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益民
摘 要:古往今來,教育的歷史源遠流長,隨著新課改的實行以及不斷深入的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方式已經慢慢地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了,所以老師應該對此形勢非常清楚,并且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后通過對歷史經驗的總結和對現實形勢的更新了解,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取長補短,進行創新,從而使學生學習的興趣不斷提升,并創造出更加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教學方式。主要對初中古詩詞的一些教學創新舉措進行簡單的分析,希望可以對教育盡到一點自己的綿薄之力。
關鍵詞:古詩詞;教學方式;創新
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所以我們要不斷地傳承這些無形的財富并將其發揚光大,初中語文古詩詞恰好為此提供了傳承平臺,讓我們通過對這些文字深切體會的同時了解到不同歷史時期人們的所想、所見以及所經歷的事。文人墨客通過古詩詞的創作來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抒發,自己開心或者憂愁,抑或是思鄉、思人,還有贊美或者是抨擊等各種各樣的感情以及心理狀態都可以通過古詩詞來表達,所以在初中語文中對古詩詞的學習就變得極其重要。
一、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現狀
(一)語言化傾向變得越來越嚴重
對于初中語文中古詩詞的學習,很多教師只是把古詩詞文言文的翻譯和解釋作為重點,卻不對古詩詞中所描述的意境進行重視,從而導致嚴重的語言化傾向出現[1]。
(二)看法化傾向也變得很嚴重
在對古詩詞進行講授的過程中,有一部分語文教師對學生的指導非常強勢,強加自己的看法給學生,經常說著借景抒情等詞匯,但卻沒有讓學生自己去對古詩詞中的思想感情進行探索和體會,從而出現比較嚴重的看法化傾向。
(三)破碎化傾向也有些嚴重
對于整首古詩詞來說,它就是一個整體,所以對它的美好意境進行欣賞就需要從整體上去感受。然而現在的古詩詞教學中,有一些教師往往只對單個的字詞和句子進行重視,對整首古詩詞不進行通篇分析,因而詩詞的破碎化也就變得有些嚴重,從而使學生理解古詩詞變得更加困難。
二、創新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式,爭做智慧型教師
(一)對有趣的學習情境進行創設并利用
對于初中語文中的古詩詞進行課堂學習的時候,老師可以仔細觀察生活中有趣的事例并加以利用,創設出有趣的學習情境,這樣就可以慢慢地使學生融入古詩詞內容的探究中,也可以使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在快樂體驗的同時得到有效提高[2]。例如,在對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進行學習時,除了讓學生對最基本的學習任務輕松地完成,老師也可以讓學生以詩詞中的內容為故事背景,對其進行繪畫創作。在此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對詩中的名句“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進行自己的理解,然后把自己的理解表達在簡筆畫創作上。只要學生的畫中能體現詩中正確的含義,老師就應對其進行鼓勵,從而使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得到提升。
(二)對編排話劇等新穎形式進行應用
對于初中語文中的古詩詞教學方式,老師都比較習慣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不僅不會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能力,甚至還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教師教育方式的改變與創新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作為。教師可以在對古詩詞進行教學的時候,通過應用話劇這種方式,對于一些意境好的詩詞進行展現。例如,以蘇軾的《水調歌頭》這篇古詩詞為例,《水調歌頭》中,從天上宮闕的想象到月有陰晴圓缺等,其意境都是非常美好的,所以老師可以對其情景編排成兩個場景,第一個場景就是對神仙宮闕里現象的呈現,第二個場景可以是想象自己對著月亮翩翩起舞,如同仙子一樣,仿佛可以騰云駕霧,到達天上。從而對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意境更深刻地理解,從而使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能力在這種新奇的體驗中得到提高[1]。
(三)對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了解并應用
現在社會中,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生活越來越便捷,所以老師在教學手段上也可以應用信息技術。例如,在學習唐代大詩人杜牧的《赤壁》這首詩時,學生可能對“赤壁之戰”的故事內容不太了解,這時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這種手段的應用,從互聯網上搜集一些和“赤壁大戰”有關的影視片段播放給學生,使學生對這首古詩的畫面體驗強烈起來,從而對“赤壁之戰”的了解更加深入,同時也可以使詩人對國家興亡的慨嘆情景更加深入人心,并且提升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2]。
對于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流來說,中國古詩詞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源遠流長并且已經成為我國相對來說比較重要的文化藝術。所以教育者對其教學方法應不斷地進行改革、創新以及優化,提高學生對古詩詞文化的重視度,從而使自身的文學素養得到提升。這樣才能逐漸適應時代的飛速發展,也使得古詩詞的效益可以發揮出來并且最大化,從而使初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質量得到良好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胡影.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創新策略分析[J].才智,2016(19):76.
[2]王貝.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創新探究[J].文學教育(下),2016(5):84.
?誗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