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永俠
摘 要:現今階段我國互聯網技術逐趨成熟。金融行業作為與我國社會經濟息息相關的行業,也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進步。在此社會背景下,目前我國金融行業已經與互聯網結合發展。但互聯網作為一把“雙刃劍”,在發展金融行業的同時,也為其帶來了弊端。基于此,做好金融風險管理至關重要。
關鍵詞:金融網貸;金融風險;管理[1]
引言
金融網貸正隨著網絡的發展改變現今社會的借款方式。其優勢日漸突出,也使得其弊端逐漸出現在大眾眼前。金融網貸下,“在線交易”逐漸出現在大眾眼前,在此基礎下,新型融資模式采用互聯網交易適應著社會發展。新時代下,這個新型的融資方式逐漸被大眾所熟知。目前,我國互聯網借貸的形式主要包括B2B、P2P以及B2C三種模式。金融網貸的出現為中小企業等解決了資金鏈問題,但同時其風險也逐漸增加。基于此,本文就“金融網貸下的金融風險管理”做出簡要分析。
簡析金融網貸模式
金融網貸業務是我國金融行業和互聯網相結合發展下的新時代產物。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金融市場規模逐漸擴大。在此社會背景下,金融網貸業務應運而生。
眾所周知,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好便優化人們的生活,運用得不好則會對人們的產生影響。在此基礎下,金融網貸的到來為金融行業帶來了新的色彩,但也存在著些許弊端。如,不法分子通過金融網貸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撈錢”,加之金融網貸開展初期監管機制滯后,更為f不法分子提供了機會。因此,導致金融網貸發展達不到預期效果,阻礙著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
為確保更好的了解當下我國金融網貸的社會市場,隨機調查100位使用網貸業務的人,可以知道現今使用金融網貸的年臨段主要集中在20-35歲之間。除此之外大學生占在60%左右。如下表:
根據我國2016年的網貸指數數據顯示,在5月份的時候,我國金融網貸綜合的年利率高達17%,且截至到5月份,我國金融網貸平臺已經突破四千家。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市場需求逐漸擴大,因此,現今,我國金融網貸平臺還在不斷發展。金融網貸行業的發展激發了現今我國社會的創造能力及其市場的活力。基于此,就目前我國網貸的發展形勢而言,還保持上升趨勢。
金融網貸面臨的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金融網貸在此基礎下也在不斷發展。在此基礎下,我國金融網貸的商業模式也在發生轉變。雖金融網貸的到來,為中小型企業以及個人帶來了福音,優化了其資金鏈,及其財政資源,但依然存在問題和潛在的風險。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立法不夠完善,缺乏監管政治風險
自我國金融網貸出現在社會市場以來,一直沒有進行相關的法律條例制定,導致其法律性質一直處于空白階段。除此之外,還有“個性信用信息數據庫管理辦法”“信貸管理條例”等,金融網貸的相關法律規定很少。在此社會背景下,在進行金融網貸的過程中,要求不高,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注冊即可進行正常運轉。由此可見,雖金融網貸的開展較于傳統的金融貸款行業而言,會比較方便,快捷。但任何事物都具有其雙面性,金融網貸更是如此。雖其優化了現今的貸款模式,使得貸款的過程更加便捷,但同時也增加了其風險性。其主要是因為,現今金融網貸的立法不夠完善,且缺乏監管政治,從而為其貸款過程帶來了風險。
基于此,在這樣的監管形式下,導致金融網貸一直走在法治的灰色階段,阻礙著我國金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校園裸貸”的出現更是標志著金融網貸的不成熟性。正是因為其缺乏監管機制,使得非法網貸逐漸出現在網絡。非法網貸利用大學生群體,掌握大學生的心理,導致部分大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受到威脅,走向極端[2]。
信用風險信息不對稱
我國金融行業的個人信用評估體系沒有進行網絡共享。換言之,金融網貸的個人信用信息不完善,使得金融網貸行業存在很多的漏洞,出現信用風險信息不對稱等現象。雖現階段金融網貸信用體系正在逐漸完善,通過網絡認證系統進行認證,但仍然存在些許漏洞,存在各種各樣的風險[3]。
金融網貸信用風險信息的不對稱,使得出借人對借款人的信用信息達不到良好的信息互交,如若借款人在貸款過程中跑路,則會導致金融網貸平臺無法進行追回,其信息信用的紕漏促使借款人不還款的思想,最終金融網貸平臺難易彌補其虧損,走向失敗。
平臺自身建設存在風險
