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立香
摘 要:探究性學習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主要是鼓勵學生以一種科學研究的模式,積極主動探索學習,進而通過探究學習培養創新能力、思維能力,提高數學綜合素養。為此,以北師大版初中數學教材內容為例,具體分析了怎樣有效開展初中數學探究性教學。
關鍵詞:初中數學;探究性教學;合作交流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中,課堂教學的主體是教師,教學模式具有很強的機械化色彩,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充分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無法在真正意義上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在新課改深入發展下,初中數學教學中提出了一種基于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探究性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將數學課堂的主體交由給學生,發揮了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的引導作用,對全面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需要引起有關教育人員的關注。
一、創設問題情境,全面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采取單一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氛圍比較沉重,難以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只有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才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在實施探究性數學學習的時候,教師要有意識、有策略地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比如,通過問題的設置來吸引學生數學學習注意力,比如,在北師大版初中數學“全等三角形”這一課的學習時,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怎樣判定兩個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有幾種?”通過數學問題的設定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數學學習。同時,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為學生的思考和探索留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在相對輕松、愉悅的范圍中進行學習,進而提升數學學習效果。再比如,學習北師大版初中數學“隨機事件的概率”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列舉生活中某種事件發生的概率來加深學生對概率這一概念的理解。常見的生活概率事件有“過馬路時遇到紅燈的幾率有多少?”“明天是晴天的可能性有多大?”等。通過生活化教學將抽象的數學知識概念變得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降低學生數學學習難度。
二、開展合作交流學習,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率
在開展探究性數學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充分掌握學生數學學習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來引導學生的數學學習。其中能夠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重要方法是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能夠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并在小組交流中充分發揮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發散數學學習思維。在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時候,教師為學生所安排的數學問題要具有合作性、開放性的特點,即通過問題的探究、解決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比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初中數學“圓與圓的位置關系”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開展探究性學習。具體涉及的內容包括:(1)組織學生分組動手制作兩個圓,并根據自己的動手操作思考兩個圓之間的位置關系。(2)讓每個小組的組長總結出結論。(3)小組成員開展分工合作競爭學習。在安排分組合作探究學習之后,學生紛紛積極參與到討論學習中,并在各個小組長的帶領下有序地完成各項分工。在小組合作分工學習之后得出了一系列的結論,教師根據學生得出的結論作出總結,對在探究活動中表現良好的學生予以表揚。
三、總結反思,深化對探究性學習的認知
及時的總結和反思對數學探究性教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總結和反思需要師生共同來完成,具體表現在:(1)教師定期對學生探究性學習活動進行總結,對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出現的錯誤予以及時更正,并對在探究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學生予以一定的表揚。(2)教師要對探究性學習成果及時反思,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探究性學習進行適當的調整。反思性教學不僅是對之前數學教學情況的一種回顧,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反思及時發現之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做好準備。
綜上所述,探究性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發展。為此,在新課改的深入發展下,需要有關教育人員加強對探究性教學理論的分析和研究,結合初中教學內容開展有效的探究性學習,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通過有效的數學學習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之后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金小慶.初中數學教學應用探究性教學模式的分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12):38.
[2]甘彬.探究性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6(17):33.
[3]代丹.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討[J].中華少年,2016(24):123.
?誗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