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珍
摘要:中學階段是學生人格品格形成的重要階段,健康的人格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德育教育是當前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個人品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中學生;德育教育;重要性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德育為本”,德育一直是教育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中學生作為最具有朝氣,活力最為蓬勃的學生群體,代表著祖國的未來,中學階段正是其人格和品格形成的重要階段,德育教育的開展對于其形成正確的人格品格具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學校的德育教育一直存在著誤區,導致德育教育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對中學生的成長極為不利。
一、中學德育教育對學生形成健康人格品德的重要性
健康的人格品德在中學生成長的道路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中學生未來發展的導向標,對中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也有著極大地積極影響。德育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德,使其在學習生活中能夠時刻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1.健康的人格品德能夠幫助中學生提高自我認知能力,同時也能夠使中學生辯證地看待問題,正確的對待他人。中學生具有健康的人格品德能夠使其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正確地對待人和事,使中學生在學校能夠正確地處理自己、同學和教師之間的關系,在校外能夠正確處理與父母、社會人員之間的關系。同時具有健康人格品德的學生能夠以正確的手段去處理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對其個人發展大有裨益。
2.健康的人格品德能夠提高學生直面困難抵抗挫折的能力。德育教育中獨立自主,頑強拼搏的精神教育有利于學生培養自主意識,增強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中學生通過德育教育能夠形成健康的人格品德,能夠增強其應對困難的能力以及解決困難的決心,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其抵抗挫折的能力大大提升。這要求學校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注重學生個人品格的培養,避免其自我意識過于強烈,失去社會責任感,要讓中學生明白個人只有在社會中才能夠發揮自我價值。
3.健康的人格品德能夠使學生更快的適應周圍環境,融入集體之中。中學生在進入新的環境時難免會受到環境變化的影響,從而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環境,而在這個過程中,則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如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剛升入初中時,常常會因為成績名次的變化而產生心理落差,當一個學生由小學時名列前茅變成中游階段時會受到影響從而失去學習動力。這時,具有健康人格品德的中學生能夠積極調整心態,更快的走出陰影,投入到更高層次的學習中;除此之外,一些學生在新的環境下會與周圍環境產生沖突,造成人際交往困難,從而影響到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德育教育能夠使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德,使其在面對陌生環境能夠快速調整適應,積極與周邊同學交往,也能夠引領周圍同學形成健康的人格品德。
在當今教育形勢下,中德育教育要重視學生健康人格品德的形成,既要培養學生獨立自主,頑強拼搏的能力,也要保證學生關注他人,具有社會責任感。使學生在中學階段就能樹立健康的人格品德,為學生走向成功做好堅實的基礎。
二、當前中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德育教育再中學生健康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形成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當下的德育教育存在著諸多不足。在當前應試教育的教育模式下,德育教育逐漸向功利化發展,圍繞考試、升學和學校升學率開展,在學生的個人評價和選拔上也是以成績為前提,老師們也普遍認為學習成績好的就是好學生,學習成績差的就是壞學生,忽略了學生的差異性從而導致德育教育下教出來的學生都是學習成績好,在個人品德和社會實踐方面表現并不怎么出色,除此之外也造成其他學生不受重視,個人人格品格沒有受到應有的教育,對未來的發展極為不利。
另外,當前的德育教育模式單一,學校德育教育理論基礎薄弱,教育經驗缺乏,教育走向單一化。這種教育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不符合教育規律,德育教育工作也容易走向極端,學生受到壓迫性教育,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個性,更為嚴重者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對個人以及社會造成危害。
三、中學德育教育的方法
1.制定科學的德育教育目標,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夯實基礎。德育教育要結合實際,從學生個性發展的角度出發,“以人為本,因材施教”、“與時俱進,貼近生活”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德育教育與教學工作結合起來,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的方方面面,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使其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2. 學校和教師要重視德育教育,改變傳統的德育教育觀念,以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德為出發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學階段是學生人格品德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學生的主要活動區域就是學校,重視學生健康人格品德的塑造是學校和教師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引導者,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著學生,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產生影響,因此教師為人師表,要做到榜樣示范,為學生的言行舉止樹立標桿。除此之外教師還要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并且融入到教學實踐中去,使德育教育真正到預期的效果。
3. 家庭教育在學生個人健康人格品德的塑造上也具有重要影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會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影響其發展。我國現代父母大多應試教育的毒害,過于關注學生的成績,忽略了其心理發展,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應該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不能因為其成績不好就一棒子打死,要積極發展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接受外界事物;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榜樣,為孩子的發展提供健康的家庭環境,為其健康人格品德的形成提供基礎。
總結:
中學階段開展德育教育的意義重大,這不僅是現代教育的要求,也是時代發展的趨勢。學校、教師和家長要重視學生的德育工作,使其樹立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為學生未來發展大號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刁地委. 淺談中學德育工作的問題與對策[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6(24):81-81.
[2]張倩. 論中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 好家長, 2017(42):23-24.
[3]黃炎群. 中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 神州, 2017(9):12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