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珍
(新街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業工作站,云南 大理 675602)
做好基層農業能夠顯著的提升基層農業生產能力由于基層農業技術含量的提升還能夠更有效的保障農業產品的安全性。所以相關工作人員應當深入的調查研究當前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運用創新理念研究和推行新措施、新方法。重視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加快農業科技程度的轉化與實際運用。
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是一項長遠的具有重大意義和戰略性的活動。做好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能夠顯著的提升我國農村的發展速度,提升農村居民的經濟收入,縮小貧富差距。
由于歷史性原因,在建國初期過于追求耕地面積,不注重對周邊環境的保護,在開墾農業用地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周邊地質環境、氣候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存有著過度開墾的現象,這就使得農村生態系統極為脆弱。大部分農業用地主要分布于我國農村地區,要想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保障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認識到農業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推擠作用,讓基層政府單位認識到農業的重要性,通過基層農業科技推廣來改善農村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才能為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夯實的基礎。
要想做好農業科技的推廣工作就必要提升農民的綜合素質和農業科技人員的專業水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在基層農業推廣的過程中應當始終秉持著創新觀念,不斷的改良農業技術培訓的方式,將以技術為核心的農業技術推廣轉變為以人為本的農業技術推廣觀念;積極鼓勵農業科技人員深入到基層中去,了解到農民在生產過程中的困擾,進而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指導;通過廣播、電視、新聞、報紙等多種媒體機構加大多農業新技術的宣傳力度,提升農民對新技術的了解程度。通過多種推廣方式的綜合運用,最大限度滿足基層農民對農業新技術的需求。
當前我國在推行基層農業科技過程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農產品種植模式得到了較大的改良。例如構建出以領頭企業為主、技術人員為輔、農業合作社為主體、農戶為核心的多樣化合作運用模式,推進當地領頭企業、農業合作社、農戶發展。運用農業土地流轉,開展農業將農業作為經營的核心。新街鎮以發展現代農業為契機,創新農業經營模式,發展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逐漸形成了以家庭農場、種植大戶、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為主的“四大”新型經營主體,已成為我鎮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力軍,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輻射帶動和引領作用。新街鎮有53個專業合作社,其中22個是種植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17個、土地流轉面積548.27hm2。
在農副產品日趨商品化和市場化的形勢下,農戶增收的愿望十分強烈,但農民對市場經濟表現出畏懼和盲從的心理,項目選擇盲從,看人家種什么自己就種什么。農業服務部門應承擔起為農民提供信息服務的職責,把它納入到農技推廣的范疇。應當以農業工作站為依托,配備專門人才組成信息咨詢服務機構,建立信息服務體系;從省到市(地)到縣要增加投入,建立計算機網絡,為農民提供種植、養殖等市場供求預測的信息服務和指導;在對農民培訓農業技術的時,向農民發布市場信息和講解市場營銷方面的基礎知識,培養農民市場經濟意識,引導農民種植。
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的復雜性較高,影響農業科技推廣的因素較為復雜,在實際的推廣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多種多樣的問題,因此要想做好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首先就應當讓基層政府認識到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重要性,加強宏觀調控與政策引導,加大投資,才能更進一步的推進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
[1]唐彪,徐宇.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困境與出路[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2):7-9.
[2]劉碧蓮.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4.
[3]樊清,凌灝,蘇微.我國基層農業科技推廣的對策思考[J].改革與開放,2009,(11):84-85.
[4]柏振忠,王紅玲.新階段我國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模式分析[J].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5):58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