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藝
學生進行音樂教育的過程中,通過對音樂的欣賞,能夠感受音樂節奏、曲調等方面的變化,加深對音樂的記憶力,相關的研究實踐證明,初中時期的音樂教育可以加強青少年的記憶力,多聽音樂可以幫助青少年發展記憶力。當前我國初中音樂教學發展還不夠完善,我國各方面的工作都還不能達到國際標準水平,要適應音樂發展的需要,必須總結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我們教育工作人員一定要在具體的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改進,促使我國青少年初中階段音樂教學逐步走向成熟。
一、以情帶聲
在解決了重難點之后,進入到歌曲的演唱這一環節,演唱歌曲是學生易于接受和樂于參與的表現形式。歌曲技能的練習,應結合演唱實踐活動進行。利用電教手段,創設與歌曲表現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帶聲,聲情并茂。例如,我在處理歌曲《保護小羊》時,播放Flash動畫,我是這樣激發學生情感的:“在一個春天的早晨,天氣非常晴朗,花兒張開了笑臉,小草隨風舞蹈,幾只小羊離開了媽媽的懷抱來到草地上,他們有的在吃草,有的在頂角,玩的可高興了……
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心請來演唱第一樂句?”學生看著美麗的動畫情不自禁地用優美的聲音演唱出了第一句。接著畫面上突然出現了三只狼,小羊邊跑邊叫,小鳥急得拍翅膀,正在這時大象來了,舉起了長鼻子;狗熊舉起了大手掌;小刺猬、小獵狗都來了,最后三只狼嘰里咕嚕滾下了山坡。看到這,學生禁不住歡呼起來,演唱熱情極為高漲,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創造性地使用了自制打擊樂,如用鉛筆有節奏地敲小盒模仿小羊的溫馴,用手拍書、用筷子敲紙盒等模仿各種動物,邊演唱邊敲擊,培養了學生演唱的自信心,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使學生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情感的陶冶。
二、感受表現歌曲
教師創設特定的情景,使學生在學會歌曲后充分宣泄情感,“歌詠不足,則手舞之,足蹈之”。例如,在學習《小動物唱歌》的最后環節,運用多媒體課件放映出大森林的一些畫面,營造出一個與音樂相符的環境氣氛,然后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愛好每人扮演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有好多同學喜歡扮演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的小烏,起伏有致,如似鳥兒在樹林中盡情地對答歌唱;有的同學扮演可愛的小貓;有的同學兩手指豎起放在頭頂,扮演可愛的小兔子;有的扮演小樹在微風中隨風搖擺等等,他們邊演唱邊自由地舞動,全身心地融入音樂情緒中。這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又起到了培養學生創造力的作用。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招一式地教給學生,學生的積極性也不一定高,當利用電教手段后,情況就大不一樣了,給學生放一段與教學內容相關或相同的舞蹈錄像資料,讓學生觀看并自由模仿,然后再利用學到的動作,自己根據歌曲進行動作的創編。將教學融于多維互動的學習活動之中,并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閃光的思想火花進行精彩的質疑提問,點撥引導,既促進了教師的教學,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抓好課堂教學
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初中音樂教學總結。努力做到通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并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初中的音樂欣賞課還加入了一項讓學生自己介紹音樂,表達自己藝術見解的實踐活動,這也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煉。
情感、興趣、樂理、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掌握了樂理知識才能更深層次地感受、理解音樂。為了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于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
四、聯系生活實際,開展實踐活動
音樂源于生活。在教學中,我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現實世界中尋找音樂題材,讓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聽到音樂,感受到音樂。
波利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發現,因為這樣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的規律、性質和聯系。"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動手中學習,在動手中思維,讓學生在動手、思維的過程中探索、創新。例如,我要學生從我們的身邊尋找動物世界中的音樂和節奏,載客后我還要求學生為常見的一些場景設置音樂。使學生在活動中探索調查的方法,體會音樂的樂趣。
五、發揮合作優勢
合作研討,即在課堂中學生以小組形式為學習群體,突出學生的協作與討論,充分利用集體的力量,共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素質的提高,小組由不同性別、不同成績、不同能力的學生組成,使優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鍛煉,后進生得到幫助,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同時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發展。我認為這樣的教學,既發揮了學生之間的互補作用,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使學生的思路得以開拓,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鍛煉。
六、師生互動
受到傳統音樂教學模式以及思想的影響,當前初中音樂課堂中的師生互動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師生互動的效果。第一,師生開動的方式較為單一。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仍然將自己視為課堂教學的中心,享受著控制學生課堂學習行為的過程。在這樣的師生互動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地位。教師往往是主動互動者,教師先與學生互動,學生才沒有選擇地配合教師,很少主動與教師互動。單一的師生互動形式,影響了教學反饋,也影響了初中音樂教學的最終成效。第二,師生互動流于形式。之所以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實施師生互動,是為了促進初中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讓師生互動行為輔助音樂教學。同時,師生互動也應當是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但當前初中音樂課堂中的師生互動都過于傳統,課堂中的簡單問答被教師視為師生互動。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視為教學活動的一場秀,影響了師生互動真正意義的發揮。第三,師生互動無沒目標。缺少科學合理的目標,師生互動行為就是盲目的,是沒有意義的。許多教師因為教學改革提倡師生互動,就在初中音樂教學實踐中實施師生互動,并沒有考慮到音樂教學的實際需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