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峰西
(青縣流河鎮中學 河北 青縣 062650)
近幾年的中考化學試卷,穩中求變,立足基礎考察學生全面素質,九年級化學內容多,時間緊,如何有效提高復習效率,提高化學成績,筆者根據復習時間和循序漸進的策略,把復習分為三個階段。下面談談具體的做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定要引導學生回歸課本,運用教材,這是復習成功與否的基石,有效利用教材,把課本上的知識進行引申、擴展,就是老師們常說的“把書讀厚”。決不能用大量的復習資料代替課本,這樣的復習沒有基礎,學生也不能把握主次,達不到第一遍查漏補缺的作用。第一階段復習的具體做法:①按單元整理消化知識點,把基礎知識設計成填空、圖表、問答等形式處理各知識點,然后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串聯、引申、綜合理解各知識點的聯系。②課堂練習,這個環節要講練結合,以專題集中講練,習題的難度要難易搭配,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要有所獲,有提高;習題的數量要控制好,課堂上能基本完成60%左右,課下不會占用大量時間。教師切記不要滿堂灌,要留給學生練習反芻的時間。③跟蹤提高訓練,這個環節要求教師緊跟實際生活,活學活用,并積極激發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設計和日常生活、新科技、德育相關的新型習題,開拓大家的視野。另外,在復習方法上,雖然提倡“學生本位”,但在農村初中學校,要最好最大化發揮教師的作用,不光要動員引導,還要和學生一起復習提高,既要引領也要有所包辦,付出更多精力和時間。
因為第一階段比較費時費力,這個階段時間一般安排較短,但是作為第一階段復習的補充和提高,這個環節的作用不容小覷,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反芻上一階段基礎知識的復習,把知識進行條理化、網絡化、系統化的二次消化。在這個階段教師要整理精選典型例題,對這個階段復習要進行催化,使學生能舉一反三。
例如:如何用一種試劑鑒別稀鹽酸、氯化鈉溶液?學生討論:可用指示劑或pH試紙檢驗,可選用石蕊試劑。教師總結:待測物質之間有明顯的的酸堿性差異,并引導學生總結用一種試劑鑒別多種物質的其他類型:①如果待檢測物質之間有較明顯的溶解性差異或溶解溫度有明顯的差異,則可用水溶解來檢驗。例如鑒別AgCl、NaCl、NaOH三種物質時,可加水將其溶解,AgCl難溶于水,NaCl溶于水溫度不變,NaOH溶于水要放熱。②如果待檢測物質中含有相同陰離子,可加強堿溶液檢驗,例如鑒別NaCl、NHCl、MgCl2、CuCl2時可加入NaOH溶液檢驗。③如果待檢測物質中含有相同陽離子,可加強酸溶液檢測,例如鑒別Na2CO3、NaCl、Na2SO4三種溶液應加稀鹽酸或稀硫酸。
這個階段主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解題速度,也要結合復習的實際效果,從學生的知識、能力的薄弱環節進行短板專題的再復習。另外,近幾年能力題學生無從下手,所以要多整理一些實驗設計、實驗評價和新信息題,對癥下藥,形成解題的思路方法,掌握解題的規律。
復習是一個綜合提高的過程,并無定法,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反饋,根據學生的實際,分層教學,及時調整復習的方法和進度,讓各個層級的學生都能“吃飽吃好”,另外還要注意調節學生的情緒,注重學生的情感需要,讓學生樂學,愿意跟老師合作,達到預期的復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