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利
摘要:近年來,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二孩”政策全面放開,基礎教育資源不足的矛盾凸顯。今日,山東教育電視臺報道:根據未來就學需求,濟南市編制實施《濟南市中心城基礎教育設施三年建設規劃》,計劃到2020年開工建設各類基礎教育設施385所,全部建成后可增加學位34萬余個。學校的增設,均衡發展顯得尤為重要,推行教育均衡發展,是縮小城鄉教育差別、推進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但真正達到均衡發展還需要一定時段。特別是農村和城市教育的發展不均衡,而處于城鄉接合部的學校,由于其地域的復雜性也成為我們實現教育均衡發展應關注的“特殊地帶”。
關鍵詞:城鄉結合;小學教育
在新形勢下,我們要分析制約城鄉接合部學校發展的因素有哪些,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打破這些因素的制約,促進學校的發展。城鄉接合部學校困難的原因有五個方面:一是資源配置不夠合理;二是地域經濟的文化差異;三是家長教育水平及理念落后;四是教師的物質待遇和精神待遇不高;五是學校管理上有困難。要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必須實現當地學校的跨越式發展。城鄉接合部學校還具有一下特性:
(一)復雜性
城鄉接合部學校的復雜性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地域復雜。城鄉接合部學校即臨近學校,又與鄉村毗鄰,因而地理位置復雜。二是社區復雜。在城鄉接合部學校周邊的社區人文環境較為復雜。其一是社區的家庭教育落后:許多學生的父母接受的教育程度并不高,不懂教育理念,又由于工作時間等原因,致使家長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十分欠缺,“5+2=0”這種現象十分普遍,給學校的教育工作帶來極大的難度。其二是社區的流動人口多,給社區管理帶來許多不便,對學校也有一定的影響。三是生源復雜。城鄉接合部學校原來生源多是農商戶子弟,現在隨著農民工子弟的遷入和一些新興小區就近的建設,使其接納的生員帶有特殊性和復雜性。
(二)薄弱性
城鄉接合部學校的薄弱性表現為學校辦學設施和師資的薄弱。城鄉接合部的大部分學校辦學條件都比城市的要差,比農村學校稍好,但優勢不明顯。學校的老師來源比較廣泛,有當地的教師,也有大專院校畢業生考錄的老師,還有外地調入的老師以及支教老師。由于學校的條件及待遇等原因,往往許多好老師都急著往城里調,老師隊伍相對不穩定。由于學生人數的驟增,許多城鄉接合部學校的老師出現“供不應求”的現狀,個別學校不得不大量聘請代課老師。師資的薄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這些學校的“薄弱”。
總之,城鄉接合部學校與“薄弱”一詞似乎接下了不解之緣。
要實現城鄉接合部學校的跨越式發展,必須要明確其目標。實現學校跨越式發展,一是要快速發展,大步跨越;二是高水平發展,高起點、高要求、高質量。實現城鄉接合部小學跨越式發展,指的是短時、高效地使城鄉接合部學校的辦學水平得到一個較高程度的提升,以適應新的要求,進一步實現教育均衡。城鄉接合部學校要跨越式發展,需利用其后發優勢,通過引進、模仿、學習,獲得后發利益,挖掘自身潛在的優勢教育資源,抓住機遇,采用新辦法,走新路子,奮勇直追,改變自身落后面貌。明確其跨越式發展的目標,就需以高起點著眼,以高要求為規范,達成高質量的發展。
(一)高起點的發展,城鄉接合部學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優勢,決定著當今城鄉接合部學
校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也是難得的機遇。新型高檔小區的落戶,影響著這里的學校不動則已,一發展,必是面貌一新的發展。其次,雖處于城鄉接合部,該區域的老師在力量上、配置上雖略顯薄弱,但理念上、工作責任心等教師修養上卻與城區教師一般無二,只要有新的目標,引進部分骨干教師,必將帶動原來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個人發展。所以,在設定城鄉接合部學校的發展目標時,起點可以定得較高:要將城鄉接合部學校建成辦學條件優越、質量較高、規模較大的示范性學校,甚至在一個區域內可以建一到兩所高規格的寄宿制小學。.
(二)高要求的發展,實現城鄉接合部小學的跨越式發展,必須高要求,要求時間快,要求發展效果好
時間快首先是指辦學條件上的改善,要求在較短的時間內較大程度地改善城鄉接合部學校的辦學條件,如校舍的維修和重建,硬件設備的添補等。城鄉接合部小學的辦學條件應達到并超過市級的標準化城區學校的水平和要求。學校的面積增大,硬件設施有明顯的增強和改善,建成一到兩所“品牌”學校,達到市級、省級示范性學校要求。另外,除了外部環境的改善外,學校的管理應該更新理念,靠新辦法,走新路子,才能使發展效果好。在發展的過程中要走出新路子來,一要加強師資培訓,建立學習型團體,啟動良好的激勵機制,留住好老師;二要完善家長學校,多進行家長培訓,使家長與學校一起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三要重視教育信息化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建成“班班通”,并經常性有效使用,建成一個較高規格的多媒體教室;四要求加強研究,科研興校。
(三)高質量的跨越
實現城鄉接合部小學的跨越式發展,是在較短的時間內(三年為一個周期)解決學校教育質量的問題,創造出學校的品牌和特色,其本質是要在不增加學生課時和作業負擔的基礎上,實現教學質量向城區質量高學校看齊,在學生的學業質量上文化科目要達到合格率100%,優秀率80%以上。同時,鼓勵學生全方面發展,在藝術、體育等方面引進專業老師,在教學上和教學成果上實現大的突破。實現教育質量的跨越式發展,各校要設立適合自己學校的校風、校訓,要有明確的辦學目的,且各有特色,終極目標都是為了培養二十一世紀全面發展又有個性特長的人才而努力。深入研究,展望前景,制定發展計劃,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學校的發展。有目的的對學校現狀和前景進行研究和探討,經常會帶來前瞻效果,能使學校的發展立足于更高、更遠的基礎之上,必將使學校發展更加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果。
四、以校為本科研興校,作為學校的決策者,學校領導有必要讓科研興校的理念深入人心
科研興校就是用教育科研的方法,對學校現狀進行研而在老師當中滲透科研興校的思想,有助于老師自身的發展和業務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教師參與到學校的管理工作當中來,更具主人翁精神,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另外,學校要加強家長學校工作,加強對家長的培訓,學校、社會、家長形成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才能讓孩子們得到更好的教育。
總之,只有綜合各方面的力量,更新理念,設立目標,創新辦學,才有可能使城鄉接合部學校的發展呈現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