐富學生的感知,使學生視聽并舉,身心投入,左右腦并用,感覺得以引發、強化,對學生思維的訓練更趨靈活、全面、立體。特別是由生動多變的畫面、開心啟智的音樂創設的教學情境,增強教學內容的形象性和動態感,使學生耳、目、口、心各種感官得以激發,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索與創造的過程。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只有在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很好地進行統一的前提下,根據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英語課程自身的特點和要求,大力改革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切實保證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運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