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家蘭
(廣西賀州市八步區大寧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廣西 賀州 542800)
水稻作為我國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種植面積非常廣泛。水稻產量能夠影響我國糧食安全,為了進一步提高水稻的產量,確保糧食安全,農業人員要選擇優良稻種,進行合理催芽,提升種子的發芽率及抗病能力。也要加強田間管理,針對一些水稻紋枯病、稻瘟病等病害,采用針對性藥物,來解決病害,保證水稻成活率,提升水稻產量。
在水稻種植過程中,種植戶需要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通過土質測量,來選取合適的稻種,才能夠保證水稻的規模種植。在選種時,要選擇顆粒飽滿,經過國家質量認證的水稻品種,購買的稻種要也具有抗病抗倒伏能力。此外,農業人員還要將稻種進行浸種,可以使用70%的402溶液稀釋4000倍,浸種48h,浸后的種子要反復沖洗干凈,再行催芽。也可以使用0.5kg的石灰,使用透氣好的紗布包好,放入50kg的水中進行過濾溶解,然后將種子放在石灰水中浸泡45~50h,浸后將袋口扎緊,進行催芽。
保溫保濕是水稻種子進行催芽的重要技術環節,也是非常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在浸種后,農業人員要將種子瀝干,然后使用保濕性能好的塑料袋裝好,并封口,如果溫度低,可以使用草墊或是塑料布將種子覆蓋好。在催芽過程中,要保證種子的溫度,防止內部溫度過高,出現燒芽問題。
在種子催芽后,為提高種子播種后的抗病能力,使其適應土壤溫度,還要晾曬芽。在稻芽催好后,放置在室內晾曬半天以上,再進行播種。如果天氣惡劣,無法進行播種,可以將種子攤放,降溫降濕,控制根芽生長速度,等待有利的天氣再進行落谷播種。
要打撈菌核,減少菌源,在春季大面積打撈并將菌種帶出田地焚燒;加強栽培管理。要多施氮磷鉀肥,采用測土配方技術,保證水稻前期不披葉、中期不徒長。灌水時要做到淺水灌溉、夠苗露田等,來做到“前淺、中曬、后濕潤”的原則。也要合理密植,水稻的紋枯病發生的概率及水稻群體有關,要防止因植株過密,影響空氣流通性,增加田間的濕度,防止產生病害發生情況。
可選用己唑醇、井岡·己唑醇、井岡·蠟芽菌等藥劑進行治療,具有顯著效果。在水稻發病初期,每667.2m2稻田選用10%己唑醇40mL+營養葉面肥粒粒寶30mL兌水20~30kg,或在水稻分蘗末期即水稻封行后(紋枯病進入快速擴展期),每667.2m2用55mL10%己唑醇兌水30~40kg,在早晨露水未干時噴于水稻植株下部,能夠有效控制水稻紋枯病。
采用合理排灌,不使用帶菌稻草或者苗床覆蓋物和扎央草。在水稻旱地種植時,可以使用臨稻3號、5號等抗穗頸瘟品種,也可以選用中花8號進行抗病選種。要使用無病土,作為營養土;將稻苗移植到水田中時,要噴灑1次殺菌的混合劑;使用酵素菌漚制的農家肥,采取測土配方技術和早促化肥,來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減少病害發生概率;如果發現病株,要及時拔除燒毀,避免病害擴散。
將稻瘟康按照500倍稀釋液,進行全植株噴灑,以不滴水為最佳,1周用藥1次。當病害嚴重時,要使用稻瘟康35mL兌水15kg,均勻噴灑全植株,以滴水為最佳,1周一用藥。還可以使用50%異稻瘟凈乳劑500~8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劑500倍液均勻噴灑全植株。在以上藥劑中,增加2%的春雷霉素500~700倍稀釋液,能夠取得顯著治療效果。
此外,在水稻分蘗期每隔3d檢查1次,主要查看植株上部3片葉,如發現發病中心或葉上急性型病斑,要立即施藥防治;預防穗瘟根據病情預報,以感病品種,多肥田為對象,掌握破口期分別抽穗時打藥。施藥種類和劑量,每667.2m2用20%三環唑可濕性粉劑100g或75%三環唑50g或40%稻瘟靈(富士一號)、乳油60~70mL兌水50~60kg常量噴霧,重病田噴藥2次,間隔 7~10d。
使用抗病技術能夠提高水稻抗病能力。在此基礎上,采取測土配方技術和早促等化肥,來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減少病害發生概率,通過控制植株密度、降低田間濕度,能夠降低水稻的紋枯病發生的概率。因此,可以從選種育苗、加強田間管理等技術來解決水稻種植病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