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羽
【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今天,各類企業層出不窮,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舊的管理機制已經不能與新時期的企業發展方向相適應,各種問題層出不窮,給給企業帶來了不必要的人力資源浪費和經濟損失。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這就意味著許多企業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手段,進行管理機制的變革與創新。
【關鍵詞】管理機制;變革;創新
一、企業管理機制變革創新的概況和前提
企業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人力資源,財務,物資。企業管理機制的變革創新主要是三個方面的變革創新,在變革創新的過程中,企業應該遵循三要素的管理規則,尋找最佳的管理方法,讓觸及知識盲區的管理人員逐漸適應新型的管理方式,并升級傳統的管理方法。所謂企業管理創新,主要是企業管理理念創新,企業管理模式創新,企業管理效應創新。這三點必須遵循“創造”和“創新”的規則,必須具有創新性,先進性和發展價值。
二、企業管理機制現狀
(一)管理觀念保守
現在很多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依舊采取舊的管理體制,不愿意順應時代的潮流進行變革。一直老的管理機制不能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經濟,使得企業落后甚至被淘汰。在長期的創業過程中,一些領導者憑借自己的直覺對企業進行管理,不懂得尋找新方法變革管理機制,觀念落后,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
(二)管理手段方法落后
雖然不少企業的管理已經有現代管理的理念,但是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并沒有緊跟時代發展的需要,有些企業沒有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組織結構和員工招聘中存在感知和經驗主義思想,使企業資源配置不合理,特別是在工人問題上,強調工作量和工作時間,忽視工作本身的質量和效果。此外,部門之間的責任分配不合理或不明確,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增加了公司的生產成本,浪費了企業的成本和資產,不僅沒在銷售中使用A / P市場價格分析,也沒有在公司內外進行SWOT分析。
(三)創新能力差
企業管理創新的第一階段可以建立在其他企業的創新模式之上,從模仿其他人,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先進管理模式開始,但最終需要獨立創新,與之合作。研究所、研究型大學和企業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將生產、研究和研究的路徑結合起來,引進管理人才,提高企業管理的創新能力,但大多數企業只處于模仿階段,管理能力不強,而且創新意識也很糟糕。此外,許多業務經理素質低,企業管理的方法相對落后,管理機制混亂,沒有合理的監控系統;企業文化的發展仍然滯后[2]。
三、企業管理機制變革與創新的意義
(一)增加企業的利潤
高效的企業管理機制可以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在相同的企業資源條件下,與傳統的保守管理機制相比,管理機制的變革與創新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加速資金周轉,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企業管理機制的創新與變革直接與企業未來的發展相關。先進管理機制的應用可以使企業的資源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分配和利用,提高生產、組織和銷售的效率。從企業的未來發展來看,換句話說,它可以客觀地反應企業未來十幾年的收益。所以,不論是從企業發展還是企業目前的經營來說,從任何角度看,管理機制的創新和變革都可以增加企業的利潤,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有助于適應市場的要求
企業的管理機制變革和創新效應最終要適應當時的市場,有效地組織當時市場所需產品的生產。但是,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獨特的消費特征。企業只有適應時代潮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積極地在管理層面上改革管理機制和戰略,不斷適應時代發展的步伐,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不敗的地位,取得自己的優勢。若是一味地故步自封,必將導致企業的停滯不前甚至破產,管理落后更可能加速經濟水平的下降。
