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玲
摘 要:英語閱讀在日常教學、英語考試中都占據了重要地位,閱讀活動的開展不能從整篇文本入手,逐句逐詞地進行分析,而是應該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在研究中提出,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學會精讀、略讀、跳讀等多種方法,從文本中找準中心句與結構脈絡,對其中的內容進行更為精準的理解。
關鍵詞:逆向思維;英語閱讀;中心語句
逆向思維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指的是排除復雜語句內容的干擾,從作者的寫作思路入手,在找準中心語句、理清結構脈絡、略讀文本案例等基礎上開展高效精準的英語閱讀活動。這種活動的開展更有利于學生把握作者的寫作用意,在閱讀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水平素養。
一、尋覓中心句子,領悟主旨
中心語句在一篇文本中能夠突出其觀點,點出文本的主旨內涵。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從內容繁雜的文本中找到這些中心句子,從中了解作者的立場觀點、主題思想。中心句子的分布一般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多分布于文本或者段落的開頭部分,而之后的內容多是對中心句子的展開論述,圍繞中心進行進一步的闡釋。
例如,在教學必修一Unit2的課文“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的過程中,我就指導學生通過略讀、跳讀以及精讀等方法,完成Find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這一任務。學生通過不同的閱讀方法,找準了文本中的中心句子:Para 2. Native language speakers can understand each other even if they dont speak the same kind of English...通過這幾個中心句,學生能夠更為準確地了解作者的觀點,根據作者的寫作脈絡了解英語學習的重要性,這樣才能為后續閱讀活動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注意承上啟下,把握結構
為了呈現出完整的脈絡結構,在英語文本中通常會使用一些句子來銜接上下文。學生必須要從整體結構入手,在理清文本內容的同時,能夠較為清晰地整理情感發展的整個過程;另外,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串聯上下文的內容,引導學生從系統的角度入手掌握作者的寫作思路,從而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練習之中,促使學生的寫作水平、閱讀能力都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以必修三Unit1課文“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的教學中, 除了對中心句的掌握以外,這篇課文還以“Todays festivals have many origins, some religious, some seasonal and some for special people or events”為銜接句,既對上述節日的由來進行了簡單的總結,同時也為下述文章中介紹各種節日進行了詳細的介紹,讓學生能夠對不同的節日有深刻的認知。在學生掌握了文章的結構脈絡之后,我讓學生進行模仿寫作,選擇節日的食品、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等題材,在自己的文章中也學會利用小結、承上啟下等描寫的手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略讀文本案例,留出時空
在一篇文章中,為了闡明自己的觀點思想,通常情況下作者會用案例來加以證明。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略讀、跳讀等活動的基礎上,略過一些細致的描寫,讓學生更能準確地把握核心信息。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學會略讀案例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對文本進行“掃視”,找到關鍵的信息;在略讀的過程中,學生不需要了解每一次詞語的含義,這樣才能為深入了解文章主旨,把握關鍵信息,騰出更多寶貴的時間。
例如,在教學必修二Unit4課文“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的過程中,我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對課文的內容進行簡單的整理,在省去細枝末節的基礎上整理出文章的主旨思想:“Daisy flew to Tibet,Zimbabwe and a thick rainforest on a flying carpet,seeing the endangered antelope,the well protected elephant and a millipede,making her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wildlife protection.”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開展模仿練習,先根據自己的寫作目的整理出文本的主旨內容,隨后再以此為基礎上對內容進行擴充,通過案例的豐富來讓整篇文本的內容更加充實。
四、跳過特定稱謂,挖掘內涵
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發現,作者通常會引入一些名人的言論來為主旨思想的闡述提供支持,并且會使用同位語、定語從句等不同的形式來對名人的具體身份、生平信息進行介紹。但是這些內容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閱讀的負擔,且會對主旨內容的掌握造成干擾。對此在實際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不再拘泥于這些名人的名字、生平簡介,跳過一些特定的稱謂,挖掘invent, study, insist等名詞來找出更多的觀點思想。
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跳過一些特定稱謂的閱讀,我經常提供一些案例,讓學生能夠從中整理出主要信息,加強自身的閱讀效率。例如,我曾經提供給學生蘇格蘭著名勵志學家Samuel Smiles的名言:“Men who are resolved to find a way for themselves will always find opportunities enough; and if they do not find them, they will make them.”并且引導學生從這一例句中跳過一些特定的稱謂、復雜的闡述與內容,整理出主旨內容:“Everyone should seek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通過這種經常性的練習,學生不僅能夠累積更多的名人名言,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能夠最迅速地把握各類信息。
總而言之,閱讀訓練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占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掌握略讀、跳讀、精讀等不同的閱讀方式,讓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提煉出文章的主旨信息,把握文本的整體結構。另外,教師還應該將文章閱讀與語言的組織運用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為提高學生總體閱讀水平找到正確的途徑。
參考文獻:
邵志倩.逆向設計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英語,2016(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