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麗,張寶善,趙武奇,張清安
(陜西師范大學食品工程與營養科學學院,陜西西安 710119)
高等院校工科專業生產實習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畢業生產實習是大學生完成大學學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培養工科專業大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創新創造能力、管理與協作能力的重要實踐環節。大學生通過生產實習環節,一方面自身實踐能力得到較為全面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對今后所從事的專業領域工作有較為全面而深刻的認識,是由學校走向社會工作崗位的一個重要過渡。由此可見,生產實習環節的重要性。各高等院校都積極創造生產實習條件和提供平臺。目前,大學生畢業前的生產實習主要以企業實習為主,校內生產實習占少數,這2種實習途徑各有優勢。結合筆者近年來多次參與指導陜西師范大學食品工程專業本科生校企生產實習的經歷,談談校企生產實習存在的問題,并給出相應完善措施。
食品工程類專業涉及的理論知識廣泛,如化學、物理學、生物學、工程學等,同時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性專業。該專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食品科學的理論知識,還要求掌握食品工程專業技能[1]。生產實習是大學4年中最為全面的、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實踐教育。該生產實習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將專業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生產的能力,鍛煉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創新創造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通過生產實習,使學生完成從課堂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到實際生產的過渡。為了實現以上教學目標,國內各高等院校食品工程專業本科生生產實習主要采取食品企業和校內中試工廠實習2種途徑。二者各有優勢,同時也存在不足之處。
自恢復高考以來,我國工科專業大學生生產實習教學環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幾乎都是到企業中或野外實習,為期可長達1年多。校外生產實習即企業生產實習的優勢很明顯。企業擁有真實的生產設備和生產過程、熟練的技術操作人員、成熟的生產管理方法等,可以為學生創造最真實的實習條件;企業生產實習還能增強校企產學研合作和人才培養合作等。然而,近年來高校大學生企業生產實習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近年來,高校本科生到企業參加生產實習往往碰壁,愿意接收的企業有限[3],企業積極性不高。企業多是學校、院系或教師個人聯系,而學生生產實習帶給企業的利益非常有限[4],企業需要根據生產實習調整生產方案和人員配置,還承擔生產實習安全事故風險等,企業正常的生產或多或少受到影響。
學生到企業開展生產實習,企業為了減少培訓工作量,能讓學生熟練掌握好相應工種,企業多數偏向于將學生安排在某一生產崗位上實習一個工種,無法進行輪崗制,導致整個實習過程學生只能學到一種生產操作技能,不能較為全面熟悉地了解整個生產過程及操作。食品加工往往涉及到很多操作單元,如原料的前處理、加工、包裝、原料和物流管理等,而加工包括若干操作單元等。
國內食品生產企業多以民營企業為主,且多在郊區或縣、鄉鎮,就近原料生產地,廠區內生活設施不完善,給生產實習教師和學生提供的住宿條件有限,實習教師和學生大部分都是在周邊旅館住宿,導致住宿費占了實習經費的絕大部分。實習經費嚴重不足。
結合陜西省蘋果、獼猴桃等產業生產特點,一般10月份進入生產季節。為了與果品加工類企業生產計劃相一致,陜西師范大學食品工程專業生產實習連續4年都安排在大四第1個學期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而近年來參加考研升學的學生逐步增加,校外實習即企業實習給緊張的備考帶來諸多不便,學生難以安心進行生產實習,積極性不高,重視度不夠,生產實習效果不明顯。
