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剛
一、我國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宣傳不到位
就目前來看,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整體氛圍較為淡薄,學校和教師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宣傳力度不夠,還停留在張貼標語和口頭宣傳的淺層次水平上,導致許多家長和學生對于創業存在一定的誤解,認為會影響到專業課程的學習,因而表現出的學習興趣并不是很高。此外,國家關于學生創業方面的優惠政策也較為模糊,無法有效調動大學生們的創業積極性。
2.教學模式落后
現階段,我國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學校自我運行模式,主要以理論知識傳授為主,缺乏實踐訓練;二是創業基地模式,即學校依托于企業建立創業實訓基地,為大學生們提供各種創業實踐機會:三是政府推動模式,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下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為在校大學生的創業提供多種優惠政策。盡管近年來我國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與國外發達國家的教學模式相比,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其中最主要的一點便是學校、政府、企業之間缺乏一種聯動機制,以至于培養出的人才與社會發展的實際相脫節。
3.實踐教學流于表面形式
盡管多數高校都會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活動,但往往都是流于表面形式,并沒有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貫穿落實到教學工作當中。加上師資力量、辦學資金等方面的條件限制,高校無法為學生們提供一個完善的創業平臺,導致學生們的實踐經驗不足,畢業后無法迅速融入社會實施創業活動。
二、“互聯網+”視閾下加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策略
1.營造濃郁的創新創業教育環境氛圍
“互聯網+”視閾下,高校應充分利用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來加大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宣傳力度,如可以在學校官網首頁開設專門的創業模塊,或者通過微博、微信、QQ等方式及時向學生們推送最新的創新資訊,以便學生們隨時了解最新的創業行情,營造出一種濃郁的校園創業教育氛圍,從而有效推動創新創業各項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
2.構建全新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高校應根據不同學生個體的學習特點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創新創業教學活動,借助互聯網平臺實現對每個學生的一對一單獨指導,為其開展創業活動提供全套式的服務和幫助,開辟一種全新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對于教師而言,要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多元化的教學環節,既要能夠體現出“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的特色,也要能夠切實培養學生們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創業實踐能力。
3.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高校一定要予以高度的重視,借助“互聯網+”教育平臺,深入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們提供多樣化的創業實踐機會,促進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創新創業教育的高度融合。此外,學校還應定期邀請相關領域的專業學者或者擁有豐富創業經驗的成功人士來學校開展宣傳講座,與學生們進行創業方面的溝通交流,拓寬他們的眼界,同時也為其將來的創業活動做好充足的準備。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視閾下,高校應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積極運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平臺,開辟全新的教學模式,以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校園環境氛圍。同時,高校還應結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制訂科學的人才培養計劃,促進大學生各方面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使其成為適應當今社會發展需求的創新創業型高素質人才,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黃 娟.“互聯網+”視閾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路徑探賾[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2).
[2]陳楚瑞.互聯網+視域下高校多元化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構建探析[J].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