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海軍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其新的教育理念對當代高中物理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眾所周知,物理是一門極具邏輯性的學科,加之知識的抽象性而使學生普遍感到難以理解。因此,學生要想學好物理,便必須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與解題能力。因此,教師于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也應務必重視對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彰顯物理課堂本色,不妨強調小“題”大做,如此方有利于幫助學生學好物理相關知識。
關鍵詞:物理課堂;解題能力;高效
由于高中物理中的大多數知識都有著極強的邏輯性,加之知識的抽象性而常使學生感到難以理解,進而導致了學生解題效率的低下。因此,為切實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教師需在開展物理教學過程中彰顯物理課堂本色,強調小“題”大做,讓學生掌握解題的技巧與方法,當學生懂得該如何去解決物理問題后,自然能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深入理解物理題目,挖掘潛在要素
高中物理解題的要點在于準確把握并理解題目,彰顯物理課堂本色,強調小“題”大做。尤其是針對題目中描述較模糊的語句更要時刻秉持質疑的態度去體驗,如此方有利于挖掘題目中潛在的決定要素,進而達到解題的目的。
如在條件語句“OA為遵從胡可定律的彈性輕繩”中便涉及許多的物理知識,這便需要學生對其進行充分的發掘方能對實際問題加以說明。如基于此條件語句我們可以得知,OA繩上的拉力滿足胡克定律F=kx,即表示繩上的彈力與繩的形變量之間成正比。而當物塊向右運動時,會因彈性繩的拉長而使F=kx的拉力變大。
又如,針對以下實例,在壓縮的輕彈簧上有一金屬塊m卡在了矩形的箱子中,在為箱子的上下底板分別裝上壓力傳感器后,其顯示的數值分別為F上與F下,此時,若將箱子呈豎直狀態放置,而金屬塊仍保持在上頂板之上,并將箱子以的加速度豎直向上做勻減速運動,此時的上下頂板壓力傳統器的顯示數值分別為6N與10N,假設F=■F下,那么箱子該怎樣運動才能滿足條件。
針對此題,具體的解決方法可通過應用牛頓第二定律,由此可得F上mg+F彈mg,結合題目條件F上=6.0N,F彈=F下=10.0N。由此可得m=0.5kg,考慮到此題目中有一關鍵條件,即金屬塊始終未曾離開過上頂板,因此可指彈簧的額外形變量沒有變化,且在此過程中,下底板的壓力傳感器顯示數值也保持不變,由此亦可明確解題思路,即結合F上=■F下,下=5N的條件,可通過牛頓定律得出F+gm-F=ma,此時的a值為0,由此可知升降機應是在做勻速直線運動或處于完全靜止的狀態
二、準確把握物理解題規律,指導學生掌握常用策略
高中物理中的各大知識點,彼此之間均有著一定的聯系,所以在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彰顯物理課堂本色,可強調小“題”大做。因此,不同的題型,其解題思路亦有一定的規律可遵循,若能掌握這種解題思路的規律,將極大提升學生的解題技巧與能力。當然,在此過程中,尚需選擇合適的解題策略,如與高中物理相關的假設、臨界值、數學模型等方法都是極為常見的解題策略。至于該選擇怎樣的解題策略則需結合具體的題型。
如針對數學模型解題方法的應用,主要是應用數學的運算以及推理能力,所以在考慮到高中物理的極值與數學知識的關系時,借由數學模式通常能有效揭示并反映出物理過程的本質及思想。就以三個共點3N、6N與8N為例,3點均在同一平面,求其合理的極小與極大值。針對此題,可首先將其構建為三角形,因而得出其合理的最小值為零,而合理的極小值為Fmin=0,Fmax=F1+F2+F3=17N。通過這樣小“題”大做,便能夠充分彰顯物理課堂本色,促使學生更加準確的把握物理解題規律,全面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三、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拓展學生解題思維
為彰顯物理課堂本色,強調小“題”大做時,教師首先應引導學生全面分析題目,結合題目中的已知與未知條件來挖掘隱含條件。其次則是要引導學生找出解題的關鍵,以此判斷該選擇怎樣的解題方法,如此方能幫助學生理順思路。最后才是引導學生結合已知條件進行逐層推理,切忌匆忙作答。如當學習“力學”的相關內容時,教師便可讓學生先依照題目畫出簡單的關系圖,在示意圖的引導下進行表達,如此不僅能讓學生對物理變化的感受更加直觀,且同時有利于減少分析題干的時間,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解題效率與效果。
四、建立錯題集錦,鞏固解題能力
高中物理是一門循序漸進的課程,其所設置的內容也是由淺及深。因此,作為高中物理教師,為了彰顯物理課堂本色,在強調小“題”大做的時候可觀察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并在模擬考試的過程中重點考查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點,以深化學生對物理重難點知識的認知,進而避免學生在面對同樣知識點時再犯下同樣的錯誤,從而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只有這樣才能夠讓物理課堂的本色充分凸顯出來,從而為增強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之,高中物理教學并務必注重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唯有致力于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方能確保教學的效率與質量,進而在促進學生掌握解題策略的同時確保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德歧.簡約教學,彰顯數學課堂本色[J].東方教育,2014(5).
[2]張雪元.營造綠色課堂氛圍,彰顯科學教學本色[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2):140.
?誗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