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文
摘 要:新課標下,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改革進程得到重視,教師在探索中尋求各種具有創新性且新穎的教學模式。從目前的課堂情況來看,運用“任務驅動型”可以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主要體現在,以前上課不愛回答問題的同學,現在都在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以前,在課堂上不善于表達的同學現在都愛講了,但是,任務驅動型課堂到底是怎么樣進行分工、合作的,還有待研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任務驅動;小組合作學習;探究
目前,隨著教育理念的日益轉變,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課程改革是實施以來很大的轉變。然而,結合當前現狀可以看出,數學教學中仍舊存在著一些紕漏亟待解決。相較于小學來說,初中的數學知識深度和抽象性會得到提升,學生學習難免存在困難和阻礙。此時便需要教師通過適宜的方式來打開學生的思維,將任務法運用其中能夠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和向往,發揮其主動性,從而使得教學效率得到更深層次的提升。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
該教學法具有新穎性和創新性,能夠構建理想的環境,調動學習熱情。它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合理地運用教學的任務線索,巧妙地把需要學習的內容合理地運用到案例中,將課堂要點融入其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汲取知識。待完成任務后,選取與之相關的內容展開預習,深化知識架構,從中尋求更加高效便捷的方式,提升效率。讓學生學會如何發現問題,如何解決問題,最終形成問題由其提出,并由其自行解答的良好模式。
二、教學特征
(一)以學生為中心
許多的優秀學者認為,學習優劣主要影響因素是自身,并非一味地依靠課堂、依靠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應該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意識,主動從各個渠道索取知識,建立學習的自覺性,從而達到高效率的學習。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沒有主動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依賴考試的講解,還有很多同學依賴手機。例如:在解數學題的時候,稍微有一點難度就不想解了,直接用手機查找答案,這樣時間久了,學生就形成依賴性。因此,想實現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討這一目的,還需要做一定的努力。根據當前的狀況來看,教師主要起到的作用依然是監督和督促,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角色轉換,讓學生進行講解,以教師為引導,學生則是關鍵,發揮學生的積極作用,最終使任務驅動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二)以完成任務為驅動
教學中,教師應最大限度地發揮引導作用,實時巡查跟蹤學生學習狀態和狀況,明確全體成員對知識的領悟程度,而后對理解力相對較弱的展開單獨指導和講解,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完全地接受所學習的知識點。但是,學生上課的時間還是非常的有限,這樣就不能保證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教師都是在旁邊進行制動學習。這樣的話,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就應該對學生進行擴展訓練,讓學生能夠更充分地利用課余時間。例如:在上課之前讓學生適當地預習,在課之后留一定的問題,讓學生課后進行探討、研究、解決問題,將知識充分地和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增加學生學習的意識及自覺的能力。
三、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優點
(一)有助于轉變教學思想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對其提出了自己的認知,認為好的先生不應該是以教書為目的,而是要以教學生學為目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的教學觀念要跟隨時代潮流,及時對其進行更新,并對以前的教法進行改變。任務驅動法,作為一種新穎的方式,其蘊含的思想十分先進又極其貼近現實。運用時要精心設計任務,對知識點的劃分也要貼近實際狀況,此外,還可在其中添加情境,讓學生融入其中受到知識感染。在此環境中,學生各方面機能都得到了激發和調動,從而做到“樂學、好學”。
(二)有助于創新教學方法
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講臺上照本宣科地講,學生則在課堂上機械地聽,此模式下,根本達不到自覺學習的目標。這種教學方式就是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一直依賴于教師,教師也是一直在講,根本不重視學生有沒有掌握知識點,讓學生沒有時間去思考、探索問題。結合任務驅動教學來看,此模式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的觀念,各種問題由學生自主去發現,在發現后自己去進行探究和解決,教師在其中僅僅是導向。如此一來便與新課標的要求不謀而合。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的思考、探究、思維、主動性和創造力都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使課堂充滿民主、個性。
總而言之,通過任務驅動法展開教學,是目前課堂中最有效和高效高質的學習方法,這種方法就是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具備優異的協作和極高的學習效能。我們也要不斷地引導、長期對學生進行培養、積極地指導學生學習如何掌握知識的要點,通過反思創造更加有效的方案。
參考文獻:
[1]戚小娟.任務驅動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建設的探究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7(47):131.
[2]彭志娟.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15):41.
?誗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