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廣東、四川、江西、云南、江蘇、浙江、湖南等多地相關部門陸續發布增設第三衛生間的計劃。有專家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中國“廁所革命”的進一步提升和升級。
“第三衛生間”又被稱為“家庭衛生間”,就是為了解決一部分特殊對象如廁不便的問題,包括女兒協助老父親、兒子協助老母親、母親協助小男孩、父親協助小女孩等情況。簡而言之,第三衛生間是在廁所中專門設置的、為行為障礙者或協助行動不能自理的親人(尤其是異性)使用的衛生間。因為“第三衛生間”并不是一項復雜工程,且投入不是很多,因此被很多景區和城市管理者明確定為2017年實現的剛性“小目標”。
解讀
最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體現在公共領域的人文理念正在悄然而又快速地向上提升,諸多彰顯人文關懷的“小目標”正在一步步實現。實際上,“中國夢”總體大目標的實現,也正是靠一個個小目標的完成來積累的;一個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也正是靠體現人文關懷的一個個“三衛小目標”的實施來奠定的。“第三衛生間”不只體現出公共衛生設施的人性化關愛,從某種意義上也是衡量一個景區、一座城市人文理念的一桿標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