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倫+賈春艷
摘 要:隨著新課標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和優化,我國的中學教育也在不斷改進。在新課標改革中,提出了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師正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并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機會進行自主學習探究思考,從而提升學生的個人綜合能力和對于知識的理解以及應用。綜合實踐活動和教學的融合就成為了一個十分優越的選擇。需要進行引導,讓學生通過自主的探究思考,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性,進一步提升中學的綜合實踐活動給學生帶來的提升和發展。主要闡述了在新課程背景下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創新性探究的必要性分析及具體實現的策略分析。
關鍵詞:中學教育;實踐活動教學;創新性培養;生本教育理念
一、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創新性探究的意義分析
(一)教育發展以及教學的需要
在新課標改革下的中學教育中,越來越多的新模式應運而生。傳統中學教育中,老師包辦式教學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也總是揮之不去,影響著每一個與教學相關的人。但是隨著教學的發展,傳統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限制早已暴露無遺。我們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我實踐探究機會,引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思考發揮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具創新性的結果,讓學生在自我調動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和提升,所以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創新性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
對于中學教育中的學生來說,他們不再像小學生一樣依賴于教師的存在進行引導學習,他們對于知識的獲取愈來愈獨立自主,很多學生都開始對每個問題存在自己的想法和解決方案。但在傳統教育中并不能夠很好地進行學生自主思考探討的平臺構建,限制了學生創新性的發展和學生個人能力的提升。每個學生都存在自己的獨特性和個性,傳統教育中唯分數論和應試教育意味著教育中學生的同化。在新形勢下的教育中,我們需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進行學生創新性發展的引導,從而得到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二、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創新性探究的策略分析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進行創新性探究已成了必然,我們在了解到新課標改革后對于中學教育的要求后,更應該結合綜合實踐活動進行創新性的融合。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新課程背景下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創新性的探究呢?接下來,我們來討論闡述幾個可選的策略:
(一)實踐活動教學內容的改革優化
對于實踐活動的實施來說,內容的確定就是成功的第一要素。我們需要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之前就做好正確內容制定方向的引導,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實踐活動的開展。傳統的綜合實踐活動開展中會存在學科性過強、娛樂性過強以及教學目標不明確等問題,導致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不盡如人意。我們在新課標改革后應該結合各科教學目標,進行合適的實踐活動內容的開設,以減少綜合實踐活動的限制。在綜合實踐活動的開設中,我們需要進行更加與時俱進,更加能夠引導學生挖掘自身潛力的內容開設,才能夠更好地發揮綜合實踐活動的作用,進行學生創新性素養的提升和對于學生個人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實踐活動教學知識情境的創設
在綜合實踐活動具體實施時,我們需要結合實踐活動背景進行一定知識情境的創設,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實施中,調動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自主探索和思考得到更加富有創新性的實踐活動結果。例如,在實踐活動選題過后,可以結合學生所選的實踐活動題目,引導學生進行資料的搜集和前期的準備,讓學生自主進行實踐活動的準備。隨后再由教師進行一定的引導和知識情境的創設,讓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選題,通過對于實踐活動背景的理解,從而在實踐中得到更多的發展和提升。
(三)實踐活動教學模式的多樣化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本身就充滿了靈活性和各種可能性。傳統教育中單一的包辦式教育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新形勢下對于教學的要求。我們需要在實踐活動的開展中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自主的探究學習和思考。例如,進行實踐活動小組模式的開設,在實踐活動教學中,團隊合作是十分需要的,而團隊合作能力也是學生一生中所需要的。我們應該多樣化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多樣化實踐活動模式的開展。小組互助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思考并提高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
在新課程不斷推進的背景下,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改革和優化,活動教學情境的創設以及教學模式的多樣化,進行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創新性的探究,以達到綜合實踐活動在新形式教育背景下的更好開展。
參考文獻:
[1]鄭有財.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之我見[J].教師,2014(18).
[2]張海朋.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的創新實踐[J].山西教育(教學),2014(7).
[3]呂增芳.教學模式多樣化的探索與實踐[J].品牌,2012(5).
注:本文系2015年河南省教育技術裝備和實踐教育研究立項課題(編號:PZS471)。
?誗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