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各高職院校普遍開設《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但是在實踐教學中,教學體系、教學手段、考核環節還存在很多問題,嚴重影響了高職學生的能力培養。針對《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全面的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探尋實踐教學改革成功之路。
關鍵詞:市場調查與預測;實踐;教學改革
一、前言
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應用型、技術型人才,高職教育側重滿足社會的行業需求以及學生的職業發展。市場調查,是輔助企業進行信息收集處理的基本工具,因此,各高職院校普遍把《市場調查與預測》作為專業基礎課,但是從目前高職《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設置和教學情況來看,普遍存在教學方法簡單生硬、忽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考核方法單一等問題,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的教學模式往往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把理論知識真正轉化為學生的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應用能力。
高職《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是綜合性及應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是市場營銷專業、經管類專業的基礎課程。主要內容為市場調查的宏觀、微觀環境,市場調查的調查方法,抽樣調查的類別及特點、抽樣誤差的計算,問卷的設計技術,調查資料的整理和分析,調查報告的撰寫,運用定性、定量的預測方法等進行市場預測。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市場調查的理論、方法,運用技巧設計高效的問卷,對市場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對市場未來走向進行科學分析的預測,培養學生學會以市場為導向,系統地開展市場調查,并在現實數據上開展定性定量預測,提高經營決策的科學性。
二、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體系安排不合理。教學內容上對學生的培養偏重于理論教學,課程安排重點放在概念、原理方法、數據統計分析的講解,而忽視了對方法的靈活應用與實踐訓練的環節。傳統的課時安排上,實踐教學的課時僅為4至6個課時,理論教學無法應用到實踐調查之中,不利于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
2、教師教學手段單一。本課程理論知識多,市場調查的策略和方法、問卷的設計和調查報告的撰寫,冗長復雜的理論容易引起學生厭煩情緒,課堂氣氛不活躍;市場預測的內容中統計計算的方法較多,時間序列法里簡單平均法、移動平均法、指數平滑法、趨勢外推法、季節系數法的計算,包含有大量的公式和復雜的數據計算,計算工作量大、效率低,學生會感到單調乏味,還占用大量課時。這兩方面的問題就考驗教師在課程中如何拿捏得當,對教師來說是一個很大難度的挑戰。
3、學生考核機制不合理。《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的考核由平時作業、調查問卷、調查報告、考勤、期末考試等幾部分構成,但是期末理論考試的成績占70%,重點考核學生對基本概念、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這樣的考核方式不能準確反映每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效果,特別是市場調查實踐能力的體現;另外,調查問卷的設計、問卷的發放,設計任務要求學生用詢問調查法進行資料的收集,以及調查報告的撰寫,基本上都是以小組形式開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部分學生渾水摸魚的現象。
三、高職《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針對以上情況,需要對ERP 沙盤模擬實驗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具體對策和建議如下:
1、明確課程的培養目標,優化教學體系。《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必須以企業市場調研實際需求為導向,把培養目標放在學生的市場調研能力和應用分析能力上,不斷完善教學大綱,增加實踐教學課時量至16節以上,保證充足的實踐課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2、采取靈活多樣的實踐教學方法與手段。《市場調查與預測》是一門實踐性強的課程,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教師應該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課堂講授的基礎上,增加案例分析、互動式、分組討論式、實際操作訓練等教學方式,使老師由課堂講授者和主導者轉變為課堂引導者和啟發者,激發學生多問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以任務完成為目標、以任務驅動為切入點、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增加教師點評與學生自評結合環節,展開設計、執行和學習過程。例如,教師講授市場調查的方法時,可以通過布置任務:比較資料調查法、詢問調查法、觀察調查法、實驗調查法等四種方法的各自優缺點,要求學生提前準備PPT,并且上臺展示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參與,展示完畢后老師給學生進行全面的分析和點評。通過以任務為目標的探究式實踐式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激發學習興趣。
在講授問卷設計技術、調查報告撰寫時,布置任務:設計“本校學車情況的市場調查策劃書”,要求學生搜集資料及整理設計問卷、發放問卷、收集整理數據、撰寫調查報告。完成任務后組織學生在課堂上相互點評各組的報告,分享在調查過程中成功經驗、存在問題、解決辦法,將遇到的問題和難點向教師進行反饋,教師引導學生從市場調查的數據和預測圖的綜合分析中發現市場信息和商機,深入剖析,給出指導性意見。最后,由學生自己總結在該調查過程中團隊成員表現,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學會分享、善于總結,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更是對渾水摸魚的同學施加壓力,讓他們相互監督、共同努力、主動思考投入到下次的任務中。以市場調查任務項目作目標,使過去呆板單一的教學方式更為靈活新穎,學生在任務團隊中得到了較為全面的能力鍛煉。
3. 完善考核方式。期末成績的考評評定應該增加實踐環節的比重,平時作業和課堂表現占20%,實踐考核占40%,期末卷面考試成績占40%。為了便于老師對實踐能力做出考核、對學生表現和投入程度作出評定,可以細化調查報告內容考核,要求學生從調查主題的確定、問題設計的完整有效、調查方法的使用、調查報告的撰寫等幾個方面對調查過程進行回顧和總結,評點團隊做的成功和失敗的地方等,通過學生寫的報告內容來判斷學生是否認真投入實訓,知識和能力的是否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楊娟.《市場調查分析與預測》課程改革探析--以南昌商學院為例[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12。
[2]馬麗君.“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中實踐能力培養的探討[J].中國市場,2016,48。
作者簡介:
蔣苑苑(1981-)女,廣西桂林人,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