生產實習指導教師在企業生產實習過程中參與度不高。一方面是企業本身有技術人員在相應的崗位上,無需企業外人員參與指導,且企業有部分技術工藝不方便公開透露給企業外人員,另一方面,雖然教師具有較深的理論知識和學術水平,但欠缺工程實踐能力和企業生產組織管理經驗,能給予學生生產實習指導有限。
校內開展生產實習的前提條件是具備生產實習的軟硬條件。陜西師范大學食品工程與營養科學學院中試工廠擁有果汁、面點、酸奶、純凈水、天然成分提取等多條生產線。一方面為了充分發揮中試工廠的作用,另一方面為了兼顧廣大考研升學學生的需求,食品學院于2016年和2017年在中試工廠開展畢業生產實習實踐教學。將學生分成多個生產實習小組,在每條生產線上為期1個星期的實習操作,讓學生在短暫的1個月多時間里能熟練食品工程領域的幾種典型食品加工操作技能、生產組織過程等。校內生產實習對指導教師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教師也擔負學生安全事故風險壓力。校內中試工廠畢竟是一個中試規模,與實際生產過程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校內生產實習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設備陳舊、缺少維護。校內中試工廠設備都是在建設初期購買和安裝的,不像企業那樣能及時更新換代,尤其是無法引進智能化生產線。學生無法感受到現代大型食品企業先進的、智能化生產過程。并且,校內生產線往往連貫性不好,導致部分工藝需要人工操作。校內中試工廠設備常年閑置,欠缺維護,使用過程中故障多。
(2)校內生產實習指導教師嚴重不足。國內食品工程專業教師普遍存在缺乏工程實踐經驗的問題,尤其是青年教師,從本科讀到博士畢業,直接進去大學工作,中間沒有過企業生產實習經歷。而參與實習指導的教師大部分是青年教師,這樣導致給學生的指導有限,且無法及時解決生產現場問題,尤其是排除設備故障。
(3)生產原料及產品去向管理不合理。校內生產實習,包括原料采購計劃及采購都由教師制定和完成,而教師畢竟缺乏原料管理和采購經驗,容易造成原料配備不齊全或過量導致浪費等。陜西師范大學食品學院沒有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生產實習產生的產品大部分分發給院內師生品嘗,也有不能直接食用的、暫存起來等情況。
企業與校內生產實習各存在優勢和不足之處。為了充分利用和發揮2種實習途徑的優勢,以及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可采取以下措施進行完善。
(1)企業實習以參觀為主,可安排在大二和大三學年,學生既能學習到企業先進的技術和裝備、了解企業生產工藝和基本管理組織制度,也可以為專業課程(如“食品加工機械與設備”“食品包裝學”“食品工藝學”等)的學習奠定基礎。
(2)對于具有生產實習硬條件的高校,一方面需要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教師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過硬的實踐能力[5];另外,可以在每年的生產實習期邀請或聘請相關企業的技術人員參與實習指導[6-7];再者,在實習期聯系企業到中試生產工廠開展中試生產,這樣學生可以更加真實地參與生產過程;最后,為了避免校內中試生產車間設備常年閑置,可積極聯系校企合作,或設備和場地外租,外租收入可作為中試車間日常運行和設備維護費、補充生產實習經費等。
(3)生產實習時間應作調整。陜西師范大學食品學院2016年和2017年參加考研升學學生約占總人數50%,為了避免生產實習與備考產生沖突,畢業生產實習教育環節可適當調整,可安排大四秋季學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
(4)根據陜西師范大學食品學院中試生產車間現有的幾條生產線,制定生產的產品(如酸奶、濃縮果汁、面點、濃縮速溶茶等) 要到達食品安全級別。由于學生在每條生產線實習1個星期,生產技術不嫻熟,產品與企業生產的銷售產品存在差異,但所得的這部分生產實習產品符合食品安全級別,可在校內、院內免費發放給師生品嘗,并收集反饋意見以便后續改進工藝和配方等,部分產品可作展示,起到宣傳本專業的作用。
生產實習是工科大學生教育的重要一環,是學生從課堂理論知識學習向實踐生產轉變的一步。校企生產實習教學改革最終是要充分發揮生產實習的教學作用,讓學生深入理解專業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了解今后所從事的專業工作性質及其在社會中發揮的作用,提高和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