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艷
摘要:目前課程改革正在進行中,課程整合作為一項重要的任務正在開展,而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工具也日益被人們重視,尤其是如何與學科有效地進行整合成為了當前人們關注的問題。信息技術在學科課程中的有效運用能促進變式教學,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的認識,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本文就如何開展數學教學和信息技術教學的整合作了一些粗淺的探討。
關鍵詞:數學;信息技術;整合;創新
一、換位教與學
我們知道,所謂的學科有機“整合”,其核心就是要我們把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中去,在教學實踐中合理的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得到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甚至三維虛擬現實等多位信息用于課件制作,充實教學容量,豐富教學內容,運用教學方法更加多樣,更加靈活。所謂的學科整合,決不僅僅是簡單的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與傳統的教學手段想疊加,更不是僅僅使用幾張幻燈片,用一用事物投影,而是將信息技術真正的為教學服務。實現學生的學習過程交互化;學習環境的時代化,全球化。
課堂上,學生面對電腦,在強化了演示作用的同時,更加大了互動作用的發揮,從而有效的促進了師生在教與學雙邊的活動。在這一互動中,又涵蓋了以下三方面的互動:
(一)師與生之間的互動
由于有了信息技術平臺的支持,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變得簡潔明快,如:教師希望引導學生發現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師用學具演示時,強調學生不要講話,仔細看老師動手操作的演示,可是課堂上還是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可當老師說,看電腦時,全體學生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電腦屏幕上,認真看課件的演示,從而明白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就是三角形的面積。在結合教師說明的同時,使學生很快找到了感覺,快樂的情緒自然表現出來。
(二)師與電腦的互動
教師在操作電腦時,由于做了充分的準備,所以操作起來輕車熟技,而電腦教學程序的設計則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活動和教師的教學指導。老師在操作過程中的自信、自如,更是有效地促進了教學活動的發展。
二、高效運用信息技術,生活中感悟數學。
我們知道,數學教學必須注重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感興趣。比如教學《年,月,日》教學中,首先應該抓住學生年齡特征,利用課件中的時間小精靈來引出時間的重要性,引發小學生的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
為突破教學由于地域、時空等因素的局限,利用課件把相關的影視資料、動畫、圖像巧妙的加以組合,在教學中播放,有利于學生跳出書本的局限,拓寬知識面。如"元、角、分的認識"和"千克、克的認識",是小學數學教材中學生比較難掌握的學習內容。教學中創設一個"虛擬現實"-超市情境。"超市"里琳瑯滿目的商品,分為學習用品區、生活用品區、兒童玩具區、食品區等。這些都讓學生興奮不已,極大激發了他們強烈的參與欲望,迫不急待地想在網絡中做"顧客"。根據電腦顯示,學生可以自己充當售貨員,點擊食品到秤上去稱,然后根據單價算出金額。也可以是"顧客",自由地去花錢購物,將手中的錢計劃著去用,學習熱情空前高潮。其間,學生主動參與互動,得以充分展示,每個學生自然地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通過信息技術緊密地整合在一起,縮短了教材內容和生活經驗之間的距離,既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興趣。
我運用多媒體技術導入新課,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是他們產生學習的動機。在我《數字與編碼》一活動課時,從網絡上搜集的有關編碼的圖片制作成一段影片,再加上效果和音樂,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激發了小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對數字與編碼之間的聯系充滿了濃厚的好奇心。這樣的引入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產生了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的。
(一)讓信息技術成為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金鑰匙
有些學生認為學習數學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對數學的認識僅僅停留于乏味的計算,對數學沒有學習興趣。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要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讓學生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我們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網絡媒體讓學生從書本上學習數學知識擴展到從生活中獲取相關信息。網絡資源圖文并茂,信息量大,獲取信息便捷快速而深受學生的喜愛,如果能有效的運用網絡等信息技術手段將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將樂于去了解數學,學習數學。
(二)讓信息技術成為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催化劑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使學生能夠掌握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新穎的教學環境,將課堂教學從以教師講授為主轉為以學生動腦動手自主研究、小組學習討論交流為主;利用信息技術把數學課堂轉為"數學實驗室",使信息技術的運用成為學生學習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便于學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檢索、分析、評價、轉發和利用的技能。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得出結論,創新精神與能力得到發展。
(三)讓信息技術成為提高學生數學運用能力的助推器
數學教學中,鞏固性練習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形成能力的重要保證。練習既要講究精練,又要有一定的量,同時要及時反饋,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達到舉一反三目的。教師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形象生動的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欲望。
二十一世紀,是數字化信息時代,是充分展示學生品質的時代,數學的課堂教學要適應時代的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形成把書本知識與社會信息通過電腦有機的結合,從而實現傳授知識與自我探索知識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未來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給課堂教學帶來從形式、內容到教學模式的變革。教師只要適時、適度、適當地運用新的教學媒體,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把學生置于教學的出發點和核心地位,應學生而動,應情境而變,課堂就能煥發出勃勃生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