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宏
(銅仁學院,貴州銅仁 554300)
鐵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為蘭科(Orchidaceae)石斛屬(Dendrobium)珍稀植物[1-3],《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4],位列中華九大仙草的首位[5],2010年版《中國藥典》稱其具有益胃生津、清熱滋陰等作用[6]。現代藥理學實驗證明,鐵皮石斛含有多糖、生物堿、氨基酸等成分,臨床上用來治療腫瘤、提高機體免疫能力等[7],應用廣泛。
鐵皮石斛主要分布于我國秦嶺和長江流域以南地區,生長在樹干或石縫中[8],靠側芽分蘗進行無性繁殖,有性繁殖主要依靠昆蟲傳粉,成功率極低。野生資源資源十分有限,加之市場價值高,造成了無限制的掠奪性采摘,野生資源瀕臨滅絕,已被我國列為2級保護植物[3]。為了有效保護鐵皮石斛的野生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國科技工作者進行了大量的人工授粉及組培快繁技術工作,實現了鐵皮石斛種苗的工廠化繁育。
本文從石斛花期(疏花)、花粉生活力、人工授粉、種子質量等4個方面介紹了鐵皮石斛結實特性,以及種子組培技術,旨在為鐵皮石斛種植和繁育工作提供參考。
何平榮等通過觀察丹霞地貌下鐵皮石斛的花芽、花蕾和花被片的發育特征,劃分為萌芽、現蕾、初花、盛花和枯萎等5個時期,時間分別為15~18d、20~25d、1~2d、8~12d和2~3d[9]。初花期少數在5月上旬,多數為6月上旬;盛花期一般集中6月中上旬,7月結束花期[10]。
疏花是一項典型的農藝措施,將開花密集枝條上的花朵摘除。鐵皮石斛授粉前摘除弱小、有蟲害的花朵,每個枝條一般保留3朵以下為宜,疏花可以降低營養損耗,便于操作[3],保證授粉后蒴果健康成長,提高種子質量。
鐵皮石斛為典型的唇型花,呈總狀花序,花苞片干膜質,呈卵形;花瓣與萼片黃綠色,長圓狀披針形,1枚異化為唇瓣,白色。雌雄蕊合體,雌蕊位于下方,雄蕊在上方,分為柱頭窩和藥室。花粉粒呈乳黃色水滴狀,共四粒,兩兩構成花粉塊,藥帽覆蓋于藥室上方[10-11]。
測定石斛花粉活力的常用方法有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過氧化物酶法和碘-碘化鉀染色法測定花粉活力。TTC染色法是將石斛的花粉染色[12],37℃黑暗環境下培養14h,100倍顯微鏡下觀察統計染色花粉數量。過氧化物酶法是配制取甲乙2種試劑,試劑甲是由聯苯胺、α-萘酚和碳酸鈉組成的乙醇溶液,試劑乙是過氧化氫水溶液,花粉上滴試劑甲和試劑乙各1滴,涂勻,壓片,3~4min后觀察和統計,呈紅色或玫瑰色為有活力花粉。李永清等認為不同品種石斛花粉染色時間不同,部分30min后變紅,大部分14h后效果較好,鐵皮石斛染色率在70%[12],朱波等認為有活力花粉在花蕾期的比例為29.4%,開花當天高達70.6%,7d后為31.9%,甚至花謝仍有活力[4]。
目前,鐵皮石斛采用的授粉方式一般分為自花授粉和異花授粉,后者根據花粉來源不同又可以分為3種,即同株異花授粉、異株授粉和種質間授粉。授粉時,先去掉母本唇瓣及藥帽內的花粉,用鑷子去掉父本的唇瓣,摘除藥帽后可看到4個黃色花粉團,將花粉團送到母本柱頭內,即完成人工授粉[13]。
3.1 人工授粉方式 自花授粉是指將花粉塊送到同一花朵的柱頭,同株異花授粉指將同一枝條一朵花的花粉送到另一朵花的柱頭,種質內異株授粉送到其他花朵柱頭,種質間授粉指不同種質間進行的人工授粉。一般2個星期后統計成功率和座果率。王聰等通過對46個不同種子資源的鐵皮石斛人工雜交授粉實驗的觀察,發現授粉成功率和座果率在不同種質間最高,自花授粉的最低[14]。李景蕻等認為異花授粉成功率顯著高于自花授粉,人工授粉顯著提高了授粉成功率[3]。朱波等對213朵花朵進行了人工雜交授粉,結實率為82.6%;對165朵花朵進行了人工自交,結實率為7.3%;溫室內自由授粉326朵花,野外觀察昆蟲傳粉156朵花,結實率均為0;認為人工授粉有助于提高鐵皮石斛授粉率[4]。
3.2 授粉時間 未完成授粉的花朵,2~3d就會枯萎凋落,而成功授粉的子房逐漸膨大,花瓣逐漸萎蔫,7d左右可以觀察到淺綠色果實的雛形,21d左右可以進行疏果處理,每個枝條上保留2~3個稍大的果實[3]。李景蕻等發現自花授粉在4d內均能結實,第3d結實率最高,達到30%,第5d為0;異花授粉在5d內均能結實,第3天結實率最高,可達到90%;無論是自花授粉還是異花授粉,最佳授粉時間均是開花后的第2~3天[3]。王懷青通過實驗也獲得了類似的結果,第3天異花授粉成功率為87.5%[13]。
3.3 授粉粘附助劑 使用粘附助劑可以提高鐵皮石斛人工輔助授粉的成功率,粘附助劑將花粉潤濕后,提高了授粉工具粘附花粉塊的能力,可以極大地大提高工作效率。何玉友等應用75%的酒精和水作為粘附助劑,授粉成功率分別為92.46%和90.11%[15]。
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鐵皮石斛種子為黃綠色,兩端具翅,長約0.2mm,直徑約0.04mm[11]。充分成熟的種子,在切開蒴果后呈粉末分散裝,而欠成熟的種子在切開蒴果后呈黏連的塊狀[16]。
不同部位花朵授粉是指花朵在鐵皮石斛枝條著生的位置,可以分為稍部(頂端)、中部和基部3個位置。王懷青在授粉30d后,發現稍部、中部和基部鐵皮石斛蒴果數量、重量差異不顯著,但是稍部數量較高,基部重量較高[13]。
李景蕻等指出種齡為60、90、120、150、180、210d的種子接入培養基均可以發芽,60d種齡的種子約需28d,90d種齡的約14d,120d種齡以上的約7d,且萌發率超過90%[3]。付傳明等指出,采用種子→原球莖→完整植株→移栽進行種子組培,可以實現鐵皮石斛種苗的工廠化繁殖[17]。
鐵皮石斛是我國傳統的藥用植物,歷史上由于地域和藥效的原因,藥用石斛的原植物種類較多,不同醫學典籍上記錄存在差異,但均為蘭科石斛屬植物,不同種類的石斛其有效成分存在差異,即使是同一種石斛,因產地的不同,品質也不同;而隨著市場對石斛需求量的增加,野生石斛資源被大量毀滅性的采掘,導致我國石斛種質資源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另外,隨著中藥材規范化生產的市場需求,規范鐵皮石斛種質資源和實現規模化生產成為現實。目前,鐵皮石斛已經實現了種質資源的規范,規劃化種植已經成為了現實,應用鐵皮石斛種子工廠化組培育苗已投入了實際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