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芳
【摘 要】目的:探討個體化護理干預在霉菌性陰道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的霉菌性陰道炎患者60例作為本研究的對象,隨機分組,分別為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給予一般護理措施結合個體化護理措施。采取SGRQ評量表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狀態進行評分,比較兩組患者的SGRQ評分和護理效果。結果:(1)和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社交活動(3.15±0.50分)、日常生活(2.94±0.50分)、焦慮抑郁評分(3.32±0.50分)明顯更高,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2)和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護理效果明顯更高,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霉菌性陰道炎患者進行個體化護理干預,對提高治療療效、改善生存質量意義重大,值得應用。
【關鍵詞】個體化護理干預;霉菌性陰道炎;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235.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2
霉菌性陰道炎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其發病原因和白色念珠菌感染陰道相關,當患者陰道受到白色念珠菌感染以后,其會表現為以下癥狀:外陰瘙癢、白帶異常,對婦女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霉菌性陰道炎發病時間并不固定,一般多發于夏季、秋季,和天氣變化、環境因素相關,容易反復發作。對霉菌性陰道炎患者需要給予積極護理干預,從而提高霉菌性陰道炎的療效。本文選擇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霉菌性陰道炎患者的護理資料進行回顧分析,探討個體化護理干預在霉菌性陰道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現在將研究結果作以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取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的霉菌性陰道炎患者60例作為本研究的對象,均符合霉菌性陰道炎的診斷標準。年齡20-42歲,平均年齡 為30.02±2.12歲,病程10天-3年,平均病程為0.51±0.11年。隨機分組,分別為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觀察組年齡20-42歲,平均年齡為30.02±2.10歲,病程10天-3年,平均病程為0.50±0.15年。對照組年齡20-42歲,平均年齡為30.00±2.12歲,病程10天-3年,平均病程為0.50±0.10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的數據經過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叮囑患者必須注意個人衛生,尤其是生殖器官的清潔衛生,指導患者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定時作息,健康飲食,提高自身的身體免疫力。
觀察組:給予一般護理措施結合個體化護理措施。個體化護理措施內容如下:
1.2.1 健康指導 告誡患者需養成個人的生活衛生習慣,并且讓患者了解個人生活衛生習慣對預防疾病的重要作用。通過實際的健康知識幫助患者改正不良的生活衛生習慣。鼓勵患者積極鍛煉,不僅可以保持身心愉悅,而且可以增強身體免疫力。告知患者在用藥期間切忌同房。穿衣建議盡量選擇寬松舒適的棉質衣服,經常換洗內褲,在清洗內褲時可通過煮沸的方式進行消毒。在晾曬衣服的過程中建議選擇陽光照射的地方進行暴曬。太陽的紫外線可起到殺菌的作用。
1.2.2 治療指導 霉菌性陰道炎必須按照醫囑堅持治療方可避免其反復發作。在用藥方面必須按醫囑用藥,并且需連續用藥方可保證療效。為了避免患者用藥依從性差的問題,必須對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跟蹤觀察。及時發現患者的不良癥狀,及時調整用藥方案。
1.2.3 心理護理 患者由于霉菌性陰道炎所帶來的瘙癢和異味,不僅生活受到困擾,而且心理也承受著較大的壓力。同時患者對自己病情缺乏正確的了解,容易感到緊張焦慮。所以,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一定的心理疏導,采用專業的心理疏導技巧幫助患者減輕心理壓力,并且告知患者霉菌性陰道炎的發病原因、病情進展、治療方法等,讓患者以平常心對待該疾病的治療。
1.2.4 飲食護理 告知患者禁止食用辛辣食物,切忌暴飲暴食,保持飲食清淡,在日常飲食中增加水果和蔬菜,保持營養攝取均衡。對于濕熱食物如狗肉、羊肉、牛肉等等,以免造成體質燥熱加重病情。
1.3 觀察指標 采取SGRQ評量表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狀態進行評分,比較兩組患者的SGRQ評分和護理效果。護理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對正態分布的數據進行t檢驗,對非正態分布的數據進行卡方檢驗,采用平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數據的分布趨勢,P<0.05表示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SGRQ評分 觀察組n=30:社交活動(3.15±0.50分)、日常生活(2.94±0.50分)、焦慮抑郁評分(3.32±0.50分);對照組n=30:社交活動(1.30±0.46分)、日常生活(1.31±0.41分)、焦慮抑郁評分(1.22±0.28分)。和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社交活動、日常生活、焦慮抑郁評分明顯更高,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2 護理效果 觀察組n=30:顯效18例,有效10例,無效2例,護理效果93.33%;對照組n=30:顯效9例,有效9例,無效12例,護理效果60%。和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護理效果明顯更高,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與結論
霉菌性陰道炎發病原因為白色念珠菌感染陰道,主要癥狀可表現為:外陰瘙癢、白帶異常,嚴重影響了婦女的正常生活。該疾病的發病時間多發于夏季、秋季,天氣變化、環境因素會導致炎癥容易反復發作,因此對霉菌性陰道炎患者,不僅需要進行必要的治療,而且還需要給予積極護理干預,從而提高霉菌性陰道炎的療效。本研究對霉菌性陰道炎患者進行個體化護理,明顯地提高了治療療效,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對霉菌性陰道炎患者進行個體化護理干預,對提高治療療效、改善生存質量意義重大,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何群艷.個體化護理干預對霉菌性陰道炎患者治療依從性及復發率的影響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20):150-151.
駱桂芬,程麗.個體化護理干預聯合健康教育在霉菌性陰道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33):145-147.
黃浩梅,溫惠霞,陳震.探討個體化護理干預對霉菌性陰道炎患者治療依從性及復發率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08):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