金融網貸平臺屬于信息技術風險平臺,換言之,即網貸平臺本身就存在風險。其主要是因為,在現今我國互聯網平臺上,其所有的交易記錄都需使用軟件和計算機硬件進行交易記錄的數據的存儲。雖看是沒有問題,但實際上存在很大漏洞。如,當貸款數據沒有進行備份時,如若出現數據安全問題,或者信息泄露,則會導致網貸平臺的信息數據缺失,業務也無法進行正常運轉。在此基礎下,還有可能會引起借貸者的恐慌,從而撤資,使得網貸平臺無法進行正常運轉。
除此之外,金融網貸平臺還存在自身管理力度不足等問題,其主要是因為,網絡接入小且對資金要求不高,因此,網貸平臺在進行其管理的過程中則會逐漸放松心態,對風險控制也逐漸不重視,最終導致管理問題上出現很多問題,造成對平臺及其不利的影響。
金融網貸發展的風險管控方法
綜上所述,金融網貸還存在許多問題,阻礙著其發展。在此基礎下,金融網貸存在的問題使得人們對金融貸款也產生了不好的印象,導致我國金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滯后。因此,為促進金融網貸的發展,促進我國金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金融網貸還需進行風險管控。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4]。
完善相關立法,明確監管機構
為抵制非法網貸,推動金融網貸平臺的正常運行,完善金融網貸的相關立法,明確其監管機構至關重要,從而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維護金融市場的經濟平衡。例如,在進行用戶識別的過程中,金融網貸行業需加強借款人的信息核實,確定其托管平臺,從而確保資金的流動的穩定性。在進行業務辦理期間,不斷地更新借款的貸款取向,實時分析,保障多方利益。與此同時,還要明確監管結構,從而保障金融網貸平臺一直在監管下進行,確保網貸過程的正常運行。
加強信用評估
信用評估是確保借款人進行貸款的主要因素,換言之,商業經濟的基礎是信貸。金融網貸平臺也不例外。當信用評估開始左右社會經濟的時候,就會出現許多問題,阻礙著金融貸款行業的發展。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在不斷進步,金融網貸能夠優化人們的生活。因此,現今金融網貸出現問題,并不能將其進行下架,而是需要進行整治,從而在確保其正常運行的過程中,優化現今的社會經濟,實現多方利益最大化[5]。
基于此,加強金融網貸的信用評估迫在眉睫。在此基礎下,金融網貸平臺需進行信用評級建設,確保借款人信息的準確性,降低金融網貸的風險問題,實現金融網貸真正意義上的便利和安全[6]。
促進行業的自律建設
每個行業的發展,除了需要外部環境的引導和支撐外,最重要的是需要進行內部組織結構的優化,即促進行業的自律建設。金融網貸也是如此。因此,為促進金融行業的全面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還需對金融網貸平臺進行自律建設。其主要目的是為金融網貸建立其行業的規則,促使其規范化,合理化的發展。現階段,金融網貸行業還未完全完善。因此,為促進金融網貸行業的發展,金融網貸平臺需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自律建設,對平臺進行規范化處理,從而促進金融網貸平臺的規范化發展。
結語
由此可見,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社會條件下,對于金融行業而言,政府需加強管理,以此確保金融行業能夠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下立足且有更好的發展。因此,為使金融行業利大于弊,還需實現金融風險管理,通過正面進行宣傳教育,輿論引導促使我國金融行業最優化人們的生活[7]。
(作者單位:寶雞職業技術學院 )
【參考文獻】
[1]陸岷峰,虞鵬飛. 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轉型戰略的創新驅動力[J].南都學壇,2015(03).
[2]易燕,徐會志. 網絡借貸法律監管比較研究[J].河北法學,2015(03).
[3]張文龍.P2P網貸信用風險與保險探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5.
[4]付惠三.P2P網貸平臺服務品牌資產驅動機制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5.
[5]徐銀朋.大連W網貸平臺網貸風險管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
[6]彭賽.P2P網貸公司風險管理研究——基于ERM框架下的全面風險管理[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5.
[7]謝小玲.我國商業銀行風險控制研究——基于全面風險管理的分析[D].內蒙古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