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日益高漲的教學形勢下,傳統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已經無法在新課程改革中立足,更不能很好地適應新教育形勢的發展,改革迫在眉睫。初中體育教師要以課堂為基礎,以學生為媒介,以自身為主導,擺正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在教學中承擔的角色和責任,透徹地研究教學方法和模式,尋找適宜新課標的教學途徑,積極地探索和研究促進新課程標準實施的教學策略,切實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滿足新時代背景下教育教學的需求。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堅持體育鍛煉可以強身健體,體驗快樂,促進身心協調發展,增進健康。因此,必須加強初中體育課的教學質量的重視。現代素質教育對初中體育教學的質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已經沒有辦法滿足現代學生的需要。教學質量體育教學是訓練學生運動技能,增強體質,鍛煉體能,促進學生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發展的重要基地,因此,提高初中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尤為重要。本文從實際出發,結合學生實際學習需要,從多方面探討如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
一、引導學生發揮自主意識
所有的學科都遵循新課程標準的內容,初中體育學科也不例外。初中體育教師要以新課標中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開展教學活動,倡導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的過程中,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以健康的心態和樂觀的心情融入到教學中,體會到課堂主人的優勢,促使學生自主意識的充分發揮。這就要求初中體育教師為學生設計教學,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既要通過體育活動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及運動技能,也要發展學生的智力,啟發和培養他們正確的學習動機,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當中來,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在“跨欄跑”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特點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技術,提高運動成績;對技術差、沒有熟練掌握技術動作的學生可以適當降低高度,并安排一些必要的輔助練習、誘導練習、轉移性練習和體能練習,并及時糾正他們技術動作,對于學生的進步,要加以肯定和鼓勵,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們逐步找回學習的感覺。總之,只有正確認識學生,把握學生的共性特征和差異性,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立足實際,精心備課,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教師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首先要把課堂還給學生,重視學生參與課堂的互動,樹立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使體育成為學生自覺的行動和未來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知識和體能訓練的理解,也有助于學生對能力的掌握。
二、轉變體育課堂教學模式
在當前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體育課堂的教學模式,盡可能的豐富體育教學。在教學中嘗試引入體育游戲,將傳統課堂進行轉換。例如,當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排球練習的時候,可以將手中的排球投遞設計成一種傳遞游戲,最終看哪組順利完成任務。在進行籃球運球練習的時候,想象著走過的路線是“尋寶路線”,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最終達到教學的發展。除此之外,在當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意識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整體而言,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種對新鮮事物存在高度興趣的階段,此時需要教師加強引導,以適應學生的成長需求。在轉變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嘗試打破一如既往的室外教學,嘗試將學生帶回教室,進行一些健康知識的普及、視頻的觀看等,體育教學需要不斷打破常規,需要進一步實現體育教學的發展,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的發展。
三、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在體育課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性別、學習能力、身體素質來劃分組員,形成體育學習小組,每組2-6人,每組的綜合能力要差不多。當老師在教授一個動作后,可以安排小組相互學習,相互練習。小組學生還可以相互糾正錯誤,這樣就能夠提高課堂的效率。比如在排球課上教授《正面雙手傳球》,這個課程的難點在于學生要掌握傳球用力順序,分別是蹬地,伸膝,伸腰,手指手腕屈伸,學生要學會利用球壓,使手指手腕產生的反彈力將球傳出。老師在知識講解以及做動作要領示范后,可以安排兩名學生相互傳球,互相觀察對方的動作,完成基礎訓練。然后可以安排小組4-6個學生進行排球向上接力游戲,小組隊員呈縱隊站立,第一個學生把球墊到空中后迅速離開,第二個學生馬上來到球下方的位置并迅速墊起下落的球,依次完成,完成次數最多的小組獲勝。這種小組合作學習,使得學生在練習和游戲中相互配合,共同進步,達成有效的教學成果。
四、培養學生體育精神
體育課不僅要鍛煉學生身體素質,強健學生體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體育精神,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明確教學目標,堅持圍繞學生價值觀、情感和認知的培養三個方面確立教學目標,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水平,實現體育教學的目標。例如,決定勝負的關鍵有時并不在于個人的實力,像是拔河,個人的力氣再大如果團隊不能通力協作,發揮合作的技能,那也不可能取得最后的勝利。因此,我們首先要讓學生明白他們是一個集體,給他們講筷子的故事,讓學生認識到團結力量大,從而在拔河過程中以集體為中心,團結協作,將自己的力量貢獻給集體。失敗時也要明白并不是個人的原因導致失敗的,而是全隊的配合出現了問題。這樣一來,同學們就會思考取勝的關鍵,共同商議對策,做到勁往一處使,從而取得更好地成績,促進學生合作技能、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識的培養。
結語
總之,體育課要達到高效課堂,體育教師必須牢固樹立高效教學的理念,確立高效教學的學生觀,正確理解和把握體育課程的核心理念,并把體育課程的核心價值知識有梯度地融入到體育課堂中去,讓每一個學生的體育技能、體育意識、體育精神都得到有效地提高,體驗到體育教學的美感和快感,這樣的體育課堂才是高效的。
參考文獻:
[1]賴志權.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時代教育, 2017(4):136-136.
[2]王世貴. 提高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 新課程·中學, 2017(2).
[3]舒紹蘭. 新課程標準下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 新課程·下旬, 201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