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友香
摘 要:分析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現狀,并從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出發,來探索在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音樂教學的策略。初中音樂的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初中生的綜合音樂素質,首先分析初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再具有針對性地提出教學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音樂;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與深入,初中音樂教學要逐漸以初中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從而使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感受音樂的魅力,體驗到學習音樂的樂趣與美好。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還要對音樂的歷史文化展開講解,讓學生掌握相關的藝術知識和豐富學生的藝術氣息。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音樂教師應積極改變自身的教學模式,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目的,推動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一、初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音樂課程只在乎形式
在初中學校的音樂教學課堂上,我們可以發現,音樂課出現被數學、語文、英語等科目占據的現象,從而很難保證音樂課的上課時間,這不僅會影響音樂課的教學質量,還會影響其效果。除此之外,音樂是一門需要長期進行努力的學科,在短時間內很難學好。而普通初中學校,為了追求高升學率,九年級音樂課常會被大面積消除。在這樣的教學形勢下,既沒有課時的保證,也沒有學校的相關支持,音樂教師很難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
(二)音樂教學內容較為單調
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教師沒有多樣化的教學工具,只有一本音樂教材,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的內容進行教學。對于一些比較重點的音樂知識,教師會注重知識理論的講解,而缺少了相應知識的擴展。因為音樂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學科,知識理論是基礎,實踐才是根本。傳統的教學形式會導致學生一知半解,以致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單調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感覺音樂像一門課程一樣,是一種書面化的形式,而不具有實際的現實意義,這樣就很難滿足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要求。
(三)傳統教學模式落后
大部分的初中學校,在音樂的教學課堂上,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記。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之間也會缺少必要的音樂交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音樂課堂的氣氛壓抑,提不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這個時候,教師需要創新我們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音樂教學策略
(一)高度重視音樂教學課程
在核心素養的教育背景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與深入,初中學校應該認識到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并應該嚴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來完成音樂教學任務。在保證音樂教學的課時下,還應該得到學校的相關支持,加大音樂教學的硬件設施投入,保證音樂教學的質量。
(二)豐富音樂的教學內容
教師應該將音樂教材作為教學的范本,由于教材是大部分知識的濃縮,并不能代表全方位教學內容。例如,在學習《漁家姑娘在海邊》時,教師應該與學生進行相應的互動交流。首先,教師先對學生進行一個范唱,然后再帶領學生一起唱一遍。在結束之后,教師要找出學生在演唱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要求學生和老師一起認真思考。同時,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對上課時演唱歌曲錄像進行回放,讓學生在通俗易懂的教學中,從被動的學習轉為積極地探索,師生都可以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為了豐富音樂教學內容,在演唱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漁家姑娘在海邊》的場景進行想象,在想象中,感受作者的創作情景和創作情緒。與此同時,讓學生通過律動、故事或者畫畫的形式把感受到的情感表現出來。
(三)創新教學模式
在核心素養的教學背景下,初中音樂的教學模式要積極地進行改變,為我們的音樂課堂帶來新的氣息。例如,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滲透“合作”的思想,也是核心素養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小組成員之間積極、互動、互助地一起學習,取長補短、集體鉆研、共同進步,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鼓勵學生參與合作探究學習活動,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合作能力及探究精神給予認可,使學生始終保持合作學習的熱情。在整個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一個輔導者,學生是主體,最大限度地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使學生在合作中懂得協作的重要,并在其中獲得成功、得到快樂。奧爾夫曾說過:“讓孩子在合作中共同實踐、一起去創造音樂是十分有意義的。”教師們都來試試這種教學模式吧,合作學習是當今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之一。
(四)積極運用多媒體的教學工具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在教學中應用得十分成熟,并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特別是由于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像這樣的特點,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因此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現代教學手段,以其非凡的功能而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使課堂輔助教學技術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音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較多的知識,切實地解決教師無法講清課本中的某些重點、難點,達到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果之目的。例如,在學習《流浪者之歌》時,由于這是一首印度歌曲。在初始階段,教師可以播放印度舞蹈,了解印度歌曲的特點,從視覺上吸引學生。在正式講解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多媒體展示課前搜集的資料,比如,印度的風土人情、文化習俗、音樂表演等,讓學生投入學習中。
在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應該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采取具有針對性的建議策略,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學生的音樂情操。本文從高度重視音樂教學課程、豐富音樂的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積極運用多媒體的教學工具四個方面闡述了初中音樂教學的策略,以期推動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提升初中音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于春霞.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的對應之策[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8):126-127.
[2]聞英莉.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的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3(45):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