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
【內容摘要】初中學生正處于年齡生長的特殊時期,為此,其行為特征一方面表現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另一方面,這種自控能力相對比較脆弱。為此,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環節,需要及時的做好鞏固工作,從而實現班級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此外,由于班主任工作是一項相對系統的、復雜的工作,而初中班主任要實現班級管理工作的目標要求,需要結合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以及社會發展的相關要求,實現新時期初中班級管理工作的高標準。
【關鍵詞】初中班級管理激勵方法
一、初中班級管理中主要問題表現
1.忽視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新時期以來,我國的科學技術以及現代化生產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隨著先進科技成果的不斷涌現,現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等成為時代的標志,其對于提高人們的物質文化水平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此關注理科教學,強調智力開發成為大多數國家,在發展自身教育環節做出的選擇。在這一環節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輕視德育工作的現象,其中,將德育工作作為教學工作的一種點綴,成為一些學校教育體系中客觀存在的問題。而德育工作關系到學校教育工作有效實施的關鍵內容,同時,也是班主任實現班級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
2.管理內容單一
在初中班主管理環節,一些教師存在著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過度重視,而忽略了一系列實現學生綜合發展的因素。首先表現為班主任管理工作方式的單一化,在長期的教育實踐探索環節班主任教育學生的方法與教育質量、以及教育成果密切相關。而單一化的管理方式則出現事倍功半的狀況。例如,一些班主任在加強班級紀律管理環節,對于一些紀律差的學生進行特殊處理,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對這些學生的自尊心造成極大的傷害,從而加重對班主任工作的敵視心理,進而嚴重擾亂課堂紀律。而此時,激勵教育方法的應用,能夠在最大化激發學生內在動力的基礎上,實現對團結班級、和諧班級、以及進取班集建設目標。
二、激勵方法對于實現班級管理的重要性
1.榮辱激勵的重要性研究
由于初中生的集體榮譽感還處于比較薄弱的時期,而此時班主任在實施管理工作中,需要積極應用多種方式,實現對學生集體意識的強化。其中,對集體活動的積極開展能夠使得學生形成相互合作的意識,并在相互適應中感受共進共退以及共衰共榮的集體認同感。 為此,班主任要在學生中營造集體活動中必不可少的拼搏求實精神。例如,通過組織班級運動會,一方面積極動員學生參加;在另一方面,在體會體育精神的同時,使得學生形成互幫互助意識以及較強的集體榮譽感。
2.積極發揮榜樣激勵的重要性
我們經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蓖瑯樱诔踔邪嗉壒芾砘顒又?,班主任要積極發揮榜樣示范作用。榜樣即為典型,其可以分為先進榜樣以及落后榜樣。因此,在管理活動中,班主任要實現先進典型榜樣激勵學生作用的最大化,同時,還需要進一步實現利用落后榜樣現實對學生的反面教育。在這一環節中,利用成功激勵能夠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在對學生積極性最大化激發的基礎上,實現每一位學生的共同進步。例如,班主任通過設置“榜樣墻”對每一位表現優異的學生實行積極的鼓勵,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產生一種自豪感,從而繼往開來,實現奮發進取的目標。
3.認識情感激勵法的重要性
為實現初中班級管理活動的高效率,在開展班級管理活動時,教師還需要重視情感激勵的重要性。初中生處于心理發展的特殊時期,其年齡特點更需要教師傾注于較多的關心。而情感激勵作為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能夠實現激勵效果的最大化。在學習活動中,班主任不僅僅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同時更是班級管理活動的權威指導者,為此,在開展情感教育時,需要對其中的“度”合理把握。班主任在開展具體的班級管理中,需要有步驟、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實施情感激勵,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實現情感激勵方法重要性的積極發揮。例如,在布置班級活動中,強調班級文化環境的重要性。其中,加強對學生學習以及生活的關心,能夠促使學生形成學習生活的輕松感、愉快感、以及滿意感。此外,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情感鼓勵,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喚起學生對進一步搞好班級建設的強烈責任感,并在實現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上,實現師生之間的相互配合。此外,在初中班級管理方法研究環節,在強調精神激勵重要性的同時,還需要對物質獎勵足夠重視。
結語
在初中班級管理活動中,為實現班級管理工作的高效率,班主任必須要掌握好激勵方法,并根據初中生的年齡發展特征以及心理規律,開展對不同主體的教育管理工作。此外,通過對不同管理對象,采用不同的激勵方法有利于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 朱文瑞.談教育激勵理論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才智.2014(15) .
[2] 楊國東,趙秀麗.網絡環境下的“四個以”初中班級管理新模式[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5):56-57.
[3] 儲茂平.關于初中班級管理的幾點認識與做法[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2):284.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常陰沙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