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陳剛
本文以河南師范大學、新鄉學院、新鄉醫學院、河南科技學院、河南工學院為研究對象,通過現場訪談、問卷調查、數據統計、對比分析等方法,搜集到不同性別、不同年級、不同層次的大學生對課余體育鍛煉所持的態度、鍛煉中遇到的問題和阻礙、鍛煉的主要目的一手材料,并針對大學生目前體育鍛煉的情況給出相應建議。
通過調查和問卷數據分析,得到五個方面的主要結論。
(1)鍛煉頻率方面。新鄉市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一周鍛煉兩到五次和五次以上的比例分別是42.9%和28.9%,新鄉市大學生的課余體育鍛煉意識還很薄弱,大部分學生鍛煉的次數都在五至七次以下,這樣的現狀是不容樂觀的。
(2)鍛煉的目的方面。新鄉市大學生課余體育鍛煉的目的主要集中在健身和個人愛好上,占比分別為84.5%和77.7%。另外有一大部分學生課余鍛煉是為了緩解學習壓力和減肥,分別占65.5%和59.7%。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有超過一半的人選擇了減肥這一項,很多人沒有運動的習慣,經常保持坐式生活狀態,直接的結果就是身體肥胖。肥胖屬于一種亞健康的狀態,可能會引起很多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嚴重的直接引發癌癥,威脅我們的生命健康,所以要讓學生保持運動習慣,保持健康的身體。
(3)不同性別對選擇是否運動并無較大差異??傮w來說,新鄉市大學生不論男女每周的鍛煉都會有兩次以上,且能夠堅持保持這一頻率,但在選擇運動方式方面稍有不同。
(4)通過對新鄉市大學生不同年級和不同運動頻率的交叉對比,可以看出:鍛煉頻率和年級高低呈現出正相關關系,隨著年級的增長運動頻率變得更高更集中,集中在高強度的運動頻率。這跟學校的氛圍以及周邊同學的影響有很大的關系,剛進入大學的大一、大二學生,可能還沒有從高中那個緊張的學習氛圍中調整過來,始終把學習放在生活中的第一位置,還沒有明白身體、智力全面協調發展的重要性。運動頻率較高的年級主要是大三、大四,但是大四學生相對于大三學生來說運動頻率有所下降。一般來說,大四的學生即將面臨畢業實習、找工作等事情,都會很忙,但是基本都還保持著運動習慣,每周還會出去運動,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5)根據訪談和問卷可以得知,影響大學生課余體育鍛煉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第一,自身的惰性。很多人習慣了大學安逸的生活,沒有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很多學生的課余時間都是在宿舍睡覺、玩電腦,不愿意走出去,參與體育運動。第二,沒有良好的鍛煉氛圍,很多人習慣跟自己熟識的人一起去運動,而身邊愛運動的人不多,增強了本身的惰性。第三,學校的場地設施不夠完善,運動設施陳舊,也直接導致很多學生不愿去做一些體育運動。第四,缺乏專業的指導,很多學生其實也是很愿意參與體育運動鍛煉身體的,但是沒有太多專業的指導,很多人怕在運動中受傷,在運動中出丑,所以也間接導致他們參與運動的積極性比較低。
根據調查結果,針對大學生課外鍛煉情況,提出以下初步建議:
一方面,可以增加體育課時量,通過課堂的熏陶使學生產生運動鍛煉的習慣,讓學生了解更多關于體育運動方面的知識,掌握更多的運動技能和技巧。另一方面,可以不增加課時量,而是通過合理調整課時,使學生兩年或者三年的課程,合理分配到四年的大學學習中去。通過延長學習時間,使大學生整個大學生涯都能得到良好的體育理念熏陶。
此外,學校體育設施的規模要盡量和學校的師生容量相匹配,讓學生能夠找到合適的課余體育鍛煉平臺,促進學生形成鍛煉意識和提升鍛煉熱情。
綜上所述,通過積極宣傳、熱烈倡導,讓大學生自己保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呈現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使體育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才能全面提高廣大學生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楊 鵬,董乙鋒,鄔佳穎.南昌大學大學生課余體育鍛煉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23).
[2]張為民.課余體育鍛煉的特征與要素[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