(三)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在一個企業中,員工是企業的關鍵和基礎,員工的結構與企業的發展密切相關。人才是推動企業進步、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未來的發展中,加快人才的培養和對專業人才的籠絡是在當前激烈競爭中取得優勢的關鍵因素。優秀的人才素質是提高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保證,也是確保企業產品質量和人力調配合理性的重要因素。企業的發展需要專業人才的控制和預測。企業的發展趨勢、開發和檢驗產品的過程中需要新技術。同時,員工的積極性是員工才能的重要基礎。高效合理的管理機制體系是讓員工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觀和才能的前提。[3]
四、企業管理機制變革與創新的方法
當今時代,伴隨著高速發展的經濟和日新月異的生產水平,讓企業不得不降低生產成不來滿足日益增長的生產需求,在激烈的競爭中謀求不敗地位。因此,企業必須改變傳統的管理機制,結合自身的發展狀況,不斷改革創新,企業管理機制的變革與創新有以下幾點方法
(一)思想管理層面人才機制的創新
企業管理機制變革創新過程中的問題之一是管理觀念的陳舊,我們就要以培養管理人員的新型管理理念為手段,重視管理人員對管理變革的認識。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完成工作以外,上層管理者也要適當組織員工進行知識的培訓,培養大量具備現代信息化知識和管理知識的人才。另外,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管理人員對管理變革的認知程度,動員管理人員,提高積極性和主動性,當然,不僅僅是對管理層的宣傳教育,也要提高對普通員工的思想認識,只有這樣,才能讓管理更加協調,讓上層管理的方法和措施更能實施下去。在此基礎上根據不同工作崗位的不同特點和獨特的管理情況,詳細制定不同的管理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能培訓,使管理人員的工作更加輕松。
(二)管理方法與手段的創新
企業要想實現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的創新,首先是要運用新型的管理手段,針對企業目前的狀況,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企業就如同一個家庭,每一個員工都是影響家庭發展的因素,因此在日常的關系處理中,必須做到公平公正,營造和諧的企業環境。在此基礎上,企業立足市場的需求,制定包括用人制度、信息管理制度、產品銷售制度等進行企業內部管理機制的變革。同時要組織員工參加培訓,提高員工的工作技能和處事能力,企業也要設立相應的獎懲機制,對員工形成鞭策和鼓勵。
(三)自主管理能力的創新
自主管理能力是決定企業是否有屬于自身競爭力和生存力的重要能力,自主管理能力的創新主要是指企業采取自主管理的思維,采用合理科學的方法配置企業內部資源,提高企業的組織能力。將市場需求與公司自身發展聯系起來,合理組織公司員工,制定合理的組織管理制度,提高公司現有資源的利用率,讓公司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更大的價值,以此來增加公司利潤。同時,企業管理者結合企業發展戰略,預測未來發展趨勢,按時收集市場數據通,過有效的組織分析,分析和規范,根據時下市場情勢與未來發展趨勢,及時調整企業發展方向[3]。
(四)建立嚴格的監督體制
為了確保企業管理機制的不斷優化,在日常的管理中必須建立嚴格的監督體制。現在的企業管理機制中依舊存在很多漏洞,需要嚴格把控才能做到更優更好,才能確保企業管理機制過程中的工作質量。這樣一來,在企業中設立相關的監督管理措施必不可少。我們國家起步晚,在企業管理方面大可以借鑒外國先進的管理經驗。監督管理的難度非常大,要求非常全面,適當的時候,企業可以聘請外企經驗豐富的人才,提升自身企業的競爭力。企業同時也應該對不同事務進行分配責任制,將具體責任分配到個人。各個部門承擔了不同程度的風險,那么就要求各個部門互相監督,加強以管理機制為核心的信息交流與合作,克服各方面的高難度挑戰。
五、總結
總之,企業管理機制的變革和創新是一項長遠而嚴峻的工程。它是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的結合。企業需要變革的不僅是管理方式,更是領導者的管理理念和思維。同時也是傳統的管理方式向現代管理方式的轉變。企業管理機制的變革和創新,極大程度上促進了企業管理的規范化,提高了日常工作的效率。這需要從員工到領導各個層面的參與,也需要部門之間的通力合作,相互協調,為企業可持續化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王寶強.淺談企業管理變革與創新[J].管理觀察,2013:44-48.
[2] 周作宇.變革與創新:社科管理的若干問題[J].科學中國人,2008:23-25.
[3] 陳棟.中國企業管理思維方式變革研究的突破與創新[J].科學創意期刊,201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