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堂明

摘要:在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做好內部控制工作,進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商業銀行風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性意義。本文針對商業銀行的風險現狀,探討風險控制系統在商業銀行中的應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有效地降低商業銀行金融風險,并為相關領域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商業銀行;風險控制;系統;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控制始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當時我國的商業銀行貸款壞賬占貸款比例已超過了20%。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甚至無法支付貸款利息,出現了大金額虧損。因此,為了防止商業銀行內部出現過大虧損,有必要對商業銀行進行風險控制,并最大限度的降低商業銀行風險。例如,操作風險、信用風險以及市場風險等。于是,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控制反而越來越高,究其原因,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控制思路與風險控制方向之間產生一定的偏離。因此,我國商業銀行要想提高風險控制能力,一方面要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銀行風險控制經驗,重構商業銀行風險控制模式,另一方面要善于采用風險控制系統,將風險控制系統合理地應用于商業銀行中。
一、商業銀行風險控制的現狀
第一,缺乏有效的風險控制環境。一個良好的風險控制環境對于商業銀行的可持續運行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長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依然受傳統的計劃經濟影響,缺乏有影響力的組織文化,市場運行環境建設薄弱,缺乏抵御風險的能力。因此,還需要積極構建以風險要素為主的風險控制構架,并能夠把商業銀行的運行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第二,未能構建出切實可行的風險評估體系。目前看來,我國商業銀行并未建立有效的風險評估系統,對商業銀行的風險控制尚處于摸索階段。還需要從規范風險評估程序,加強風險評估建設以及選擇科學的評估方法入手,加強風險評估活動的次數,從而盡可能將金融風險降低至可接受范圍內。
第三,風險控制活動無法發揮出預計效果。因為在我國,商業銀行所實施的風險控制活動往往與目標控制有直接關聯,常會存在一定的風險,風險控制活動常常失效。從整體上來看,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主要分為外部欺詐以及內部欺詐。這里面,外部欺詐往往是由于外部人員同銀行員工勾結所造成的,而內部欺詐是指有效約束無法對內部人員起作用,主要是因為銀行內部未形成科學合理的風險控制制度。由此看來,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第四,風險控制系統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就風險控制而言,如果商業銀行的信息暢通、高效,一旦發生金融風險,風險控制系統會及時的把相關信息及時傳達,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約束與監督,對風險起到一定的防控作用。相反的,如果商業銀行的內部信息溝通不暢,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銀行風險。尤其是信息傳遞過程中,發生不暢將會使得監督機制失去作用,風險控制系統出現癱瘓,進而釀成金融風險。
第五,針對風險控制目標實施考核評價的標準缺乏合理性。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在實施考核評價時往往只看重控制目標的達成情況,這樣的剛性管理無可避免的會導致控制活動不能發揮預計效果,在目標管理中屬于短期行為。為了確保控制結果和過程都能得到充分考慮,就要求銀行在實施考核評價時持續的修正下期目標,盡可能避免在目標管理中出現短期行為。
二、風險控制系統在商業銀行的應用
上文主要探討了我國商業銀行風險控制的現狀,在此基礎上,本文嘗試商業銀行風險控制系統框架,探討風險控制系統在商業銀行的應用,具體如下。
借助COSO報告,來對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控制系統進行重新構建,對之前商業銀行風險控制系統中已識別出的不足之處加以改善,符合合理有效原則所提出的要求。總而言之,在構建和完善我國商業銀行風險控制系統時,需要結合國內外先進的經驗,從充分結合我國商業銀行的實際情況,不斷的修正已有的商業銀行風險控制制度。同時,要充分考慮企業風險管理框架(ERM)的要求,不斷的完善和發展風險管理框架,在遵循五要素基礎上,增加事件確定、目標設置以及風險應等新的要素。經過完善后形成的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控制體系框架見圖1。
(一)風險控制環境建設部分。一般來說,進行風險控制的必備條件就是培養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主要包括領導機制與風格、員工能力培養、經營方式與組織機構以及誠信機制等。充分的發揮商業銀行風險控制環境的功能,使得被控制人員按照相關的規范流程繼續工作,實現對風險的控制目的。
(二)風險控制的評估部分。眾所周知,在市場經濟背景下,收益和風險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降低風險有利于商業銀行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收益,平衡好風險與收益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提高銀行風險控制的有效性。在風險控制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金融風險的大小,并在此基礎上對金融風險進行準確的評估,再結合具體的風險大小采用相關的應對策略,以最大限度的保障銀行的營業利潤。
(三)風險控制過程管理部分。要想確保商業銀行實施有效風險防控,重視和優化風險控制的整體流程是一個關鍵的環節。一般情況下,風險控制的過程管理子系統包括:執行控制系統、設置控制系統以及控制標準的制定等。在風險控制系統中,要以控制過程為核心,以環境建設為起點,風險控制過程管理在整個商業銀行風險控制系統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另外,子系統的執行以及設計需要考慮到檢查和標準的特殊意義,并且在遵循控制標準特性的前提下,進一步確保整個控制體系的有效性。
(四)風險控制的信息和溝通部分。能夠使商業銀行風險控制相關信息同外部信息相聯系,通過信息的接收、傳遞以及使用協調的過程,來實現商業銀行風險控制信息與溝通子系統建設,進而減少金融風險損失,以保障風險控制的高效性。
(五)風險監督部分。主要包括對商業銀行人員的行為以及設計運作過程進行科學有效的監督,并定期對控制的標準以及預期目標進行督查。所謂的監督活動具體是由個別評估和持續監督構成,但是無論哪一種監督方式,都屬于過程監督。
(六)風險控制的測評和評價部分。通常來說,該部分必不可少的內容有:符合性、健全性、實質性三種測試和綜合評價。這其中,如果只涉及日常風險控制測評和評價就無需進行測試,而只有符合性測試和健全性測試才需要實施實質性的測試。商業銀行風險控制的測試與評價是風險控制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的規范風險控制測試與評價,保障風險控制系統的有效性。
三、結語
總之,本文首先從缺乏有效的風險控制環境,缺乏有效的風險評估系統,風險控制活動失效,風險控制系統的信息溝通不順暢還有針對風險控制目標實施考核評價的標準缺乏合理性幾個方面,分析了商業銀行風險控制的現狀,然后探討了風險控制系統在商業銀行的應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有助于風險控制系統在商業銀行中更好的應用。當然,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有限,本文的論述難免存在一定的不足,還希望相關領域人士給予本人批評與指正,并從更多層面展開深入的分析與研究。
參考文獻:
[1]胡靜.基于ERM的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生態內部控制系統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14 (5):31-32.
[2]范潤生.面向調度運行的電網安全風險管理控制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大科技,2017,12 (24):123-130.
[3]吳穎.風險控制方法在電力系統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0 (13):89-96.
[4]姜慧蘭.淺論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的運行管理及安全風險控制[J].科技尚品,2017,15 (2):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