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娟
摘要:我校老師們一方面注重自身的學習提升,另一方面多多地互相學習。面對新的世紀,面對如荼如火小學科學教學改革,我們確信:明天是今天的延續,明天還將迎來新的發展,我們定將沿著確定的目標前進,進而尋求新的突破,追求新的超越。
關鍵詞:實驗;探究;平臺;互動
一、在實踐中摸索,與教師互相進步
善學才能善研,善思才能善教這已成為我們科學組的共識,在上學期有一天,我科學組成員倪老師來到我辦公室急切的問我:“肖老師,實驗沒有成功就是在水中上浮的物體也受到水的浮力這個實驗。”“問題出在哪了?”我一邊問一邊隨她來到實驗室。“你看,我按教材用橡皮泥把勾碼固定在水槽底部,穿過線繩可是一拉線繩勾碼也跟著起來了。”她著急地說著操作著。我一看果真如此不僅勾碼愛起來線繩很容易從勾碼的小鉤子上脫落。這可怎么辦呢?我環顧四周想著可用的材料。隨即我們找來各種可能用上的材料。比如:三腳架、玻璃彎管等等,一遍一遍的試著效果都不理想。我在實驗室里來回走著思考著突然看到一個桌子上有一被學生遺棄的彈弓,我眼前一亮拿著彈弓大聲的對倪老師喊:“音叉,音叉快拿音叉。”倪老師拿來了音叉我們又開始做起了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我們漸漸發現,音叉比水槽高不易進入水中把它橫過來用手抓做正好,又一個難題被我們攻克了。我趕緊把實驗結果與各位科學老師分享了,讓老師們在實驗中少走彎路節約時間讓學生都能動動手。
二、充分利用QQ 平臺進行跨地域的教學探討
開學伊始,一天我的小學科學教學能手QQ群突然閃個不停,我打開一看原來是我校對口學校阿勒騰也木勒牧業寄宿制中心校馬驪老師向我發來求救信號,在QQ上她問:“不同的液體浮力也不相同這個試驗中,我把勾碼放到清水里,糖水里,鹽水里結果在測力計上顯示的所受浮力大小居然一樣,實驗失敗。”我看完留言坦然一笑回復“是直板測力計么?用了好多年了吧?”她回復:“是的,是的。”“那就對了,彈簧老化了就不是那么靈敏了,對于微小的差別就看不出來了”我回復到。“肖老師,那怎么辦呢?又沒有別的測力計啊?”她急急的回復。“咱不用動測力計,咱們動動勾碼啊,把勾碼加到兩個、三個、四個啊,增加了重量浮力就要變大,這樣測力計的度數就明顯了。”她欣欣然回復“馬上去做”。沒多久只見她回復“肖老師,實驗成功了,我用了四個勾碼,因為四個連著一起太長了我還用透明膠把它們橫著纏在一起了,實驗效果非常好,謝謝你!”看到她的回復,我安然的笑了。多么聰慧且愛探知的老師啊,為我們科學教育事業后繼有人感到由衷的欣慰。長江后浪推前浪,我愿意被他們拍死在沙灘上。
總之,在科學組活動中大家暢所欲言,把教學中碰到的問題提出來大家共同討論。除此之外,我們科學組積極參加各種教育教學研究活動,聽課、說課、評課、教后反思等方面的教研活動積極開展。通過聽、評活動,相互切磋,取長補短,爭取在一次次真情的評課中,促教師逐步形成具有自己個性的教學風格,提升聽課教師的看課、評課能力,每位教師有所得有所獲,每位教師有所思有所悟,為本科學組成員錘煉業務素養造梯搭臺,從而達到使我們科學組所有科學教師共同成長的目的。今后我將繼續發揚科學組的團結奮發,敢于創新的精神,把工作做得更好,開拓前進,為我縣科技教育奉獻自己的力量。