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蘭蘭


摘 要:汝窯可以說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深受矚目。自從1986年汝窯遺址被確立下來,對于汝窯的研究沒有間斷過,并取得了豐厚的研究成果。本文針對汝窯釉色進行初步探析,汝窯為何會在短短幾十年間發展壯大成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或許與北宋朝廷用瓷更加注重理性美,反映在文人士大夫普遍使用的瓷器上,講求的是細潤潔凈、色調單純、趣味高雅追求其韻味。以及創新釉色的出現,汝窯釉色傳遞的美感,汝窯所體現的文化思想這些問題進行初探。
關鍵詞:汝窯釉色;藝術審美;藝術創作;文化思想;自然美
中圖分類號:G63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6-0017-02
陶瓷學家們普遍認為汝窯的全盛時期是宋徽宗趙佶執政期間,趙佶,是歷史上著名的信仰道教的封建皇帝,受道教思想影響深遠。例如道教的鼻祖老子便是主張“樸素之美”,以“崇尚自然、含蓄質樸”的審美觀審視事物,這與唐代華麗飽滿,繁縟鮮艷的整體社會風格有很大的不同,仿佛過了一個五代整個社會都沉定了下來,更加的內省、幽眇、靜定了。這種社會的基調為汝瓷的繁榮發展奠定了熱衷人群,汝瓷的出現快速貼合了宋代文人雅士的審美趣味,受到了整個社會的力捧,汝窯的名氣如雷貫耳,南宋人周煇已發出“近尤難得”的感嘆,可見其地位與稀有。
一、雨過天青釉色美出現的契機
(一)執政者藝術審美上的偏愛
汝窯燒造時間短,故宮博物院著名的古陶瓷研究專家陳萬里根據徐兢撰《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和南宋人顧文薦《負暄雜錄》等文獻分析,認為宋哲宗元祐元年至徽宗崇寧五年期間,約二十年左右。葉喆民在《汝窯廿年考察紀實》中推斷其終于宣和末年,盛燒了約四十年左右。何以在短短的幾十年內發展壯大被冠以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之名?這與政府的支持執政者的偏愛是分不開的。
宋徽宗趙佶信仰道教而道教崇尚樸素,崇尚自然青色,汝窯生產的天青釉如同青玉一般,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很大程度上符合了宋徽宗的審美趣味。(如圖1所示)這種偏愛或許不只是簡單地因為定器有芒而棄之不用,最近的學者研究表明,“棄定用汝”或許很大程度上是和宋徽宗的審美有關的,因為依據古代文獻《老學庵筆記》(卷二)曰:“故都時定器不入禁中,唯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雹倌纤稳巳~寘撰《坦齋筆衡》也記載了:“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之有,汝窯為魁?!雹谝驗橛忻⒕蜅壷挥蔑@然是經不起推敲的,在封建社會皇帝不想用帶芒的瓷器就可以要求燒造,更何況定窯起初就是燒造無芒瓷器的。汝窯的出現,顯然是皇帝的好惡使然,使了上百年的定州白瓷膩了,膩了便燒造新瓷,汝窯的天青釉色便在這個契機下產生了。
(二)創新下的釉色
汝窯開創性的在釉里加入瑪瑙末,南宋人周煇《清波雜志》云:“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③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從這可以看出,以瑪瑙入釉是真實的,而且經考古調查發現,汝州確有瑪瑙出產。實際上 瑪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與一般的石英砂做釉料并無太大區別,但是瑪瑙往往含有鐵等著色元素,以瑪瑙做釉料對汝窯瓷產生特殊的色澤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汝窯的瓷釉晶瑩油潤,猶如一盅凝脂,似美玉。(如圖2所示)從傳世作品看,瓷胎是香灰色,透過釉處看呈現微紅帶些粉色,論及汝窯釉色的宋《咸淳起居注》說是天青色,明人《歸田集》認為與柴窯的雨過天青色相似,是五代后周世宗皇帝柴榮御柴窯“雨過天青云破除,這般顏色作將來”的天青色一脈相承的,可見汝窯的正釉色是天青色。汝窯別的釉色也有只是沒有天青色更被皇室文人們所倚重。同時期的青色釉也很多,如龍泉窯的梅子青,耀州窯的橄欖色,為什么獨獨天青釉深受倚重,除了審美觀念以外,或許與傳遞出來的難以言表的灰調子有關吧。這種難以言說的灰調子,正是權重者內心苦澀的表達,盡管位高權重,依然有自己的苦悶。
二、汝窯釉色是宋藝術創作和文化思想的體現
宋代是一個重文抑武,以文為尚的時代,文化氣息濃厚,從而將人格修養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整個社會的氛圍也為天青色釉的選擇與保持提供了文化助力。仔細研究宋代繪畫便可搜尋到一絲與淡青色釉被崇尚的關聯,宋代繪畫是一個色彩褪淡的時代,這個時期宋繪畫進行了水墨革命,色彩在中國繪畫中褪淡為水墨,說明這是一個中國人從外在的追逐到內在的靜觀的過程,唐代感官上的繁花絢爛逐漸凈化成宋代人意境淡遠的水墨,這些內心世界的變化審美趣味的變化體現在陶瓷上便是追求淡泊、清幽、樸素、質樸,這是時代性格在各個方面的體現。
蔣勛在《美的沉思》書中這樣寫道“色即是空,經過唐代各種感官強烈的刺激,五代后中國人的生命逐漸從激流回蕩靜定為澄名的潭水?!比甏?,從形而下的器物升華為一種精神,一種為人崇尚的自然之美,宋代藝術的過人之處,便是它常常是以一種暗示的方法存在,使存在變成一種理念,這種理念是這個時代的思想體現。
三、汝窯釉色的自然之美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宋人靜定沉思終于等到這一抹天青色。青色,來源于中華民族對于大自然的描繪與總結。這種釉色完全依賴天然石料中的微量元素成色,不含有任何的人工化學成分,體現的是一種自然美?!扒啵?。象物生時之色也。赤,赫也,太陽之色也。黃,晃也,晃晃日光之色也。白,啟也,如冰啟時之色也。黑,晦也,如晦暝之色也?!敝袊鴮⑦@五色視之為正色,飽含著吉祥之意。久而久之,青色被冠以象征自然之名,在中國人的觀念里成了萬物復蘇,生生不息的象征。只有順應了色彩的象征性、寓意性才是吉祥的、審美的。在這種情況下,色彩觀念便作為一種特殊含義的認知圖式影響了人們的審美創造。中華民族對青色的喜愛以及對青色的認識和運用正體現了民族對色彩的審美。將這種觀念投射到陶瓷創作中,即是對青色釉的追求。汝窯釉色傳達的自然美是有目共睹的,天青釉色是更近于哲學意義上的表達。
四、結語
自汝窯遺址發現以來,研究就從未間斷,對它的探索也實時更新。天青色釉的出現的確與宋朝廷審美趣味、道教信仰、文化氛圍息息相關,汝瓷所體現的自然美僅僅在釉色上便有明顯體現,在造型紋飾上也會有所影響,我們在以后的日子里可以進行深入的探究。本文是筆者的一些拙見,不當之處還望指正。
指導老師:孔錚楨
注釋:
①宋代: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二.
②南宋:葉寘撰《坦齋筆衡》.
③南宋:周煇《清波雜志》.
參考文獻:
[1]呂成龍.試論汝窯的幾個問題[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
[2]蔣勛.美的沉思[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
[3]中國硅酸鹽協會主編.中國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4]馬未都.瓷之色[M].北京:故宮出版社,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