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玲
摘 要:當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互聯網技術為主的現代化信息技術也已經在當前社會上被廣泛地運用開來,尤其是在初中地理教學當中,信息技術的運用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視。通過對信息技術與初中地理整合教學進行有效分析,并從學生特點、教學要求以及教學目標等角度來對其進行合理的研究,進而有效地借助信息技術對初中地理學科進行合理的整合,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初中地理教學水平,為初中生設計更加符合其身心發展的教學活動。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地理;整合教學
一、重視學生主體作用,創建完善的地理信息化教學系統
在當前信息技術教學環境下,其整體教學結構與傳統的教學形式有所不同,傳統的教學形式是以教師為中心,而對于當前的教學形式來說,注重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并且借助信息技術知識交流載體來進行教學。所以應為學生建設符合其身心發展的教學平臺,其平臺當中應以學生為主體,并帶有大量的學習資料以及信息交流工具等,進而為學生設計更加合理的地理信息化教學平臺,真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平臺。
例如,在開展“人類的居住地——聚落”一課的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先對本課的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并設計合理的情境教學內容,通過將地區氣候資料等借助數字化學習資源的形式來進行相應的知識介紹和講解,并提出相應的問題來讓學生分析,學生可以通過上網的形式來進行自主探索,通過借助信息技術來解決問題,之后再進入信息化教學平臺當中與其他同學或是教師進行交流、討論與溝通,通過相互探究、取長補短的形式來達成對不同問題的共識,并解決該問題。之后在班級上,由教師所組織和指導下的班級交流會當中得出最后結論,從而有效地實現意義建構。在教學后也要借助平臺來對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行評估,從而明確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問題找出合理的解決辦法,為學生營造更好的教學活動,真正有效地促進學生未來的穩定發展。
二、重視借鑒、積累與創新工作的開展,豐富地理教學資源庫內容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包含非常多的圖片和影像資料,所以在開展地理教學時必須要重視地理教學資源庫,從而將各種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和完善,從而為初中地理教學活動提供更加堅實的教學資源和材料。所以在實際工作當中應善于借鑒、累積和創新,從而更好地豐富地理教學資源,為學生發展和成長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首先,應善于借鑒。在設計教學資源庫和課堂整合案例時,應有效地在互聯網上進行搜索,通過借鑒網絡資源來拓展自己的視野和能力,進而受到一定的啟發;其次,應多積累,并有效地進行管理。在互聯網中資源通過篩選可作為資源庫當中的內容,而另一部分必須要通過不斷的積累才能完成,可以通過掃描圖片、錄制影像和聲音以及撰寫論文等形式來豐富教學內容,從而為學生提供更為優秀的學習資料。在資源庫當中由于資料很多,所以管理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結合合理的管理規范來開展管理工作,以保證管理工作的合理性。最后,應善于創新。在建設資源庫時,不僅要借鑒和積累,也要善于創新,對教學形式進行合理的創新,從而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學形式,優化資源庫內容。
三、重視學生信息素養以及學習興趣的提升,進而提高地理教學質量
在信息技術與地理整合教學當中,關鍵的環節就是要重視學生信息素養以及學習興趣的培養,這是完成整合教學最重要的工作。對于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就是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組合信息以及利用信息的能力,這是組成人文素質的重要部分,而這一工作的開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就是借助合理的教學形式或是教學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地理知識產生興趣,從而更好地參與到地理知識的學習中,這是保障教學水平以及學生學習能力有效提升的關鍵。所以在地理教學中應合理地借助信息技術,通過良好的整合教學來為學生設計輕松愉快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更好地接受地理知識,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以及學習興趣。
總之,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傳統教學形式的改革增添了非常多的條件,并且也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尤其是在初中地理教學當中,通過借助信息技術的幫助,能夠更好地優化地理教學水平,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參與到地理知識的學習當中,不斷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也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了非常有利的基礎,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合理地將信息技術整合到教學當中去,從而為學生營造更加輕松有趣的教學氛圍,不斷提升整體教學水平,為初中生未來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楊翠柳.信息技術與初中地理教學整合的幾點思考[J].學苑教育,2016(12):17.
[2]楊國玲.對信息技術與初中地理整合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7):188.
?誗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