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忠
摘要:在小學階段,對學生最重要的三門課程就是語文、數學、英語。小學時期是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對外界事物最感興趣的時期。在小學的數學教育過程中,學生很容易會對某些知識感興趣,但是,卻很難對所學知識保持興趣。往往是前期學得特別認真,中期開始走神,后期就已經完全聽不進去了。再加上數學本身就是一門嚴謹的學科,計算的每一步都要保持嚴肅認真的態度。這對于好動又毫無定性的小學生而言,上數學課簡直就是度日如年。所以學生就很容易對數學這門課程失去信心,這就直接導致了小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積極性不高。新一輪的課改的不斷推進要求老師要加強對學習的過程的關注,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情感激發和體驗。要徹底改變以往單純的知識講授,讓學生帶著積極地情感和活躍的思維來主動學習。在學習中獲得知識,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激發興趣;吸引目光
一、 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科學研究表明,學生對某個教師的偏愛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上課的積極性。很多時候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會取決于任課老師的個人魅力。學生要是喜歡某個課程的教師,那么學生對于這門功課就會學得特別用心。有些學生甚至會因為喜歡某個教師而特地去模仿其言行舉止,這就是“愛屋及烏”。教師在進行教學指導時,一定要和學生保持良好的關系,這會讓教學活動的進展事半功倍。
數學老師要想讓學生喜歡上你,就必須做到以下四點:1、學會幽默。不管是教學活動還是平時與人交往,人們都更加傾向于傾聽幽默的人的意見。學生也是這樣,教師使用幽默的語言教導數學,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也會隨之提升。2、關注到每一個學生,不管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小學時期正是需要被人肯定的時期,除去在家里的時間,老師是學生在校期間見到時間最長的人。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不可謂不大,所以老師對學生關心,學生就能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任何人都不會拒絕關心自己的人,老師關心學生,就在無形之中拉近了彼此的距離。3、寬容地對待學生,哪怕學生在課堂上調皮搗蛋。有的老師特別喜歡在上課時將平時成績不是很好又喜歡調皮搗蛋的學生點起來罰站,但是這樣就會給學生造成一種老師很喜歡體罰學生的既視感。那么,教師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都將功虧一簣。上課數學課時,有學生調皮搗蛋。數學老師可以讓學生起來回答一個剛剛學過的問題,如果學生回答不上來,老師可以讓這位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唱一首歌。再叫另外一個認真聽課的學生給這個學生講一遍,這樣不僅可以提醒這位上課不認真的學生,又可以鼓勵某些上課認真的同學。數學老師這樣做,一舉兩得。4、多和學生聊天。鼓勵學生碰到麻煩的時候多找老師談心聊天,和學生聊聊自己碰到相同困難時候是怎么樣的。分享自己的個人經歷,在潛移默化中教導學生做人的道理。
二、 創設趣味教學的良好環境,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上文也提到過,學生很多時候并不是對數學不感興趣。吸引學生的目光并不難,但是要讓學生長期對數學保持興趣才是最難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向學生提問時善于使用藝術,創設趣味教學的良好環境。將教學知識點設計成富有趣味性和探索性的問題。吸引學生深入思考,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比如:在學習年月日時,可以問學生:有沒有今天生日的學生?有的話可以向學生提問:這位同學今年已經過了第7個生日了,那么這位同學今年是多少歲了呢?趣味教學主要是靠教師對課堂的領導,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趣味性,教師要利用各種方式讓學生最廣泛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比如老師在課堂上講解一道題目,老師可以再出幾道相同類型的題目,讓學生在自己的位置上作完后再點幾個學生到黑板上來寫出解題過程。再讓其他學生來批改題目,再充當“小老師”給學生們講解自己的思路。還可以根據學生們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來設計問題,比如說學生們都喜歡看《熊出沒》。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問:熊大有一片菜地,它每天可以收10顆白菜,但是熊大和它的弟弟熊二每天要吃掉3顆白菜。問題是:熊大一個月(30天)能存多少顆白菜?讓學生在具體的算數中,一邊列出具體式子。讓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計算,在這個過程中就能夠自然而然地激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三、 靈活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科技在進步,時代在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徹底改變了以往教師在講臺上憑借語言空洞地描繪知識的教學方式,使用圖文結合的教學方式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到老師所教授的知識。比如:老師在教導學生圖形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體會到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的區別。可以給學生放映自行車的圖片,再問學生:自行車的輪子是什么形狀的?這樣的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可以豐富課堂。還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能夠引發學生的關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結合書本知識再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
總結:在課堂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最重要的是吸引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只是一味地傳授知識。教師以自身為主體,不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這樣的學習是沒有效率的,一定到老師和學生配合,才能達到有效學習的教學成果,才能提高數學教學的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劉美華.《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 云南教育》 2002第13期
【2】張銳梅.《小學數學》 《“自主學習”教學方式有效性的研究》 《中國科技博覽》 2008年第16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