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黨在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艱辛理論探索的基礎上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既是全黨智慧的結晶,也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巨大理論勇氣、超凡政治智慧和舉旗定向的創新思想。這一思想既有豐富的理論內涵,又有嚴密的邏輯體系,更對我國今后的發展具有指導意義,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又一次實現與時俱進的重要標志。
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邏輯
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創新的一般邏輯是:遇到了新問題,老的理念、思路、辦法無法有效回答和解決這些問題;為了解決新問題,黨在集中全黨智慧基礎上提出新的理論體系,并以此做出新的戰略布局和制度安排;在新的理論體系指導下,新的重大問題的解決有非常明顯的成效。這是中國共產黨近百年奮斗歷程的歷史事實,也是黨理論創新的歷史經驗和基本特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是在這種邏輯的引領下形成的。
1.新思想的現實條件。十八大以來,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改革開放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遇到了很多新情況新問題,原來的粗放型發展所依賴的高耗能高污染、重經濟輕社會等理念和辦法,越來越不適應新時代的要求,越來越無法應對新時代的挑戰,改革發展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變得越來越尖銳。整個社會在黨的建設、黨的領導、社會建設、文化軟實力提升及國際良好環境營造等方面都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新問題的出現都呼喚一系列治黨治軍治國的新思想新戰略新部署,并作出相應的戰略布局和制度安排來指導整個國家發展開創新局面。
2.新思想的布局安排。面對新問題,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究竟需要一個什么樣的執政黨、怎樣建設黨的時代新課題。這一認識的指引下,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集中全黨智慧的基礎上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使中國發展進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發展新階段;黨治國理政進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形勢;國家發展目標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為我國今后的發展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智慧。
3.新思想的明顯成效。新思想要進行新實踐,新實踐要有新成效來檢驗它的適應性和正確性。黨的十八大后的五年,中國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就是新實踐使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面貌煥然一新。我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比如,在過去五年中,黨風政風不正的問題產生了飛速的好轉;黨群關系面臨嚴峻挑戰的問題明顯得以改善;信息技術領域落后的問題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國際話語權不足的問題實現了飛速的扭轉等等,都是在新思想的指導下,國家發展所產生的明顯成效。
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十分豐富的理論內涵,構成了完整的思想理論體系。
1.新時代概念的提出回答了中國發展的歷史方位。新時代概念是該思想對當代中國發展的歷史方位的明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開拓前進,實現了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社會歷史任務,而當前正站在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交匯期,也就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啟。十九大報告從五個方面揭示了這個“新時代”的內涵:①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②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③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⑤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2.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的判斷回答了中國發展的內在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做出這一新判斷是基于中國發展的內在要求所作出的新判斷。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了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指日可待,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長。同時,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3.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強調了黨對中國發展的領導。偉大的事業需要堅強的領導力量。十九大報告從黨的領導主體和客體層面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強調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全黨全國人民必須增強“四種意識”,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4.“八個明確”指出了新思想的基本內容。十九大報告用“八個明確”深刻闡述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目標指向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四個全面”,強調堅定“四個自信”;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這“八個明確”相互貫通,內在一體,構成了該思想的基本內容,形成了一個邏輯嚴密、內涵豐富的科學理論體系。endprint
5.“十四個堅持”部署了貫徹落實新思想的基本方略。再好的思想,多沒有好的貫徹落實方法,不僅起不到推動實踐的作用,還有可能阻礙實踐的發展。十九大報告以“十四個堅持”全面部署了貫徹落實新思想的基本方略。即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做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意義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它必將對中國的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1.在理論上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根植于推進中國“整體轉型升級”的新的歷史性變革之中,基于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國實現“強起來”的歷史方位上所進行的思考;是結合中國發展實際,站在歷史新變革、歷史新方位、矛盾新轉化、歷史新使命、時代新課題和成果新拓展的高度對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飛躍。這一創新思想聚焦于對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分析和解決,形成于對“四個偉大”工程的推進,源于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課題的解答;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且具有原創性、標識性的新表述;是解決中國問題和人類問題的中國智慧。
2.在實踐上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道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分別從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重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全面發展、增強“四種意識”,堅持從嚴治黨的建黨理念以及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等層面完善和升華了中國道路基本內涵和制度安排,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同時也為世界發展實踐提供了中國方案。
3.在話語體系上使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話語體系上構建了“理論中國”,對內提升了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生命力;對外構筑了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話語能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集中體現在強調研究中國道路的理論、制度、文化的政治意蘊。是運用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結合中國具體國情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它突出共識表達,著眼共同發展,科學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中國理論文化爭取了制度性話語權。同時也集中展現了中國主張的世界多樣的世界觀、國家平等的國家觀、文明互鑒的文明觀、包容發展的發展觀、互利普惠的利益觀等一系列中國智慧的核心內容,指明了一條指導世界發展的“馬魂、中體、外用”的“中華新文明”。
作者簡介:劉平海,男,副教授,現為中共寶雞市委黨校行政管理與法學教研部副主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