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琦
摘 要:在企業發展中,不同的經濟管理模式適用于不同的內部結構中,妥善處理好企業中存在的問題能夠使成本投入大幅減少,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本文主要圍繞人力資源經濟管理的重要性,重點分析了內部治理結構下提升人力資源經濟管理水平策略,以期能為有關方面的需要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內部治理結構;人力資源;經濟管理模式
在企業經營中,人才支撐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基礎保障,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需要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通過開展高質量的人力資源管理,以最低的成本投入實現經濟收益最大化。同時,企業要對產業分工進行細化,利用豐富載體給員工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使工作效率大幅提高,無形之中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人力資源經濟管理的重要性
在企業發展中,做好人力資源經濟管理工作至關重要,如果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能夠實現良好效果,不僅有效保障企業的人力資源數量,而且能夠對外部資源進行最大限度的開發。
有效保障人力資源數量
在企業運行和發展中,人力資源經濟管理重要性的主要體現就是有效保證人力資源數量。日常工作中,因為各種原因會發生勞動關系解除、人員私自離崗的問題,這就需要充足的人力資源數量進行人員補充,以保證企業具有充足的勞動力。所以,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招募優秀人才,將企業缺失的勞動力及時補齊,為企業融入“新鮮血液”,使企業始終充滿活力,確保企業正常運轉。
能夠提高員工積極主動性
企業想要實現長遠發展,必須充分發揮員工的勞動潛力和智慧潛能,使其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通過人力資源經濟管理,能夠為員工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薪酬制度和激勵制度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作為提高員工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基礎保障,不僅能夠將自身價值帶給企業,而且能夠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同時增強員工的工作熱情,使其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對專業技術進行努力鉆研,從而達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目的。
能夠對外部資源進行有效開發
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和財力資源作為企業的三大資源,需要充分發揮“人才是第一資源”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只有用好人才資源、激發人才活力,才能夠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源泉。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其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還需要不同類型的人才作支撐。而引進人才的主要途徑則是開發外部資源,如果僅通過加強培訓來提高員工技能素質和職業素養,其效果不佳。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需要對外部資源進行最大限度的開發,將與崗位相匹配的優秀人才引進到企業中,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內部治理結構分析
初級團隊市場
在內部人力現貨市場,初級團隊市場員工具有較強的能力,但在工作中被分配到不重要的崗位。在初級團隊市場中,通過合作的方式完成相應工作的員工組織形式屬于其主要代表。在這個市場里面,雖然能夠衡量團隊整體價值,卻對每個員工所發揮的價值無法準確衡量,這也是大部分企業中存在的個人勞動計量問題。在初級團隊市場中,企業更注重團隊協作,發揮集體智慧,所以無法充分發揮員工的能力。
內部人力現貨市場
在內部人力現貨市場中,員工和老板之間存在較短的更換周期,他們的關系并不需要特殊的辦法進行維持。在這個市場里面的主要代表是超市促銷人員。一般這一類人員具有較低的個人素質,而企業也不會將重要的崗位或工作安排給這些人,企業允許這部分人隨時離開企業,并能夠及時找出相應的人力資源進行填補。另外,員工在離開企業后也可以很快被類似的崗位錄用。在企業中,這種結構比較常見,這一結構的主要特點就是企業與員工短暫性的合作。
義務市場
在義務市場中,個體勞動能夠得到準確計量,員工的價值能夠得到充分發揮,而且能夠準確衡量出員工為企業創造的價值。義務市場勞動者的主要代表是律師。針對律師這一角色,律師事務所有強烈的需求,另外律師的才能價值也只能夠在律師事務所發揮。基于此,對于職工和企業任何一方來說,雇傭關系的維持能夠給雙方帶來可觀的經濟利益,員工價值可以得到充分發揮,企業能夠獲得發展,但如果外部市場環境出現變化,就無法發揮其價值。
關聯團隊市場
人力資源具有較低的專業化程度和綜合素質是關聯團隊的主要特點,在企業內部員工能夠充分發揮其價值,各項工作需要員工在團隊合作的方式下完成。在關聯團隊市場下,企業與員工的合作關系能夠長期保持,員工脫離企業環境其才能無法施展,企業缺少相應能力的員工無法開展工作。在這一環境下,企業需要通過人力資源管理手段提高員工的使命感和榮譽感,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最終使他們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內部治理結構下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
加強企業內部控制
在人力資源經濟管理中,加強內部控制能夠有效提高其管理水平。在內部人力現貨結構下,需要對企業加強考核,通過所完成的工作量評價其個人價值,從而有效提高人力資源經濟管理水平;在義務市場下,因為企業與員工各自有著較高的需求度,所以共同成長的態勢會出現在兩者之間,隨著工作時間的延長,員工素質會不斷提高,所以進一步增強了員工在企業所發揮的價值,這種結構下企業對其進行評價可以將員工所做出的成績作為重要依據;在關聯團隊結構下,企業需要將個人所做出的成績作為員工的評價依據。人力資源管理者需要將企業文化通過不同的方式滲透到員工心中,引導員工能夠充分發揮其自身價值,為企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建立內部激勵機制
企業發展過程中,建立內部激勵機制能夠進一步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其在關聯團隊市場當中應用比較廣泛。員工在企業內保持良好工作狀態的最基本條件就是獲得可觀的經濟收益,如果企業缺乏一定的經濟保障,就會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價值發揮效果,對企業的長遠發展造成不利影響。而激勵機制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通過懲罰措施督促表現差的員工能夠及時上進,營造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通過長期實踐能夠看出,激勵機制存在于大部分企業中,這一機制的主要體現也包括績效考核,績效考核能夠幫助企業進行管理,管理者通過績效考核能夠掌握每名員工不同的工作水平,通過對比判斷出員工整體素質,企業要及時處理考核中長期表現差的員工,努力提高隊伍整體質量。
完善選拔培訓制度
企業選拔培訓制度直接制約著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提高。選拔培訓工作一直貫穿于整個內部治理結構中,不僅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而且能夠不斷提高員工綜合素質,使其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為了實現人才自身的最大價值,企業不僅要定期組織員工培訓,為員工“充電”,而且要建立健全人才選拔機制,根據自身的需要將技術精專的人才分配到適合的崗位中。
企業在人才選拔時需要綜合考慮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確保招聘人員符合企業發展需求。而培訓工作則主要針對企業現有員工,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與知識的更新日新月異,企業員工如果未對自身的知識體系及時更新,很容易與市場以及企業的要求脫軌。企業在內部治理機制下對定期組織員工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提升員工綜合素質。
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必須提高人力資源經濟管理水平。在企業人力資源經濟管理中,內部治理結構下管理模式極其復雜和繁瑣,但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工作效率的高低和工作質量的優劣。企業需要高度重視內部治理結構下人力資源經濟管理水平的提升,使人力資源的實際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不斷創新人力資源經濟管理模式,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能力,促使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西平縣機關事業養老保險中心)
【參考文獻】
[1]肖柯.治理與管理融合視角下上市公司內部監控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4.
[2]陳勇.論人力資源經濟管理工具在企業中的應用[J].工會博覽·理論研究,2010(08).
[3]孫煥.淺談經濟學視角下的人力資源管理[J].致富時代,2011(10).
[4]高小軍.論人力資源經濟管理工具在企業中的應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